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警务模式

2024-05-21 09:07:23 - 人民公安报

内蒙古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警务模式

精雕细琢绘就基层善治“工笔画”

内蒙古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警务模式

□本报记者唐建权

初夏的夜晚,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五一广场上游人如织,民警辅警和“红城义警”组成的巡逻队正在巡逻。途经这里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路边停好车,用手机拍好照片发到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安全体验官微信群。

“我每天需要把看到的民警巡逻情况、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反馈到群里。”这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们接触人多,了解的情况多,对安全状况感受较直接。

像这样的安全体验官,乌兰浩特市公安局已聘任192名,主要职责是全方位监督公安工作、多维度评价治安状况,促进警务运行更加高效规范。

近年来,内蒙古公安机关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优化警务运行机制、激发警务改革动能、聚合社会治理资源,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探索一系列贴近工作实际、符合区域特点的特色警务发展路径,促进打击更有力、管控更高效、防范更精准。

集约赋能建强治理“大脑”

“您好,这里是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乌兰察布市公安局情指中心接处警大厅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处警人员有条不紊开展工作。

乌兰察布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主任王文龙指着大屏幕上滚动更新的图像数据告诉记者,“实行‘一盟市一台’110接处警改革后,‘大脑中枢’作用更加明显,接处警效能显著提升。”

“内蒙古地域辽阔、东西跨度大、警力分散,接处警改革前,全区共有83个110报警服务台。”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情指中心110接处警支队支队长付仁德畅介绍,为有效解决警务资源浪费、接处警不规范等问题,自治区公安厅在全区启动以“一盟市一台”为重点的110接处警改革——盟市级报警服务台统一受理110、122报警求助,推行“集中接警、分级调度、可视指挥、动态出警、数据赋能、全程监督”的接处警模式。

此外,内蒙古公安机关优化处警模式,将特巡警、交警等街面警力纳入处警体系,与派出所联动补位,在同一接处警平台值守,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勤务模式,最大限度缩短首批警力到场时间。盟市、旗县两级110报警服务台设立警情质效监督岗,对处警民警的处置全流程进行跟踪督导,形成立体化闭环监督管理格局。如今,全区的83个110报警服务台整合为12个。

“城区出警8分钟到达率由83.68%提升至94.57%,110报警服务台平均接派警时间由125.42秒缩短至83.22秒。”付仁德畅说。

积极探索壮实治理“躯干”

如今,在通辽市科尔沁区,12个警务工作站、10个移动警务平台、20辆警用巡逻摩托车、10支无人机战队组成了秒级反应的“城市快警”体系。

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万达警务站站长胡大永告诉记者,除日常巡逻、调处矛盾,警务站还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身份证补办、交通违法处理等服务。

“警务站就是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离群众近一点,工作就快一步。”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区中心城区在实行“两队一室”警务模式的基础上,全部建成以街头警务工作站为阵地,融合特巡警、交警、派出所警力,辐射带动群防群治力量的警务共同体。

针对农村牧区,各地公安机关大胆创新、勇于尝试,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

准格尔旗公安局推行警务区运行模式,将13个基层派出所按地域划分为5个警务区,各警务区由局党委成员分别包片担任警务区指挥长,根据勤务实际,统筹配备分管的机关部门警力和派出所警力,实现统一指挥、条块结合、多点合作、整体联动、快速反应。阿拉善左旗公安局组织农牧民成立草原“都贵楞”(蒙古语,意为联防队),通过巡防守护草原生态。镶黄旗公安局分别从社区、积极分子中选聘警务助理,实现警务前移、强基固本的工作目标。呼伦贝尔公安机关在“草原110”的基础上,选择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牧民担任蒙古包哨所的牧民哨兵,构建治安防范的铜墙铁壁。

多元发力融通治理“血脉”

近日,经过数十次登门调解,乌海市公安局海南分局巴音陶亥派出所联合司法所、村委会成功化解了辖区居民张某和赵某长达11年的土地纠纷。

巴音陶亥派出所所长高鑫指着墙上悬挂的工作导图向记者介绍,在派出所主导下,形成“123456”社会治理模式,即以镇平安建设办公室为枢纽,以派出所“枫桥警务工作室”和“老书记工作室”为支撑,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途径,利用四级网格,凝聚派出所、村党总支、司法所、法庭和综合执法局五股力量,实现了镇党委统筹、发挥组织优势、依靠发动群众、法律提前保障、就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六大目标。

这是内蒙古公安机关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现代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各级公安机关多元发力,融通治理“血脉”,积极完善多元调解机制,不断增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力,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呼和浩特市由派出所副所长兼职担任司法所副所长,完善司所对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机制,实现多元治理。巴彦淖尔市公安机关实行“3+N”多方联调,派出所主动对接司法所,联动村委会、村调解委员会等组成调解委员会,联合调解矛盾纠纷。扎赉特旗推行乡村守护联盟,由基层派出所牵头,邀请村两委成员、老党员、退伍军人、行业经营者共同参与,形成治安联防、纠纷联调、问题联治机制。

用“绣花”功夫绘平安“画卷”

■记者手记

本报记者唐建权

从最东端的呼伦贝尔到最西端的阿拉善,内蒙古公安下足“绣花”功夫,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内蒙古公安围绕打防管控治,通过建强“大脑”、壮实“躯干”、融通“血脉”,持续激活“智治”动力,着力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多元基层治理新格局。他们还通过数字赋能、科技赋能,实现从“治理”到“智理”,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持续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各级公安机关充分探索群众自治新路径,因地制宜创新基层自治模式,形成百花齐放态势。放眼祖国北疆,广大公安民警辅警正用基层治理“小落笔”,绘就平安建设“大画卷”。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