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央企太猖獗了,国资委直属机构遭冒名!央企轮番打假,熟悉这一特征可识别!

2023-07-21 12:51:42 - 证券时报e公司

证券时报记者于德江实习生陈浚武

近期,假央企再度活跃,甚至冒名到了国资委直属机构头上。

国务院国资委官方公众号“国资小新”7月20日发布《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严正声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下称“研究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国务院国资委唯一直属研究机构。近期,研究中心发现,央资监理产业发展(内蒙古)有限公司冒用研究中心名义,将研究中心注册登记为公司唯一股东,并可能存在伪造研究中心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印章、负责人签名,假冒研究中心下属企业名义开展不法活动的情形。

《声明》显示,该公司与研究中心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往来关系,该公司一切行为均与研究中心无关,其假冒研究中心下属企业所从事的任何行为,研究中心依法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研究中心已就此事进行调查取证并向有关市场监管部门举报,保留采取民事诉讼、刑事报案等措施,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坚决维护研究中心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多家央企继续打假,对假冒者重拳出击。

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假冒央国企通常具有相似特点,如成立时间短、股东频繁变动,一般来说,由自然人或工商代理机构发起设立,后经股权变更进入国资体系的公司基本为假冒企业。

多家央企发“打假”声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声

7月以来,多家知名央企接连发布“打假”声明。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均表示,不法分子冒用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身份,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中央结算公司称公司名称遭冒用,不法分子伪造“全国12315平台”APP、发布虚假消息,并进行投资欺诈;中信集团曝光18家“假中信”企业;甘肃350亿制氢项目招标方竟是“假央企”……假冒国企央企的案例层出不穷。

随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出手了。7月12日上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防范冒用金融监管名义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

假央企太猖獗了,国资委直属机构遭冒名!央企轮番打假,熟悉这一特征可识别!

假央企太猖獗了,国资委直属机构遭冒名!央企轮番打假,熟悉这一特征可识别!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公示了第三批共295家假冒中央企业的名单,这已经是国资委近三年第三次公布假央企名单。三次累计公示的假央企数量超1000家。

假央企太猖獗了,国资委直属机构遭冒名!央企轮番打假,熟悉这一特征可识别!

假央企太猖獗了,国资委直属机构遭冒名!央企轮番打假,熟悉这一特征可识别!

“假央企”问题屡禁不止危害巨大

多年以来,“假央企”问题一直困扰着相关部门。2021年10月,26家央企纷纷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公告了353家冒充国企身份的企业名单。紧随其后,国资委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公示了“假央企”和“伪国企”,共有528家假企业被曝光。今年4月,国资委公布了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295家假央企被曝光。

国资委曾在2022年11月推出了监管企业产权信息查询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了中央企业及所属企业的基本信息查询服务。虽然国资委和央企采取了主动打假的措施,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假央企”问题仍然未能彻底杜绝。

假央企、伪国企肆虐市场的教训深刻,前些年有中铁系40亿私募爆雷、华宇系招摇撞骗、众多名义上有国资背景的P2P跑路,影响恶劣、危害巨大。这些冒牌央企以虚假身份在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中游走,利用伪造的信息获取资源,并规避经营风险以获取高额利润。一旦项目受阻,其潜在风险不可估量,非法集资可能导致民众财产损失,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可能毫无回报,甚至这些风险可能传导至资本市场,干扰金融秩序。

“假央企”特点相似监管处罚需加强

根据证券时报此前的报道,多家大型央企的下属公司被中介机构或掮客明码标价,少则七八十万,多则数百万,就可以把一家民营公司的股东背景变为国有性质。

这些假冒央国企通常具有相似特点,如成立时间短、股东频繁变动、存在多种关联风险等,且在国资委系统查询不到相关信息。早前的假冒企业较为容易分辨,与大型央企主体相隔较多层级,三级以下子公司风险系数极高。如今的假冒企业更加隐蔽,但也有迹可循,认真核查股东变更记录就可以发现端倪。一般来说,由自然人或工商代理机构发起设立,后经股权变更进入国资体系的公司基本为假冒企业。

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确保工商资料真实准确的重要责任。在对央企、国企或知名民营企业子公司注册进行审核时,监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资料真实性的审查,采用电话、函件等直接确认信息的方式,加大审核力度。针对曝光的“假央企”,工商部门应迅速跟进,加大处罚力度,将涉案人员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另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需要紧密合作,对“假央企”违法犯罪现象进行严厉打击。

治本需消除“国资迷信”

避免陷入假冒央企国企“陷阱”,首先要消除“国资迷信”。曾遭遇假央企的某上市公司高管就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通过第三方商业工具查询了对方的股东信息,认为是央企风险较小才推进合作。假央企看似可靠的股东背景令诸多上市公司放松了警惕,因为同等条件下,上市公司更愿意和国资企业进行合作。殊不知,假央企、伪国企利用的正是这一点。各经营主体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应有之义,上市公司群体作为优秀企业的代表,应该跳出“国资迷信”的思维定势,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众多企业不惜每年支出高昂的挂靠费用也要伪装成国企,根源在于市场上的“国资迷信”尚未得到扭转。只有通过改革,让国企变得更加市场化、专业化,与民企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同台竞技,制度、政策持续完善,待遇差别继续消除。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假央企假国企乱象,让市场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责编:彭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