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2023-06-21 07:30:20 - 粤开志恒宏观

转自:粤开志恒宏观

摘要

通常来说,如果货币大量发行,应该伴随着经济增长或通胀上升。但当前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反常现象:M2同比高增,而经济和通胀则持续低迷。5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6%,处于近几年高位;与此同时,制造业PMI为48.8%,连续两个月落入收缩区间;CPI和PPI同比分别为0.2%和-4.6%,均处于近几年低位。要弄明白上述现象,就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M2为何高增,钱从哪来?其次,经济和通胀为何低迷,钱去哪了?

1、通过细致分析央行公布的相关报表,我们发现:2021年8月以来,M2同比从8.2%的低点快速向上突破,一度触及12.9%的高点,主要受到了四股力量的驱动,分别是:财政发力、银行让利、金融加杠杆、理财资金回流银行存款。尤其是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这四股力量几乎可以解释M2同比增速的全部增幅。

2、同样地,我们也能够定位到货币的最终流向。今年1-5月,M2总量新增15.62万亿元。截至5月底,其中的0.01万亿元成为了流通中现金,9.26万亿元成为了居民存款,0.35和4.17万亿元分别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还有1.83万亿元成为了包括非银存款在内的其他存款。

3、但是,即使我们知道了M2同比高增的来源,以及新增货币的去向,似乎仍无法解释为何当前经济和通胀持续低迷。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货币总量上。导致当前经济和通胀低迷的真正原因,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生动地阐释了货币流通速度是如何影响经济的。

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居民的消费、购房以及企业的投资意愿低迷,尽管货币总量增加,但货币更倾向于被储存起来,而不是被用于交易流通,于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和通胀的低迷。

4、因此,除了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经济注入更多货币以外,更重要的是提振居民和企业的信心与消费投资意愿,让货币都流通起来,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了,经济也就起来了,就业、收入以及民众的幸福感也都会随之上升。

风险提示:总需求低迷超预期、稳增长政策超预期

目录

一、M2为何高增,钱从哪来?

(一)财政发力

(二)银行让利

(三)金融加杠杆

(四)理财资金回流银行存款

二、经济和通胀为何低迷,钱去哪了?

(一)今年新增的货币最终都流向了哪里?

(二)货币流通速度才是关键因素

正文

通常来说,如果货币大量发行,应该伴随着经济增长或通胀上升。但当前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反常现象:M2同比高增,而经济和通胀则持续低迷。5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6%,处于近几年高位;与此同时,制造业PMI为48.8%,连续两个月落入收缩区间;CPI和PPI同比分别为0.2%和-4.6%,均处于近几年低位。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反常现象?这可以拆分成两个问题:首先,M2为何高增,钱从哪来?其次,经济和通胀为何低迷,钱去哪了?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一、M2为何高增,钱从哪来?

广义货币M2的主体是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此外还包括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银行存款等其他存款。

要想知道M2的来源,只需分析央行每月公布的《存款性公司概览》即可,若想更细致一些,还有《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等。

2021年8月以来,M2同比从8.2%的低点快速向上突破,一度触及12.9%的高点,主要受到了四股力量的驱动,分别是:财政发力、银行让利、金融加杠杆、理财资金回流银行存款。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这四股力量几乎可以解释M2同比增速的全部增幅。在此之后,虽然这四股力量有所减弱,但依然能够解释M2增速增幅的绝大部分;剩下的部分则与居民和企业贷款回暖、银行债券发行规模回落等因素有关。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一)财政发力

一般来说,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一段时间内,对货币总量会造成时点上的扰动,但不会有净影响。真正会导致货币增加的力量,来自于政府自掏腰包“请客吃饭”。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发行国债和地方政府债筹集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基建投资、补贴消费、改善民生等领域,当银行购买了这些政府债券,便会经由财政支出而投放相应数量的货币。另一方面,政府是央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当银行上缴利润后,也会通过财政支出向社会投放货币。

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上半年,为应对显著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债券发行速度明显加快。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以补充政府财力。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二)银行让利

