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有“画”说

2024-07-21 07:01:15 - 媒体滚动

转自:南湖晚报

让文物有“画”说

让文物有“画”说

N晚报记者张依雯

马家浜,这可是值得所有嘉兴人骄傲的“地标”。穿越七千年的时光,江南的嘉兴从马家浜出发;对文化根脉的传承,禾城的少年从“嘉禾印象”开始。今年6月初,新一届的“嘉禾印象”赛事又与大家见面了,这次以“漫”和“话”展现江南文化之源马家浜文化。

如何在十年和七千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生动地讲好从马家浜文化到嘉兴文化的历史故事,让那一件件质朴的陶器、不起眼的石器、蕴含着先民们小巧思的佩饰来讲述孩子们更喜欢的故事呢?为了更好地配合“嘉禾印象@漫‘话’马家浜”赛事活动,丰富禾城青少年的暑假生活,7月17日下午,嘉兴博物馆联合南湖晚报特别举办了一场博物馆漫“话”马家浜公益活动。

活动前期通过读嘉APP—小记者平台报名的30名南湖晚报小记者,他们来到嘉兴博物馆,走近马家浜文化,以物见史,采用“以画为‘话’,以文为‘话’”的二重奏形式,展开想象的翅膀,触摸过往,感知七千年历史的沧海桑田。活动由博物馆金牌讲解员专业讲解,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嘉兴市漫画艺委会副主任、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资深新闻漫画师李泽峰老师亲自授课。

当天下午,小记者们跟随着博物馆讲解员的脚步一起走进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展馆。展馆以马家浜、崧泽、良渚三大文化为主线,通过生活场景、房屋遗迹和墓葬复原等方式,采用投影、动漫视频等高新技术手段,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合理地安排布局,有机组合了文物、图片、造型艺术和信息装置,做到“藏品展示立体化,版面形式多样化,实物场景一体化,辅展手段科技化”。小记者们边走边看边记录,在讲解员的详细解说下听得津津有味。

有了参观的素材之后,小记者们开始了期待的漫画学习环节。李泽峰老师从大家非常感兴趣的兽面形陶器耳入手,详细讲解了如何画出陶器上的神兽纹饰并赋予它新的形态。两眼圈线一上一下,大小不一,张口使眼袋线提向一边,上拉,面部肌肉随之一边松弛,一边紧绷,似有惊恐、吼叫表情,神情兼备。这在早期动物陶塑造型艺术中罕见,也为研究良渚文化神兽纹饰直至商代青铜器兽面纹的发展轨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一笔一画中,小记者们围绕陶器形象展开想象和讨论,纷纷设计出了风格各异的文物漫画形象,好不有趣。今年暑假,就让我们成为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小小绘“话”师,一起努力,让世界了解独特而宝贵的马家浜文化。这是红船旁小记者的一份荣耀,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