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2024-06-21 09:20:00 - 搜狐财经

作者:余飞

01

广州房价领跌一线

国家统计局几天前公布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化数据显示:

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格无论环比还是同比,无一城上涨。

其中6个城市跌幅超过10%,分别是徐州、厦门、广州、武汉、南京、温州。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6个城市中,广州是唯一的一线城市。也就是说,在一线城市中,广州处于领跌位置。

从机构披露的数据来看,广州房价整体已经回到了2017年。

微信公众号“广州房产”根据贝壳找房公布的成交价,梳理出了广州11个区历年成交均价情况。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11个区中,天河、越秀、海珠、荔湾四大核心区以及广州副中心南沙,房价回到了2018年。

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增城、从化,房价回到了2017年。

从相比于房价高点的跌幅大小来看:

增城,今年成交均价1.1万/平,从高位的2.1万/平回撤47%;从化,0.7万/平,从高位1.2万/平回撤41%;黄埔,2.2万/平,从高位3.2万/平回撤31%;南沙,1.6万/平,从高位2.2万/平回撤27%;番禺,2.1万/平,从高位2.8万/平回撤25%;天河,4.6万/平,从高位的6万/平回撤23%;白云,2.3万/平,从高位3万/平回撤23%;荔湾,3万/平,从高位3.7万/平回撤19%;越秀,4.4万/平,从高位的5.4万/平回撤18%;海珠,3.5万/平,从高位4.2万/平回撤16%;花都,1.2万/平,从高位1.4万/平回撤14%。

作为老牌的一线城市,中国经济、人口、产业、金融第一强省的广东的省会,广州的跌幅何以如此?

而且,广州的房价泡沫虽然很大,但相比于北京、上海、深圳,要小很多,为何四个城市中泡沫最小的广州,反而成为了房价领跌者。

02

产业相比于京沪深不够扎实

客观来看,包括京沪深在内,全国目下没有不调整房价的城市。

相比于广州,深圳的调整幅度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前几天在我的另外一个“城市财经”上,写了深圳楼市当下的情况。

总结起来就是,深圳房价从上一轮起点2015年均价3万多涨到了2021年年初房价高点8万多,挂牌价甚至突破了9万。

而自2021年2月份开始,深圳的房价从8字头跌入7字头,再跌入如今的6字头,房价已经回到了2018年。

乐有家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深圳的二手房均价跌至6.5万元/平方米,比2021年历史最高点8.3万元/㎡跌了22%,比2022年跌12%。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这并不是底。

进入2024年,深圳的房价仍在一路下行。乐有家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深圳的二手房成交价已经跌破6.3万,为6.27万元/平方米。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2024年年末,深圳的房价很有可能穿破“6”字,进入“5”字打头时代。

深圳房价大力度调整背后,是其房价泡沫太大了。但广州相比于深圳,泡沫要小得多,为何调整力度也如此大?

根本原因在于,广州相比于京沪深,产业不够扎实。

过去十年,广州掉出一线的话题,时常被推上热搜。杭州超越广州,重庆超越广州的字眼,经常能看到。

杭州方面,在很多板块上的确超越了广州,比如独角兽企业数量,上市企业数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上,都比广州有优势。

此外,重庆的GDP这几年间断性超越过广州,虽然去年广州又再度超越回来,但优势并不明显。

而且,广州与京沪深的GDP差距越来越远,与经济第三城深圳来对比,落后深圳4250多亿。

从修正的历年GDP数据来看,2012年深圳超越广州,登上了中国第三城宝座。2015年深圳将差距领先至1000亿,2016年领先2000亿+,2017年领先3000亿+,2018年领先4000亿+,之后略有缩小,2022年差距再度扩大至3500亿+。

2023年,深圳将差距再度扩大至4250.67亿元,这是深圳与广州之间差距历史第二大。

4200亿+的差距,在深圳规模大且增速又快的背景下,广州想要追赶深圳,难度越来越大。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广州被深圳甩开,本质是产业结构问题与顶层设计问题。

在顶层设计上,深圳是国家经济特区,是“双范”城市。所谓“双范”城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顶层设计优势,政策资源倾斜自然不同,广州根本无法招架。

除了顶层资源倾斜外,深圳自身争气,则是最主要的原因。

作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在经济驱动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北京则主要依靠服务业,工业并非北京的强项。

上海、深圳依靠工业与科技金融服务业。但侧重点不同,上海更侧重金融服务业,深圳更侧重工业。广州依靠消费和工业。

在工业实力上,深圳依然是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的双料冠军。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广州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第5,排名非常不错,但与深圳、上海、苏州三座工业强城相比,差距还是有点大,同时也低于重庆。

如果以千亿产业来看,广州的差距会更加明显。

以2021年的数据来看,广州拥有5个千亿产业,在数量只比深圳少一个,但千亿产业的合计总产值却相差非常大。

千亿产业总产值位居第一的是苏州,11个千亿产业总产值合计34547亿元。其次是深圳,6个千亿产业,总产值33805亿元。

广州拥有5个千亿产业,其中汽车产业总产值位居第一,是广州的当家产业。2022年,该产业总产值6470.48亿元,其次是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值3389.43亿元;其次是石油化工制造业,产值2087.21亿元。

这三者被广州统计局称之为“广州工业三大支柱”,三大产业产值合计占全市工业总产值一半。

第一省会,房价两位数下跌!

因此,总体来看,广州相比于京沪深,很不一线。

与深圳相比,除了交通、教育、医疗优势外,其他都被深圳甩开了,越来越像一个二线城市。

正因为产业相比于京沪深不够扎实,所以在本轮房地产调整浪潮中,广州救市相比于京沪深,显得太过积极,力度也最大。

03

广州救市最凶悍

去年,在二线城市纷纷取消非核心区限购乃至核心区限购时,广州率先取消了非核心区的限购,而京沪深岿然不动。

今年,在中央要求降首付、降利率的背景下,广州又向二线看齐,直接将首套房首付降低至15%,二套房首付降低至25%,并取消了利率下限。

就目前来看,广州是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中,限购力度最弱的城市。京沪深仍然全域限购。

北京没有放松任何一个区域的限购,社保年限要求依旧是5年。

深圳在5月6日调整之后,依旧没有完全放开限购,只是将非核心区的社保降至1年,核心区福田、南山、罗湖以及宝安的新安、西乡两个街道的社保降至3年。

上海的限购划分了三个层级,最核心区社保要求三年,外围区社保两年,奉贤与临港新片区社保1年。

从首付角度看,广州最低。

目前,北京首套房首付30%;二套房,核心区首付比例为50%,非核心区首付比例为40%。这个首付比例,估计这周内会跟进上海,进行下调。

上海首套房首付降至20%,二套房核心区首付降至35%,外围区降至30%。

深圳看齐上海,首套房20%,二套房30%。

从利率角度看,广州仍是最低。

然而,即便救市最凶悍,也挡不住其跌幅,调整幅度仍位居一线城市第一位。

这种现实,说明两件事:

第一,全面调整的大势,不可阻挡。

第二,对于房价远超城市平均购买力,超前透支城市经济、产业实力的城市来说,房价回调是必然选项。

查看原图248K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