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2023-05-21 18:06:02 - 南风窗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作者|南风窗记者 张婉莹

就业,是临近毕业季时最引人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求职者觉得就业难,投出上百封简历也无人搭理;另一方面,用工单位觉得招工也难,很久都找不到合适人选。

造成这样供需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当中国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年轻人该如何选择未来之路?

南风窗在5月举办的2023春季峰会上,以“中国制造,向上突围”为题,邀请国内顶尖专家与企业家们,探讨制造业现今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峰会上,《2023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也一并出炉。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制造业现今发展中,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屈宏斌表示,出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尽管今年三四月份的数据好于预期,但总的趋势来看,从去年10月份以来,中国出口的量与价都回落得比较明显。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屈宏斌

“我们也不必太悲观,在这种极其困难、有挑战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希望。希望在哪里呢?希望就在于我们社会,整个的政策导向在悄悄发生变化。”

峰会当天,南风窗记者对屈宏斌进行了专访。屈宏斌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聊了聊近期他的观察与看法。

实体经济下的产业链转移

南风窗:疫情后,中国有很多产业链,尤其制造业,在向东南亚地区转移,比如越南。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屈宏斌:首先,不必过于焦虑,这是我们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

最初,中国的制造业从比较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低成本优势,以及改革开放的政策红利,成为了“世界工厂”。其中,大部分的制造业以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但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阶段的不断提升,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000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上位置,远高于越南、印度等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换言之,今天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越南,中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步消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当然希望提高人民的收入。但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当低成本优势消失后,中国就必须迈向中高端的制造业。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而在迈向中高端制造业的路上,中国有很多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潜力与优势。

比如,目前中国虽然劳动力人口数量已经见顶回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但中国的人才红利与教育红利,正在逐步显现。

这两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超1000万,是20多年前的五六倍,比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并且每年都创历史新高。未来10年,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

所以,中国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新一代人才资源。这为中国制造业升级迈向中高端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大规模的人才资源优势,也为下一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南风窗:您刚提到我国的人才优势,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了1000万,但现实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进入工厂的意愿并不高。让年轻人爱上制造业,我们可以怎么做?

屈宏斌:我们要让产业升级。

如果说大部分产业仍停留在低端的、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自然不愿意做。

相反,如果未来有更多中高端的制造业,其工作内容不仅是在生产线上重复简单的操作,而是有技术含量的,比如需要技术研发、技术支持。那么,它会给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发挥人才优势。

现在已经有一些中高端制造的企业,在适应并发挥这种人才优势,在创造高端人才需要的岗位。

比如在珠三角区域的企业,像华为、大疆、美的等,它们虽然是制造业企业,但企业员工大多数都是受过教育的高端人才。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为、大疆、美的,这样,中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岗位适应于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华为小镇激发区域活力 /视觉中国

南风窗:如您上述所言,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已经不具备劳动密集型的人力优势,那么可以如何发挥中国的人才优势呢?

屈宏斌:过去几十年,珠三角之所以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排头兵和世界产业链的核心节点,一方面是有好的政策,另一方面是有广东等珠三角地方政府改革开放的良好政策环境。

但同等重要的是,珠三角也吸纳了全国各地大批青年务工人员南下,从内陆省份到广东,彼此之间的结合,造就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现如今,年轻务工人员的数量在逐步减少,高校毕业生数量在增加,这样大的变化,正好契合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中国的人才优势,并不在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高端制造业。未来应该有更多的华为、大疆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刚好契合了中国制造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很多人低估了人才优势的重要性。过往经验表明,不少国家从低收入阶段迈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为什么不能再上一个台阶?瓶颈之一就是人才供应不足,低技能、劳动密集型的人很多,但是高技能人才储备不足。

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对高等教育的持续投入,不仅是国家社会的投入,还有父母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大量投入,促使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因此其他国家的劣势,转变为中国的优势。

人才红利是一个必要条件,但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中国还需要在产业方面进行转型。否则即便有高端人才,但没有就业机会,会造成人才的浪费。

一些拉美国家,比如巴西、阿根廷等,就有产业升级不成功的教训。虽然高校毕业生人数上升,但产业升级没有跟上。大量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却没机会发挥自己才能。造成人才浪费,整个国家的经济也没有进入良性循环。

因此对于中国,我还是特别强调,告别人口红利迎来人才红利之时,是非常难得的优势。

当人才优势具备有利条件,下一步就需要产业换代与升级。如果政策等各方面都能在产业升级时做好准备,我想中国制造业会走上升级换代的良性循环道路。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南风窗:其实西部或者内陆地区,非常希望承载来自东部的产业转移,但在此过程中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对此您怎么看?

