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发布 建动植物保护首善之城

2024-05-21 08:49:00 - 深圳新闻网

转自:深圳商报

《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发布 建动植物保护首善之城

《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发布 建动植物保护首善之城

《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发布 建动植物保护首善之城

在深圳发现的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左)、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喉噪鹛(中)和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胸鹀(右)。(深圳生态环境局南山管理局供图)

万物生息

构建“四带五核多节点”的全域野生动植物保护空间格局,以罗田—大鹏半岛、清林径—梧桐山为两大陆域生态保育带;以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为两大陆海协同生态保育带;以深圳湾、梧桐山—三洲田、大鹏半岛—田头山、珠江口、大亚湾为五大保护核心

拟筹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分中心、国家珍稀濒危红树植物遗传育种中心等专业科研机构

深圳新闻网2024年5月21日讯(深圳商报记者苑伟斌)近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外发布《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2024-2035)(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并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深圳是一座高密度超大型现代化滨海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绿色生态空间,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拥有陆生原生脊椎动物651种,野生维管植物2218种;拥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25种,国家级保护植物36种。2022年获得“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的国际殊荣,成功加入国际“自然城市行动平台”。2023年,“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

此次《规划》以“山海共栖,万物生息”为愿景,以建设国际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典范、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首善之城为总体目标,基于全面详实的调查评估工作,针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的痛点难点问题,形成构建系统协同空间保护格局、实施重点物种精准保护、营建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构建全链条智慧保护管理体系以及完善全民保护参与机制五大方面规划核心内容。

《规划》提出,深圳将构建“四带五核多节点”的全域野生动植物保护空间格局,以罗田—大鹏半岛、清林径—梧桐山为两大陆域生态保育带;以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为两大陆海协同生态保育带,是保护野生动植物最为重要的区域性生境走廊。同时,以深圳湾、梧桐山—三洲田、大鹏半岛—田头山、珠江口、大亚湾为五大保护核心,是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核心区,涵盖物种丰度高、分布密集的陆域山林地、滨海湿地、海洋及海岛等区域。

深圳将构建全链条智慧保护管理体系。健全全链条保护管理政策标准体系,加强科学保护管理与智慧保护监测,强化野生动植物智慧调查监测、保护救护、科研科技攻关等,系统支撑野生动植物科学高效的保护管理工作。根据规划,深圳拟筹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分中心、国家珍稀濒危红树植物遗传育种中心等专业科研机构;依托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深圳海洋博物馆、仙湖植物园等,建设野生动植物资源专业标本馆。

此外,深圳将持续完善全民保护参与机制。引导社会多元参与保护管理,加强公众保护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公民共识。完善野生动植物主题自然科普设施及场所建设布局,助力构建全社会、全年龄覆盖的科普教育体系。规划提出,深圳拟常态化举办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教育活动,并建设野生动植物科普标本馆以及野生动植物主题自然教育中心及自然教育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