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刘汉元:最乐观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光伏会有起色
5月20日,光伏龙头通威股份(600438)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通威股份董事刘汉元,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董事会秘书严轲等公司管理层出席会议,并吸引了数十家券商、机构及多位个人股东参与现场会议。
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光伏产业中的硅料环节等进入低谷期,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下滑,这也就导致光伏企业业绩同比回落。根据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391.04亿元,同比下降2.33%;净利润135.74亿元,同比下降47.25%。
关于经营业绩的情况,这自然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话题。对此,通威股份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光伏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不过,由于市场供应大量释放,产业链价格出现了显著回落。对通威来讲,光伏产品销售规模实现了大幅提升,但未完全覆盖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回落的冲击。
在2023年年报中,通威股份曾披露了多项业务经营情况。其中,通威股份高纯晶硅实现销量38.72万吨,同比增长50.79%,全球市占率超25%;电池销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长68.11%;组件全年实现销量31.11GW,同比增长292.08%。
截至2023年末,通威股份拥有高纯晶硅在产产能45万吨,在建产能40万吨;根据公司计划,云南项目作为全球高纯晶硅领域首个20万吨级的项目,预计2024年二季度投产,内蒙古20万吨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三季度投产,届时公司高纯晶硅在产产能将达到85万吨。
从整体来看,其他同行同样扩产不小。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143万吨、622GW、545GW、499GW,同比增幅分别为66.9%、67.5%、64.9%、69.3%。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已有近十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产能延期投产或终止的公告。
在股东大会上,通威股份“掌门人”刘汉元坦言,光伏市场阶段性低迷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不过,刘汉元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信心,他认为,未来的一个大逻辑仍是全球要想办法实现碳中和,光伏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刘汉元表示,在二十年前,没有一种可再生能源的用电成本能接近化石能源成本,所以全人类是说得多,做得少,落地不到位。现在,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已经取得成本领先,能耗已经明显低于煤炭发电,发电成本低于火电。
除此之外,对于通威股份的生产成本、技术路线等问题,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刘汉元表示,中国光伏产业具有成本低、质量好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能源产业体系里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中国光伏产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冲高就一定会回落,回落就有夯实的空间。如果是稳定、饱和的市场,将需要出清三分之一以上到一半的落后产能。刘汉元进一步指出,2023年,全球光伏行业需求同比增长近八成,如果今年、明年的需求都达到30%至50%左右的增长水平,即使产能规模不变,光伏行业的供需也能重新恢复平衡。但到那个时候,有部分企业可能已经被淘汰出局了,其实企业出不出局,都改变不了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只要产业前途和市场还在、各环节技术和成本处于领先,我们明天的早餐就还在,没人能动你的奶酪。如果是最乐观情况下,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光伏行业就会有起色;以悲观的预期来讲,明年第四季度,行业有望迎来好转的确定性更强。
“随着技术的持续提升,通威股份成本下降的相对空间还有不少。”刘汉元认为,在研发方面,通威股份对市场主流的技术都保持了足够力度的研究。无论哪项技术,只有达到了技术方面的可行性、稳定性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目标,通威股份才会投入生产。通威股份有足够的研发力度防止自己走弯路、走老路、走绕路,对任何可能的技术替代路线不抱任何偏见。
同时,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表示,目前来看,很多行业外资本不会再轻易进入光伏行业,而光伏行业的资本也正在快速收紧,但处于行业前列的公司仍然会继续扩张产能。在通威股份2024年至2026年的投资发展规划中,硅料、电池产能建设项目有望提前完成,公司的技术路线布局也已基本完整,后续竞争就是看谁的综合风险管控能力更强、谁的现金流能力更强。
5月10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大单公告,旗下6家子公司(以下简称卖方)近日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签署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买方合计采购卖方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采购价格按月协商确定,合同交易总额以最终成交金额为准。
如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最近一期(2024年5月8日)公布的国内N型料成交均价4.53万元/吨测算,上述合同预计总金额约为391亿元(含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