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书写黄河保护良法善治新篇章

2024-05-21 07:58:03 - 中国人大网

转自:全国人大

“黄河宁,天下平。”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施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郑州黄河段“华北轴、百川口、悬河头、万古流”的重要区位,使郑州成为当之无愧的黄河之都。黄河保护法实施以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认真履行好黄河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努力开创黄河保护良法善治新局面。

01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保护

初夏时节,郑州黄河生态廊道郁郁葱葱、景色宜人,阳光透过薄雾洒向河面,晨起的群鸟在黄河滩地公园南裹头广场四周欢快地歌唱……这一景一物绘就的夏日美景图,离不开法治“护航”。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前,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工作部署会并向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发出“动员令”。

郑州:书写黄河保护良法善治新篇章

2023年3月30日上午,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工作部署会。

为推动黄河保护法贯彻实施工作深入开展,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听取审议关于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和起步区建设方案落实情况的报告,积极助推新一轮黄河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就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推动发展理念转变、法律条文实施、法定责任落实;对黄河滩区生态环境治理、再生水循环利用等情况进行调研,提出促进工作的思路举措……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着力打出“组合拳”,推动黄河保护法在郑州落地见效。

02

汇聚起保护黄河的智慧力量

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能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汇聚起保护黄河的智慧力量。

一路繁花,步步皆景。“旅游公路的建设,不仅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还能带动沿线群众增收。”郑州市人大代表李凡提出了“关于打造郑州‘黄河游’品牌的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品牌塑造、打造精品线路、建设“露营+微度假”综合体等方面提出建议。

在绵延的岁月长河里,黄河以其波涛之势,震动着千古风韵,更流淌着中国文化的精粹。郑州市人大代表李电萍认为,以文旅融合方式更能讲好“黄河故事”,她提出了“讲好‘黄河文化’故事赋能郑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建议组织专家学者,梳理出沿黄文博和文旅资源,谋划推出研学游线、旅游产品和组织规划,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交办,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办理,同时围绕黄河生态带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黄河文化等议题,组织代表视察,并积极配合驻郑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就黄河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把新时代“黄河的事情”办好。

03

让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法治的力量来源于人民对法治的信仰和拥护。深入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就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郑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就黄河保护法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制定专门实施方案,开展“五个一”活动,进行集中宣介,即:一次集中学习、一次辅导讲座、一次主题活动、一次专题征文、一个宣传专栏。力争通过“五个一”活动,进一步优化普法载体,培育普法品牌,全方位开展黄河保护法宣传工作。同时,把黄河保护法的宣传列入“八五”法治宣传教育重要内容,并借助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平台,让黄河保护法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浩浩黄河水,悠悠岁月长。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笃行法治之力,深入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奋力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谱写郑州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