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为何会在这个江南村庄的祠堂里?

2024-05-21 16:00:01 - 上观新闻

《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为何会在这个江南村庄的祠堂里?

编者按今年是《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75周年,“解放之路”主题寻访报道从延安解放日报社旧址出发,经山东济南、江苏丹阳再到上海,通过走访革命旧址、对话历史当事人、讲好文物故事等形式,重温创刊不凡历程,传承党报优良传统,走好新时代融合发展之路。

初夏,丹阳开发区荆林村中,荆村桥上车来人往,桥下河流静淌。

距离这座古桥不远的一排老房子里,矗立着一座“解放日报社旧址”的石碑。1949年5月,南下的新闻大队正是在此地落脚整训,筹备《解放日报》的创刊工作。

“这排老房子原来是王氏祠堂,当时是三进的格局,每一进五间房,一共十五间房。”荆林村原村支书王木锁边走边介绍。

《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为何会在这个江南村庄的祠堂里?

75年前,新闻大队为什么选择在丹阳城郊荆村桥旁的王氏祠堂落脚?

今年91岁的丹阳籍老人韩宝驹,年轻时在丹阳市文化馆工作,和丹阳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接触频繁。20世纪50年代,宣传部的同志曾和他聊起解放前夕住在荆林村的新闻大队,“当时他们带着大型的印刷机器,需要在丹阳城里找到一处能够容纳下印刷机的房子。75年前,王氏祠堂是丹阳城东附近比较大的房子之一。”韩宝驹说。

在丹阳整训期间,新闻大队的记者编辑每日都在荆村桥上匆匆来往。有时进入丹阳县城,接受总前委、华东局等领导机关的各项指令,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有时投入紧张的学习,熟悉党的城市工作政策、新闻出版事业整顿管理政策等。

“荆林村距离丹阳城区9华里(4.5公里)路,当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基本都是步行。新闻大队里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去一趟总前委,脚程快些,不到1小时就能到。”韩宝驹老人说。

《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为何会在这个江南村庄的祠堂里?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一个月后,长江以南也迎来一场“进城”赶考。南京解放后,宁沪沿线上,解放军势如破竹。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解放在即,接管上海前的大量准备工作是在丹阳完成的。

1949年5月间,这座江南小城群英荟萃,云集了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上海局分以及南下纵队的干部。其中就包括准备在上海创办《解放日报》的队伍。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党中央决定把“解放日报”报名交给上海,作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兼上海市委机关报。

当时,著名新闻人范长江、魏克明等一批新闻干部奉命南下,与恽逸群率领的新闻大队在丹阳荆林村会合,迅速开展《解放日报》的机构组建及创刊准备工作。

“都很年轻,穿着黄军装。”韩宝驹回忆当年丹阳宣传部相关同志谈论新闻大队的印象。每天清早,新闻大队的战士们,会走到荆村桥下的河堤上,用插在口袋里的牙刷刷牙。村民们当时还没有刷牙的习惯,觉得此番景象很是新鲜。

《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为何会在这个江南村庄的祠堂里?

入夜,荆林村王氏祠堂的窗户透着微弱的灯光,新闻大队的成员们依然在写字、看报纸,睡得很晚。那段时间里,新闻大队成员确定了编辑部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名单,定下了《解放日报》的办报方针、内容、版式等。《解放日报》创刊号上3000余字的发刊词《庆祝大上海的解放》,也是在丹阳起草完成的。

1949年5月26日,江南大雨。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上海大部分地区宣告解放。范长江、恽逸群率领新闻大队随华东大部队南下,从丹阳乘火车到了上海近郊南翔。5月27日,上海正式宣布解放。经过紧张筹备,5月28日上午,《解放日报》创刊号与上海市民见面。

《解放日报》创刊筹备地,为何会在这个江南村庄的祠堂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