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 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赋能新时代青年德育工作

2024-06-21 09:30:39 - 中华儿女

作者 | 杨 森(北京大学团委研究生与青年工作部部长)

    唐洁琼(北京大学哲学系2020级博士研究生)

编辑 |华南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范畴之一,家礼文化历来被赋予重要地位。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以家庭美德作为着力点之一展开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以家庭为单位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际上既是这种统一性追求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统一性追求的体现落实。青年人处于由家庭向社会逐渐过渡的关键时期,家庭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枢纽在为其提供物质依托与精神安顿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层面的文明教化作用。新时代青年德育工作的开展应当同时也必须依托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将文明之家庭、科学之家教、优良之家风转化为精神文明动力赋能青年德育全过程。

在文明家庭的树立中打造青年德育阵地

家庭是培养青年成为健全个体与合格公民的最初孕育起点。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其中,人的生产需要通过家庭得以完成,这造就了家庭作为人类最先出现的社会关系这一事实,并由此衍生出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一系列家庭伦理。在家庭作为连接的前提之下,个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获得了一种德性实践路径,社会整体层面的治理也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稳定性来源。由此看来,青年立德树人的载体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应拓展至家庭,从多个方面入手树立文明家庭风尚,打造青年德育阵地。

​学思践悟 | 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赋能新时代青年德育工作

打通思想认知,明确家庭作为青年德育阵地的作用。长久以来,大众认知视野中的教育者往往仅局限于教师身份,教育也被视作学校独有的功能而为其他场域所忽视,但事实上教育是一个贯穿人类成长始终的全过程环节,任何场域都有为之发生作用的可能。没有人能够脱离于家庭之外,而成长环境在直接或间接的意义上都将对一个人起到塑造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家庭能够提供教育特别是德育作用的缘由。故习近平总书记由此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青年德育问题的引导与教化上,家长应当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一味交付学校。

构建指导体系,完善文明家庭建立的配套资源。树立文明家庭仅凭单个家庭的努力难以形成合力,还应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公共政策等保障措施构建相应的指导体系。2016年8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意见》呼吁通过搭建文明家庭创建的社区平台来进一步扩大书香家庭、和谐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文明家庭的覆盖度与参与度。2021年7月,中宣部等相关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更是将新时代家庭观的要求从呼吁上升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的高度,从而确保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力落实,为文明家庭的创建切实扫除障碍和创造环境。家庭氛围是影响青年道德观念的重要来源,文明家庭风尚在社会层面的树立无疑将为青年德育工作起到蓄势赋能作用。

宣传先进典型,形成积极向善的良好氛围。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榜样带给人的力量是感性而无穷的,文明家庭的树立同样需要以榜样典型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一方面,在家庭之内,父母理应成为孩子的典型,率先垂范树立道德榜样,以言传身教的行为方式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处世伦理观与人生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家庭之外,先进文明家庭应当成为其他家庭的典型,推进其相关事迹的宣传推广,发挥文明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在科学家教的实施中涵育青年道德品格

家庭构成开展青年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家教则成为涵育青年道德品格的重要途径。

换言之,家教是对青年德育施加影响的具体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尽管糟糕的家教不尽相同,卓越的家教却有迹可循,这也意味着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家庭教育在实践之中不能仅凭盲目热情,而应遵循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品德、情感、劳动实践等多重维度不断完善科学家教的内涵与外延。

品德教育为青年三观养成提供价值指引。

百行以德为首,中华文明历来具有崇德向善的伦理传统。“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良好的品德教育是培育个体思想的基础性工程,归其根本,这与品德对三观塑造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密切相关,品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小至影响个体情操,大至则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气节所在。故家庭教育首先应当重视品德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积极正面内容贯穿青少年教育始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进一步成为成绩优异的栋梁之才之前,首先确保成为品行端正的良善之人。

情感教育为青年人格健全提供精神支撑。

情感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道德情感更是推动道德行为发生的感性基础,因而情感教育也是青年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意味着青年道德品格的涵育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化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相比起单刀直入的道德说教,情感教育的实施过程更加润物无声,也更易达到理想教育效果。我们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家庭教育应当把握这一特点,为子女的道德教化注入更多柔性且持久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健全的青年人格还需要亲密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审美教育等系列延伸命题的支撑,这些由家庭内部完成的情感教育都将成为子女日后走向自我和探索人生的坚实壁垒。

劳动实践教育为青年知行合一提供行动素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以体认,青年德育工作的完成也需落实于具体行动。面对时下诸多青年关于理论与实践、认知与行动的脱节困境,劳动实践教育是有效弥合的方式之一。从马克思阐明人类的劳动本质至今,劳动实践依然是将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紧密联结的根本环节,更进一步,人类也只有在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中才能实现生命价值和意义。2020年3月,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青少年在工作和生活技能的掌握中不断达至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的。就其环境而言,家庭具有为子女提供劳动实践教育的天然优势。

在优良家风的弘扬中强化青年道德实践

无论是文明家庭还是科学家教,最终都将以优良家风的形式体现于外。作为家庭内部共同生活并世代相传下来的道德风尚,家风是家庭成员精神风貌与家族文化风格的缩影。“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优良的家风对于个体将起到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甚至进一步与党风、政风、社风和民风相互关联。青年道德实践需要在优良家风的弘扬中得到强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先辈优良家风和当代家庭文明风采中汲取德育实践的力量源泉。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讲好新时代德育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家文化的文化之源,以儒家为代表的家庭观念确保了家庭结构的稳定与家庭伦理的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耕读传家、家和万事兴等美德即是千百年流传至今的美德财富,构成宣传与推动家风建设的宝贵思想源泉。新时代青年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使青年在牢记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身道德实践,同时自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革命先辈为楷模发扬红色优良家风。

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谱写历史篇章的峥嵘岁月中,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其间涌现出的革命先辈身体力行,以克勤克俭、克己奉公的红色优良家风为后人树立了光辉典范。为防止以权谋私,毛泽东同志曾以“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来严格要求自己及子女;周恩来同志为身边亲友定下“十条家规”告诫晚辈;陈云同志则要求家人亲属“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自居,不搞特殊化”。在个人学习与服务人民、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之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自觉做到了严于律己、严以治家。作为优秀家风传统中的红色基因,革命先辈的红色优良家风传统应当继续在下一代身上传承延续,加以光大。

以党员干部为关键抓好当代家风文明建设。

作为国家公权力的个体化表达,党员干部群体肩负艰巨使命,是极易产生带动作用的“关键少数”,因其不仅对内涉及党风、政风的发展建设,对外也将影响社风、民风的趋势走向。因而对于当代优良家风的培育建设来说,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是一个关键切入点。这不但需要党员干部以严的标准自我约束,在工作与生活中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还需要以严的标准严管亲属,杜绝父母、配偶、子女等亲属发生腐败滋生的现象。抓好党员干部群体的家风建设,事关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传承的文明建设,同时也必将为青年道德实践和优良社会风气的塑造提供素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成果的重要显现,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涉及家庭内部和谐稳定,还事关国家整体发展进程。青年德育建设的情感纽带既连接于小家之中,又通往大家之外。《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提出,“引导青年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良好个人品德,积极提倡和培育诚信品格,争当‘向上向善好青年’,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中发挥积极作用”,文明的家庭可以为其打造德育阵地,科学的家教可以涵育道德品格,优良的家风则可强化其道德实践。在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进程之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始终应当成为青年德育工作展开的原始基础。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4年第6期 ]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