商业银行是营利性组织,当银行盈利增加,未分红的那部分资金将积存于银行内部、退出社会流通,也就是回笼货币,从而减少M2。相应地,若银行将本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利润拿出来,为居民和企业减轻债务负担,就会投放货币,从而增加M2。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降低居民和企业的债务负担,促进经济平稳快速恢复。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19年底的2.2%一路下滑至2023年一季度的1.74%;2021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实收资本和其他负债同比增速也显著下滑。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三)金融加杠杆

在货币宽松、债券牛市的背景下,券商自营、基金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加杠杆投机的冲动,它们通过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方式向银行借入资金,形成非银存款,从而增加M2。

2022年四季度,曾出现过短暂的金融去杠杆。当时债券市场大幅调整,导致理财产品净值回落甚至破净,继而引发理财产品赎回潮,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债市压力,最终形成负向循环。非银金融机构不得不降杠杆,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同比大幅下降。随着债市和理财市场企稳,2023年非银金融机构重新加杠杆。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四)理财资金回流银行存款

有些理财产品的资金在银行表外,因而不被纳入M2统计,当居民和企业赎回这部分理财产品,将资金转为银行存款,会增加M2的数值。

随着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以及理财收益率与存款利率的利差趋于收窄,居民和企业的理财资金逐渐回流至银行存款。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减少了1.35万亿元;此外,据央行披露,2023年一季度末,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合计94.7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6万亿元。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二、经济和通胀为何低迷,钱去哪了?

(一)今年新增的货币最终都流向了哪里?

货币被创造出来之后,不会无缘无故地凭空消失,定然是停留在了经济体系中的某个角落。我们可以根据前面提到的央行公布的各项报表,定位到每个月底,这些货币所处的位置。

今年1-5月,M2总量新增15.62万亿元。截至5月底,其中的0.01万亿元成为了流通中现金,9.26万亿元成为了居民存款,0.35和4.17万亿元分别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还有1.83万亿元成为了包括非银存款在内的其他存款。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二)货币流通速度才是关键因素

即使我们知道了M2同比高增的来源,以及新增货币的去向,似乎仍无法解释为何当前经济和通胀持续低迷。或许,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货币总量上。

生命在于运动,货币在于流通。货币只有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才会对经济增长或通胀产生影响,否则便只能承担财富贮藏的职能,仅仅是银行账户上的一个数字而已。

导致当前经济和通胀低迷的真正原因,是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单位货币的交易次数。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整个经济中只有100块钱,刚开始由A持有。考虑下面两种情景。

情景一:A向B购买100块钱的苹果,B向C购买100块钱的草莓,然后C把这100块钱存了起来。结果是A和B的消费各增加100元,B和C的收入各增加100元,GDP合计增加200元。

情景二:A向B购买100块钱的苹果,然后B直接把这100块钱存了起来。结果是A的消费增加100元,B的收入增加100元,GDP增加100元。

为何广义货币M2同比高增,经济和通胀却持续低迷?

在上述两个情景中,货币总量一直是100元,但是为什么情景二中的GDP却出现了下降?因为情景二中B把赚到的钱直接存了起来,而不是像情景一中那样拿去消费,并导致C失去了收入。两种情境中,货币流通次数分别是2次和1次,而这导致了同样是100元的货币总量,GDP却分别增加200元和100元。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同样的问题,居民的消费、购房以及企业的投资意愿低迷,尽管货币总量增加,但货币更倾向于被储存起来,而不是被用于交易流通,于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和通胀的低迷。

因此,除了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向经济注入更多货币以外,更重要的是提振居民和企业的信心与消费投资意愿,让货币都流通起来,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了,经济也就起来了,就业、收入以及民众的幸福感也都会随之上升。

分析师:罗志恒,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分析师:马家进,执业编号:S0300522110002

免责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粤开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粤开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信息。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粤开证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公众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本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法律申明:本公众号不是粤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粤开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公众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粤开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粤开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公众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参考之用,投资者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粤开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自行承担依据本公众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