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母亲花”和“忘忧草”

2024-06-21 13:40:13 - 新民晚报新民网

萱草“母亲花”和“忘忧草”

夏至,萱草花期也翩然而至。中国人对萱草花的感情,从来都与母亲相关。那么,它究竟是种什么植物?母亲花、忘忧草的别名从何而来?

萱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花卉,常见的萱草属植物原生种有约15—18种,我国分布有11种(其中4个为特有种)。其花期从5月中下旬开始,可以持续到6月底7月初,部分晚花品种到7月中旬还是盛花期,观赏时间很长。

古人所谓的萱草,最初指的是萱草属植物的统称。比如蔡文姬在传世名篇《胡笳十八拍》中写道:“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萱草呀萱草,你不是有“忘忧”之名吗?为什么我的忧愁,你却无法消解掉呢?)而这草原上的萱草花,很可能并不是萱草本种,而是萱草属的小黄花菜或者北黄花菜。

后来人们开始区分萱草属的不同物种了。到了明朝,基本上已经可以把观花的萱草和食用的黄花菜区分开来。味道比较鲜美的“金萱”,很可能就是如今最常见食用的黄花草,也称作金针菜。

在中国,萱草是为人赞颂的“忘忧草”。它靠什么让人“忘忧”?流传着三种说法:一说忧思不能自遣,故欲树此草,玩味以忘忧;一说萱草嫩苗为蔬,食之动风,令人昏然如醉;一说萱草食之利人心智,所以可以忘忧。总体来说,萱草让人“忘忧”,主要是靠转移注意力,要么移情至游乐玩味,要么如醉酒麻痹神经,要么用食疗压制心魔。

那萱草作为“母亲花”,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诗经·卫风·伯兮》中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北堂”是古时母亲居住的房间,因此“北堂”也被称作“萱堂”,被用来指代母亲。此后,文人雅士就多用萱草来比喻母亲,成了广受认可的代表母亲的文学意象。游子临行前,总会在堂前种下一枝萱草,化解母亲的忧思,也寄托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夏至,你的问候如约而至,或许才是为父母解忧、让父母忘忧的最好方式了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