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2024-06-21 08:06:22 - 创业邦

来源:创业邦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中国汽车产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而供应链企业出海推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在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过程中,他们将国内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技术领域的先进经验积累输出至海外,有效促进了自身和整车厂商的业务增长,提升了全球竞争力。

作为国际创新生态服务平台,此次我们将视角聚焦在整车厂背后的整个汽车供应链条,联合中汽信科推出榜单,旨在从供应生态中甄选出优质的出海新势力,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看到汽车供应生态在海外市场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洞察汽车产业生态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与趋势。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评选经过了报名征集、电访调研、统计评审等环节,结合参评企业在海外业务布局的产品技术、市场表现、海外市场布局、投融资动态及品牌影响力等维度(具体评审权重如下图所示),甄选出70家优秀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本次上榜企业主要分布于智能驾驶、环境感知、动力电池、汽车芯片、电驱动及热管理系统和智能座舱六大热门汽车供应链出海细分赛道,每个细分赛道有10家企业。此外,榜单也包含10家正在海外市场快速崛起的新锐汽车供应链企业。

以下为「创业邦&中汽信科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完整名单: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榜单

上榜企业数据分析

注册成立时间跨度较大,汽车供应链出海需时间沉淀和及时转型

如下图所示,本次上榜企业成立时间的分布在2001、2016及2018年分别达到周期性峰值。最早成立时间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最近成立时间则在今年。整体而言,受制于该行业本身的业务变现周期较其余行业偏长,海外布局更是需要相对长的时间积淀来拓展及夯实;此外,调研显示,成立于近几年的企业多是此前传统业务进行转型,行业沉淀不可或缺。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从海外布局时间来看,2022年成为本次上榜企业布局占比最高点,共14家,占比20%。2022年恰好是很多领域企业扎堆布局出海的元年,汽车供应链恰也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尽管2020年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受阻,国际形势日趋严峻,全球供应链许多环节产能受挫承压,但中国汽车供应链仍然凭借日益增强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在全球市场战略规划中表现出较大的韧性。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上榜企业中成熟阶段企业居多,非上市企业中融资阶段多处于中后期

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本次上榜企业中上市公司有35家,占比50%;未上市的企业中,处于泛D轮的企业数量最多,占比34.3%,其次是泛C轮,占比25.7%,融资阶段中后期占比较高。整体来看,上榜企业多处于成熟阶段,再次印证了汽车产业需要时间及市场的不断验证来积淀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才能在海外市场成功扎根。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欧美及亚太地区成为本次上榜企业海外布局主力阵地

在欧洲市场,低碳环保需求驱动其乘商用车电动化诉求持续攀升。本次榜单中上榜企业统计显示,主要海外市场布局在欧洲地区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84.3%。其中最热门的赛道方向是环境感知,占比20.3%;其次是动力电池,占比16.9%。欧洲地区成为中国汽车供应链海外布局当之无愧的主战场,德国、比利时、英国、斯洛文尼亚、法国都是其中的重要地区。

在东南亚市场,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正以「田忌赛马」策略强势切入,打破了此前日本车的独霸局面。统计显示,主要海外市场布局在东南亚地区的企业占比达到57.1%。其中最热门的赛道方向是智能座舱,占比20.5%;其次是电驱动及热管理系统,占比17.9%。

在中东市场,新能源车企市场潜力正在释放初期,政策利好与产业势能双向奔赴。统计显示,主要海外市场布局在中东地区的企业占比有20%。其中最热门的赛道方向是智能驾驶,占比达到了42.9%。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8年间,阿联酋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红旗、吉利等中国新能源车企也在不断进驻中东,也为中国汽车供应链进驻中东市场带来更多利好空间。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供需两端驱动中国汽车供应链从产能出海迈入产业生态出海阶段

根据榜单调研,从企业的全球化布局路径来看,跟随主机厂等客户出海仍然是最主流的模式,海外市场布局与客户需求强相关;直接定位全球化/国际化是当下更为大胆的一种新兴模式,通过品牌全球化定位、推广及合作与海外市场深度绑定融合。

而随着车企产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持续扩张,为适配各地不同主机厂需求,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启就近建厂的本土化「产能」迁移举措,有利于零部件供应商快速响应当地客户需求,且能够降低运费、关税等成本,稳固零部件企业在海外的市场地位。此外,海外建厂能为属地国提供更多岗位,带动当地就业,这一点能够为海外本土化减少更多阻力,从而实现双赢。

对于汽车供应链而言,在成功进行产能出海后,既有产业生态整体性迁移输出至海外的时代即将来临,生态协同、全链输出的产业链出海可以有效规避在海外市场完全“从0到1”的冗长过程。

创业邦&中汽信科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出海企业榜单发布

内外承压,「危」「机」并存,需极强韧性深入扎根

对于中国供应链出海而言,同样面临着“危”与“机”并存的局面。在全球化、本土化布局过程之中,贸易摩擦、地缘政治等外因造成的国际形势波诡云涌,势必需要企业对于当前形势保持密切关注;而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也带来迫切的合规需求。

除此之外,针对汽车产业,当地基础设施发展及自然环境也带来对于服务能力的挑战及更高要求;深入理解各地区文化消费理念,搭建高效的本土化业务团队,从而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针对当地的战略规划,也是重中之重。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