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代练,一碗没那么好吃的青春饭 | 睡前聊一会儿

2024-05-21 22:00:54 - 人民日报

转自: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晚上好。

日前,一则官方通报为沸沸扬扬的“胖猫”事件画上句号。回溯事件始末,除了是非对错,围绕游戏代练的讨论也不少。打打游戏聊聊天就能赚钱,依靠过硬的游戏技术就能获得不菲的收入……谈到代练,不少人会有“玩着把钱赚”的印象。乍一听是份美差,尤其令许多年轻人心驰神往。但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从此聊起。

代练,就是号主花钱请人来替自己打游戏,目的是完成游戏任务,如提高游戏段位、帮忙打装备刷金币等等。类似的还有陪玩行业,客户出钱让“技术陪玩”或“娱乐陪玩”们和自己共度一段游戏时光。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3029.64亿元,用户规模6.68亿人,创历史新高。游戏市场规模持续壮大,带动代练行业朝着规模化、组织化方向发展。

人们为什么需要代练、陪玩?有人觉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请高水平玩家帮忙“上分”“提高段位”,可以带自己看看更高处的风景;有人认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自己工作繁忙,就请代练帮忙刷装备、“肝”任务,省时省力省心;还有的表示一个人玩游戏太孤单,和幽默风趣或声音好听的陪玩一起玩,能收获“情绪价值”……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然而,从诞生起,代练就游走在灰色地带。许多游戏运营方明令禁止代练交易,认为其有损公平竞争的游戏生态,及其他用户的游戏体验。但代练又无疑有助于提升游戏的活跃度,这决定了,游戏厂商的行动是摇摆的、矛盾的。

游戏代练,一碗没那么好吃的青春饭 | 睡前聊一会儿

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及机构监管,代练交易没有保障、安全性低,这种风险是双向的。对号主来说,隐私泄露和盗号风险不可小觑。找代练就要把自己的账号、密码全部暴露给他人,若账户中有较多虚拟财产,代练鸠占鹊巢、据为己有的情况也是有的,更不用说别有用心之人可能利用号主暴露的好友信息、银行卡信息从事诈骗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对代练而言,被逃单风险难以规避。比如,若碰上“不给钱+拉黑联系方式+申诉回原游戏账号”三连组合拳,代练们常常“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日夜耕耘付诸东流、颗粒无收。

如今,电子竞技已被纳入体育项目,“打游戏”也是一种职业,面对游戏相关话题,我们应该摘下有色眼镜,更加理性、辩证、开放地看待。就代练而言,其门槛不高,的确给了一些人将兴趣变现的机会,甚至凭借一技之长获得不错收入,但也是实实在在的苦力活、青春饭,且在成长性、保障等方面比不上职业选手。现实中,很多游戏“单子”晚上才来,代练就不得不颠倒作息。一天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或捧着手机,对于专职代练来说,是常有的事。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久坐容易让人身心俱疲,社交圈狭小、工作内容高度重复也容易加重心理上的孤僻和社交恐惧。此外,不少未成年人借此突破游戏时间限制,也令人担忧。

时代向前发展,总会带来新的治理命题。此前两个游戏公司与代练平台的纠纷案件中,代练平台被判不正当竞争。但当前,并无法律或行政法规对代练作出规定或予以禁止。如何回应代练群体的现实困境,如何避免商业代练冲破“防沉迷”系统,摆在眼前。代练行业何去何从,仍未可知。面对这片深浅未知的水域,有志于此的,特别是将其作为退路的年轻人、未成年人,有必要多加了解,戳破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很多踏足游戏世界的玩家,或是为了在现实世界外开辟一处放松身心的港湾,或是为了与千里外的朋友“并肩作战”,抑或为了在虚拟世界里求几分获得感、存在感。回望初衷本心会发现,分数、段位,从来就不是游戏的全部。

这正是:

通宵熬夜不易,头昏脑涨眼空。找人代练有风险,防骗放心中,隐私莫放松。

呼朋引伴游戏,诸君皆是英雄。一局排位喜相逢,多少烦心事,都付笑谈中。

大家晚安!

(文|赵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