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2024-06-21 11:21:25 - 北京日报

夏至

每年6月21~22日,太阳位于黄经90°时是夏至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为何最早?公元前7世纪,先人用土圭测日影,据《恪遵宪度》:“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做“夏至”。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夏至这天,正午的阳光几乎直射地球的北回归线,平常是立竿见影,但这个时候立竿不见影。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在这天,与家人、朋友相聚一处,品尝一碗好面,清香,酣畅,满足,恰如悠长的夏日,予人无限的回味。在嗦面的快乐中,互道一声夏安:愿时光慢些走,愿有岁月可流长。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属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

仲夏三伏蝉,蝉鸣半夏,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开始衰退。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夏至习俗

古时,夏至日被尊为“夏节”或“夏至节”。餐桌上除了桃李瓜藕和凉粉外,还有挂面,吃面长寿,长长的面条或许还暗示了夏至长长的白天。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灾消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脂粉”,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

夏至吃面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所谓“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夏至面也叫入伏面,南方多见阳春面、三鲜面,北方则以打卤面和炸酱面为主。恰逢夏至新麦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之意。

吃馄饨

夏至这天,江苏常州、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夏至诗词

夏至到,盛夏至。夏至,是一首激昂向上的交响乐,如夏雨般狂放,如夏花般绚烂,如夏夜般浪漫,景至,情至,如诗如画……

《咏二十四气诗·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和昌英叔夏至喜雨》

宋·杨万里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

二十四节气丨夏至,又见荷莲

编辑:杜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