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的一点感受

2024-07-21 17:30:47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押沙龙yashl

去年一年,除了写公号以外,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写《鹿隐之野》这本小说了。第一次正儿八经写小说,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回过头来看,新手该犯的毛病,我也都犯了不少。但是自己感觉进步还是有。这本小说有七个故事,拿第一个故事和最后一个故事做个比较,我觉得至少在小说技巧上,还是有不少提高。最后一篇现在让我改,我也不知道该改什么地方,但第一篇我几乎想彻底推倒重写。所以我相信,我如果写下一本的话,一定会比这本更好。

写了那么长时间,多少有点心得体会。毕竟是写公号出身的人,有点想法,不说出来就觉得浪费,所以今天就随便说说写小说的心得,算是给大家做个参考。

1、写小说跟写杂文完全是两回事

这是两种能力,彼此并不相通。写杂文写得再多,写小说还是从头再来。当然,反过来也一样。我自己写小说头两篇故事的时候,也是步履维艰,觉得真是好难啊。感觉写了五六万字以后,才慢慢找到了一些叙事节奏,摸索到了一些窍门。一上来就写得非常成熟的人,有没有?肯定有,比如张爱玲。但那是天才。但那种天才往往出道即巅峰,后来的进步好像也不大。

2、写小说很容易眼高手低

我没自己写小说之前,对很多小说是完全看不起的,觉得怎么会写的这么蠢。这就属于眼高手低。平时看的往往都是马尔克斯、科塔萨尔、毛姆、石黑一雄、余华、刘震云什么的,他们本来就位于金字塔的顶端。我看不上的小说,才是常态,才是正常的对标之物。我觉得人家蠢,其实蠢到那种程度,可能已经算很聪明了。所以,写小说之后,多少有了一点谦卑,读小说的时候更倾向于看人家的好处,而不是看到人家的坏处。

3、写小说最难的是对话

其他作者可能有自己犯愁的地方,但至少对于我来说,最难的是对话。对话很难。你是一个人,却要在脑子里设想两个人、甚至三四个人在对话。对话还不能是废话,还要符合人物性格,还要推动情节,还不能太尴尬,这个真的是很难。一个作者如果能写出一段对话,让大家能看得下去,不沉闷、不尴尬、不口水,我觉得他至少写作的基本功就过关了。

4、写小说第二难的是情节

大家看电视剧、看小说,往往都会觉得有些情节很牵强,太蠢了。这也是有原因的。作者不是按照顺序设想情节的,他们都是提前想好关键情节点,然后把它们串起来。但有的时候很难串,这就像在河里从一个石头跳到另一个石头上去,真是谈何容易,确实很容易崴脚。

我写《猎龙》的时候,就一度卡壳。我定好了开头,也定好了结尾,但不知道怎么让那个少年合情合理地出现在皇帝面前,还能完成刺杀的任务。我想了差不多半个月,才想出了中间的情节过渡。写剧本的时候,人家不可能等你那么久,所以就会出现各种愚蠢的情节。

5、想象容易,取舍难

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想象出一个东西来并不困难。我能想出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判断哪个念头更好,就很困难。你想出来的念头大部分可能都是狗屎,但是里头有一两个是好的,问题是你不容易甄别。

大家看书的时候也许有这种感觉,觉得作者的某个桥段很蠢。但是作者想出这个桥段的时候,他可能意识不到。每个想法出现的时候,几乎都是驾着万彩祥云,显得金光闪闪。只有冷静下来,仔细掂量,才能判断出它们的好坏和分量。这个过程很容易出错。

就像余华老师写《兄弟》的时候,上半本非常好,下半本里却有很多糟糕的东西,看了简直让人诧异。我们读者都能看得出来那些东西站不住,余华老师这样的大家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但他可能就是看不出来。因为读者眼里的东西,和作者眼里的东西。你看到的是成品,他脑子里却有写作过程中的无数纷纭念头,这些东西在干扰他。所以说,一本小说的好坏,作者往往是没有发言权的。他自己真的看不出来好坏。

6、那些教大家怎么写小说的手册,基本没用

写《鹿隐之野》的时候,我也买了好多这样的书,从《救猫咪》到《小说创作教程》,都大致翻了翻。但是它们对我的帮助基本为零。我如果按照它们教的思路去想,那就什么也想不出来,完全处于卡壳状态。

我不是说写作教程没用,但我觉得这种教程应该是一对一的。有个成熟作家在旁边一边看你的作品,一边指导你,那当然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泛泛的一本书去给你讲写作的道理,我觉得基本是没用。每个作者可能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路子,但这些路子彼此不同,太普适的教程没法替你找到这个路子。

7、不擅长的东西,不要较劲

大家都说写小说需要密切观察生活,可我就不会。没这个耐心,也没这个能力。前几天杨云苏老师写了一本《团圆记》,我给她做嘉宾,俩人聊天聊下来,我就感觉她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我一辈子也学不来。她写的《团圆记》那种小说,极具生活的质地感,我也一辈子写不出来。这是性格问题,没办法的事情。我不擅长的东西,再较劲也没有用。

我自己感觉,我擅长的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脑子会有很多稀奇古怪、浓烈鲜明的念头,那么我只能写这种类型的东西。

小说的领域足够大,任何方面你做好了,都有发挥的空间。基本功大家都要练,但除此之外,就要往自己擅长的方向上靠,不要跟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较劲。就像《1984》,非常观念先行的东西,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但写到了那种程度,就是经典。再比如说《三体》,从文学性上看真的很差,但是它的情节和脑洞到了那个程度,也是经典。一个作品不好,主要不是因为缺了什么,而是因为已有的东西没有做到极致。

8、还是要多读、多写

对于普通作者来说,这是最老掉牙的一句话,但也最管用。写作当然要靠天分,天分太差,读的再多、写的再多,也没用。但是除非你真是天才,否则天分再高,也是要多读多写。而且写更重要。一旦写过小说,你再读小说的时候,感觉就会不一样。你会不由自主地去想作者的写作技巧、写作意图。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当然,我还有一些其他想法,以后有机会再说吧,这里只说一些最基本的感受。你如果想写小说,那么可能会有点帮助。如果你不想写小说,那也会对小说背后的写作过程增加点所谓“同情之理解”吧。

至少我敢担保,上面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