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2024-05-21 02:35:01 - 封面新闻

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记录华西坝103种鸟类 百年前的成都“观鸟记”

在鸟类资源丰富的成都,你可能经常看到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们,在公园里、湿地旁“守株待兔”观鸟。如今观鸟活动日益盛行,变成了很多人休闲打卡的“新潮流”。

成都最早的观鸟活动要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在四川大学博物馆一楼,有一份用电子文档形式保留着并向大家展示的观鸟札记,记录着百年前华西坝片区四声杜鹃、大山雀、大杜鹃、山斑鸠、斑头鸺鹠(xiūliú)等鸟儿的特点和趣事。今天,我们跟着这份札记来看看百年前成都的观鸟故事吧。

1

百年前的观鸟札记

走进四川大学博物馆,在一楼的“鸟观成都”研究专题内,你会发现一个特殊而精致的互动屏。通过它,不仅能在小游戏中学习了解鸟儿知识,还可以看到一些成都鸟儿的趣事。

这是一份百年前的观鸟札记,作者在札记中写道:

四声杜鹃:4至6月有记录。1928年至1931年间,四声杜鹃的鸣叫是五六月夏日间最为人熟知的声音之一。除了1931年,上世纪30年代一共仅有6次记录;而进入40年代只有可怜的3次;成都人用“快点包谷”来形容该种日夜不休的鸣叫。

大山雀:常见留鸟,多单独活动。在树上搜索捕食昆虫时很有条理,从树干开始,到分叉的树枝,最后是树叶。我曾见过一只撞上蜘蛛网被困住的大山雀,拼命挣扎和惊叫。还曾惊讶地发现一对大山雀在地上一个深约33厘米的洞里面成功繁殖了一窝幼鸟。

斑头鸺鹠:常见留鸟;1929年和1931年有一对亲鸟利用校园中建筑烟囱繁殖;1940年有一只甚至利用了我们为其他小鸟提供饮水或洗浴的水池,它与我对视了一会儿,就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好好地洗了个澡。

普通翠鸟:成都最常见的留鸟之一。1947年夏季的暴雨过后,一只翠鸟甚至飞到我家门前,它多半是把地上流动的积水当作一条新发现的小河了。普通翠鸟捕鱼的行为非常有趣,它常飞到距水面3米左右的高度,快速扇动双翅以保持在空中悬停,在确定目标后直接扎入水中捕鱼。它在得手之后会飞到附近的栖枝上,左右摇晃衔在喙里的鱼,使其不再挣扎。

2

戴珍和成都鸟儿的不解之缘

写下这些札记的是美国人珍·鲍尔德斯顿女士,成都观鸟的故事就要从她说起。

1916年3月,第一次来到四川的珍·鲍尔德斯顿,在成都华西坝的钟楼下,开启了她和鸟儿长达30余年的不解之缘。

1919年,她与华西协合大学(现四川大学)教授戴谦和先生结婚,并随夫姓取中文名戴珍。之后,她以位于华西坝校园内的家为中心,在方圆十余公里的区域内,仔细观察记录所见到的鸟类,并一直坚持到1949年离开成都为止。

在戴珍女士的文章中,她详细记录了30年间所观察到103种鸟类的居留状况、出现时间、相对数量等信息。

在她之前,也有学者发表过关于四川鸟类的零星报道,但大多以采集鸟类标本为目的,后续研究也大多是基于标本展开。这样长期科学系统地观察记录成都鸟类,戴珍女士应是第一位。如今,观鸟活动在成都市民中日益盛行,这对成都市生态文明和公园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

观鸟护鸟的故事仍在继续

成都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温度适宜,水草丰美,格外吸引候鸟和留鸟。5月10日,一只从未在成都被发现的橙腹叶鹎(bēi)在都江堰现身,成为第578名加入成都鸟类“朋友圈”的成员。截至今年5月16日,成都境内分布有鸟类578种,鸟类物种数约占全国总数的38.41%,约占四川总数的76.35%。

因为环境优美,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是成都市野生鸟类的极佳观鸟点。这里每年从3月底起就会进入春季观鸟最佳时间。因此,学校也会开展亲子观鸟活动,老师们会带着孩子在校园“围观”鸟儿的生活。

与此同时,鸟儿如何分布?它们多样性分布格局咋样?成因是啥?又应该怎么保护珍稀濒危鸟类……这些专业性的鸟类研究与保护也在四川大学持续开展,比如针对四川山鹧鸪、黄喉雉鹑、红喉雉鹑、黑颈鹤、绿尾虹雉等濒危鸟类,就主要在生态学、遗传多样性及基因组层面进行了全面调查与研究。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苟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