屈宏斌:这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刚才我们谈到相较东南亚等国,东南沿海蓝领工人的人力成本,会比东南亚等国高出一大截,所以自会产业转移。沿海一带人力方面低成本优势已逐步消失,

但我觉得,制造业向东南也转移不是唯一选项。

如果纯粹从节省劳动成本的角度来谈其实,还可以向内陆省份转移。按照统计数据,内陆省份三四线城市的工资水平,可能是东部城市的三分之一。相较沿海发达地区,也具备低成本优势。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航拍视角下的广州南沙集装箱货柜码头/视觉中国

因此,内地需要具备与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某种意义上的竞争意识。除了硬件方面,还有软件方面,比如营商环境等。方方面面要做的比东南亚更好,才能吸引产业转移。

按理来说,向内陆转移应优于向东南亚转移。除了语言等各方面障碍,东南亚等地的基础建设也远不如内陆地区。可事实上,似乎到目前为止,从东南沿海向越南转移已经形成一种趋势,而向内陆转移的趋势仍不明显。

若想改变这样的局面,我觉得各方都需要努力。一方面,内陆省份需要做好自己的功课,比如改善营商环境,去补好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国家层面也要给予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引导传统产业链向内陆转移。

这样,企业不仅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也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间的差距。

区域协同促经济

南风窗:我们常谈粤港澳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请问“一体化”对中国产业升级到底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一体化”会对产业升级如此重要?

屈宏斌: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要一环便是产业区域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东南沿海为主的产业链基本格局。这意味着,中高端产业在东南沿海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下一步,中国需要通过基建的互联互通,逐步建成产业群。从过去每个城市各自发展规划,到今后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布局的角度,进行更多考虑。也就是说,一个中心城市,如何通过互联互通,去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广州/视觉中国

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带着周边中小城市共同发展,是未来更科学的进行产业布局的方向之一。这需要方方面面都进行努力,比如城市轨道交通以及配套设施等等。在硬件方面,我们做的比较多,今后更多其实还是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主要还是在政策层面。长期以来,地方经济都是各自为政,某种意义上为了地方发展还会有保护措施。因此,未来更多要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协同发展。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努力方向。

区域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一个重要议题。不仅是在沿海地区,还有更多中心城市,也要考虑如何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继续巩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因此,内陆地区也要思考,当房地产供给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时,如果去做产业发展,城市优势在哪里?可以做什么样的布局?这是应该引起各地重视的一个议题。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2023年5月1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 /视觉中国

南风窗: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之外,您还看好中国哪些区域地方的发展,比如成渝地区?

屈宏斌:中国地域广阔,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显然已经超前领先,是经济较发达区域。但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这三个区域拉动,还需要更多类似于这些区域的协同发展。

中部以武汉、长沙为中心,北方以郑州为中心以及西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城市群,包括你提到的成渝为中心的城市群等,都具备这样的潜力。可以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发展,从而形成整个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合力。

这些城市群,各有各自的优势。除了区域优势之外,在人才储备或是传统产业的基础等等,很难一概而论谁比谁更好。

对于各地而言,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内因,即下一步发展如何走?在营商环境、市场化改革或是法制化程度等等,都能做出哪些改变。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南风窗: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一二线城市,他们对是否买房一事,选择观望。请问您对楼市未来走向持什么看法?

屈宏斌:首先,我觉得这个中国楼市已经进入“房住不炒”的新阶段。简单来说,近几年房地产市场进行去金融化调整。过去,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在政策上是明确不被鼓励,甚至打压的,就是为了房地产回归原本的住宅属性。

在这种大背景下,效果已有显现,房地产只涨不跌的大周期已经被打破。因此今后任何一个人,不仅包括年轻人,对于房子该不该买、什么时候买等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知,就是过去晚买房不如早买房、买小房不如买大房的“老黄历”,看不得了。

以前买房子就能升值的历史,不应该、也不再可能成为一种趋势。买房应从自己真正的需求出发,而不是升值发财的角度。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985毕业,进厂打工,丢人吗?

政策已经明确提出“房住不炒”,这几年房地产的调整,说明是在认真贯彻执行这件事情。而且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房地产也确实到了一定的阶段。树不能长到天上去,房价也不能无止尽上涨,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房价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支付能力的支撑,实际上支付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未来房价的新特点,就是房住不炒。房子只是来用住的,而不是用来做投资的。

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偏好,选择租房还是买房。每个人偏好不同,选择也不同。年轻人买房不要以投资为目的去考虑,从自己的需求选择。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