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署名文章

2024-06-21 13:13:0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电力报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署名文章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辟了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

近年来,陕西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控转”不动摇,坚决稳住能源生产基本盘,不断强化能源工业支撑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坚持服务大局

供给安全、能源保障扎实有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保障基地,陕西省牢牢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扎实做好电力保障,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生产革命。

持续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陕北、黄陇、神东等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建设,优质产能持续释放,一批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建成投产;全省千万吨及以上煤矿达22处、产能3.36亿吨/年,矿井单井规模达到241万吨/年。

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坚持常规与非常规并举,加强老井控减、新井增产、新区块加快投产,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年产50亿立方米以上规模大气田数量稳步增加,神府区块发现全国首个千亿立方米深煤层大气田;油气长输管网建设已具规模,地方政府3天应急储气调峰设施建设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持续增强电力保障能力。立足服务国家电力保供需求,持续扩大陕电外送规模,建成陕电送湖北、送山东、送河北等多个输电通道,陕电送安徽、送河南输电通道加快推进,全面提速支撑性电源及骨干网架建设,不断提升电力保障能力,全省煤电装机规模达到5723万千瓦。

大力促进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陕湖、神府、渭南等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积极统筹全省水电开发,曹坪、山阳等4个总装机54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获得核准,装机140万千瓦的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并网投产在即,稳妥有序推进垃圾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发电量近560亿千瓦时,新能源利用率近96.6%。

加快培育壮大氢能产业。成立陕西省绿色能源(氢能)基金,成立省级氢能平台企业——陕西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首台电解水制氢设备成功下线,首条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投产,双极板、催化剂、加氢枪等关键零部件已进入试生产环节,全省氢能产业链雏形初现。

坚持绿色低碳、节能增效

能源消费体系加快转型

作为化石能源生产和供应大省,陕西省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三转型两延伸”,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坚持节约优先,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费,推动能源消费方式转变,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用能新模式。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严格控制煤电项目,关中地区不再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积极推进散煤替代,关中平原地区已实现散煤清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进重点领域绿色高效用能。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节能降耗,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电能替代,强化重点用能领域节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扩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加快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园区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积极推广能源互联岛等新模式。我省10个国家级开发区、36个省级开发区,全面实施“一园一策”循环化改造。积极推进大宗固废示范基地建设,建成府谷、神木、锦界、榆横4个固废综合利用片区。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作为科教资源大省,陕西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培育形成能源新质生产力,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步入快车道。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能源陕西实验室、陕西省能源经济研究院等一批科教融合平台布局落地,“一区三基地”建设的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链条技术创新,带动新能源、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储能、CCUS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锌溴液流电池储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等一批关键技术已取得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国首套国产中厚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在陕煤集团成功运转;延长集团首次采用页岩油甜点预测技术,在页岩油勘探开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隆基绿能研发的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刷新大尺寸单晶硅光伏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国能集团5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可降解材料示范项目实现了我国在可降解塑料领域零的突破。

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已建成158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10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智能矿井、智慧矿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陕煤榆林化学“5G运维+企业网络服务项目”入选能源领域5G应用优秀案例;中煤陕西大海则5G双频组网赋能智慧矿山项目在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获GSMA“5G能源挑战奖”,成为全球5G能源行业唯一获奖项目。

推动能化产业高端、多元、低碳化发展。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加快能源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高端化发展,一批国家级标志性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延长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煤间接液化、低阶煤中低温干馏、煤焦油加氢等国内外领先的多项自主技术实现产业化,现代煤化工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合作

激发强大发展动力

紧抓发展机遇,陕西省积极推进能源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深化能源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在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上争做西部示范。

加快电力体制改革。2023年电力直接交易电量1392亿千瓦时,常态化开展绿电交易,完成清洁能源交易185亿千瓦时,其中绿电交易22亿千瓦时。建立实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核定陕西电网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平稳推进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制度。

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实施《陕西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油气长输管道建设和运营管理;出台《陕西省天然气管道运输和配气价格管理办法》,规范我省天然气价格管理,建立健全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理顺城镇管道燃气配气价格和销售价格。

积极拓展能源合作。积极搭建能源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央地、省际能源互利共赢务实合作。成功举办榆林国际煤博会、首届中国(西部)氢能大会等高规格展会,近20个国家60余家国际企业参展。积极做好东部产业转移承接,举办烯烃新材料产业、长三角精细化工产业等多场推介会,签约项目40余个、500多亿元。

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惟实励新,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争做西部示范贡献能源力量。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署名文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