职校里的名师良匠⑤丨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余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坚强后盾

2023-12-21 18:22:19 - 四川在线

职校里的名师良匠⑤丨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余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坚强后盾

在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余冬是许多专业老师和学生们心中的“模范”。作为汽车专业的一名优秀教师,他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依托名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把最新的技能和理念传授给学生和老师们。

余冬不仅活跃在校内,作为四川省技能人才评价高级考评员、“1+X”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四川省专家成员,校外技能大赛赛场中常能看见他的身影。在他看来,职业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又一个赛道”,是对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的关键所在。余冬说:“我要做一名引路人,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这个舞台,展现出彩人生的闪光点。”近日,四川在线记者与余冬面对面,听他讲述职教事业中的育人故事。

团队合作

借工作室提升师生教学与科研能力

余冬进入职校教书已有17年了。从教17年来,他将学生的成人成器、技能提升作为工作目标。作为成都市远郊地区的的职业学校教师,他经历了学校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从无到有的过程,他对自己一路坚持倍感自豪。用他的话讲,自己正是职业教育这一赛道上学生的“引路人”。

余冬是“半路出家”从事汽车专业的。2008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汽车专业成为一个大专业。于是,余冬听取学校建议,主动参加当时由成都市教育局举办的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从材料专业转到汽车专业,他开启了汽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新一页。

为了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专业知识与实战技能,余冬借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的平台,通过企业实践、自主培训提升技能,不断学习实践积累经验。“对我来说,并不是每一次的实践尝试都会成功,但学会积累经验,执着追求自己热爱的专业才能有收获。”余冬说。

2020年,“余冬名师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员通过对标学习“1+X”证书制度的相关政策、进行考证试题验证和实操流程录制等方式,建立起了汽车领域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技能教学模式。2023年,“余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批建设。工作室由余冬和5名核心成员组成,其中成都市技术能手2人,彭州工匠3人,彭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工作室将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人才作为建设目标,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与技能竞赛提升成员能力。

“工作室是一个载体,它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运行,我们从以往只关注学生技能的提升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与青年教师的技能成长,包括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余冬表示,工作室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不仅为学生服务,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撑。老师们借助这一平台及时接触到最新的行业规范和教学理念,并通过各类比赛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工作室的一大优势,能促使老师在短期内汲取经验,加速个人成长。”余冬说。

职校里的名师良匠⑤丨成都石化工业学校余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坚强后盾

有机融合

打造“岗课赛证”背景下育人新模式

2021年以来,余冬就在研究探索“岗课赛证”背景下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同时参与“十四五”职业教育省级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和由成都市教科院职成国高研究所牵头组织的成都市汽车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这些工作一直在持续开展。”余冬表示,学校既要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和能力要求进行授课教学,还要将教学内容与技能大赛进行对接,让学生具备参与比赛和考取技能证书的专业能力,最终满足行业要求。

“我们现在就在探索如何将这四个要求有机融合,这也是当下职业教育的一种育人新模式之一。”余冬说。

作为专业教师,余冬深知汽车行业的教学内容要紧跟产业、行业的发展步伐。为此,他坚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同时指导学生走进企业实习,把企业的最新案例和技能要求带回课堂。“简单来讲,我们和企业需要逐步形成教学共同体,以企业的目标和实际需求为依托。当企业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的教学也要及时调整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要求。”余冬说。

截至目前,余冬参加教学能力大赛、撰写典型案例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四川省二等奖4个、成都市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接下来,余冬计划将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和指导带赛经验,借助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这一平台带给青年教师们,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得以持续。同时,将继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以产教融合为载体,与企业共建双师型实践基地,强化专业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小工匠们提供更多提升品德和技能的机会,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余冬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