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智能微生物组联合实验室研发“活体生物药”

2023-08-21 17:02:31 - 上观新闻

转自:俞陶然

在一个成年人体内,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多达10的12—14次方,总重量约为2—3斤,相当于人体的一个器官。科学研究发现,这些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近日,智能微生物组学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揭牌成立,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将与上海力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经筛选的有益微生物菌株研发活体生物药,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肠道紊乱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亚型2型糖尿病等疾病。

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雷教授介绍,肠道微生物组学是国际生物医药研究的一条新赛道,它突破了传统生物医药的局限,通过交叉多组学和人工智能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在多学科交叉融合中探求创新生物药的边界。“此次力山医药的加入,将为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补齐微生物组学的尖端空白。”

瞄准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智能微生物组联合实验室研发“活体生物药”

力山医药集聚了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内外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肠道微生态活体生物药。公司整合了全球肠道微生物技术资源,正在与复旦智能医学研究院共建AI跨学科新药发现平台,开发具备国际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创新药。

“人类基因组计划在2003年完成后,美国、欧盟、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启动了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近年来,在这项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基础上,靶向肠道微生物的活体生物药市场正在兴起。”力山医药董事长陈卫杰博士告诉记者,尤其在治疗炎症性肠病、感染和代谢性疾病方面,活菌疗法开启了一场新的治疗革命。这种疗法通过将有益微生物引入受疾病影响的人体菌群中,来中和病原体产生的炎症和代谢信号。

瞄准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智能微生物组联合实验室研发“活体生物药”

这家上海企业借助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等建立的多个大型数据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探索菌群动态的复杂性以及个体间菌群的差异。目前,公司针对炎症性肠病这种没有特效药可用、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已筛选出多个有益微生物菌株,正在开展药效、毒理、药物代谢等实验,计划明年启动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针对肠道紊乱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亚型2型糖尿病,公司已完成在研活体生物药的小鼠实验,正在进行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配方优化。

在筛选菌株的过程中,力山医药与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合作,借助这两家科研机构的综合研究平台,对菌株的疗效及其免疫原性进行了人工智能辅助的预测、选择和验证,取得了很好效果。

这种产学研合作也推动了智能微生物组学校企联合实验室的落地。陈卫杰表示,联合实验室有助于国内肠道微生物组研究取得突破,缩小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在微生物组学领域的差距。“我们也相信,结合人工智能的力量,我们将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案。”

瞄准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智能微生物组联合实验室研发“活体生物药”

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智能医学研究院院长朱同玉,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储以微向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大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主任苏冰教授,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学院常务副院长葛广波教授,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副院长殷卫海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张大川教授颁发了专家聘书。

作为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苏冰教授表示:学术委员会将通过科研体制机制创新,联合国内外高校和顶级科研机构,汇集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把联合实验室建成国内顶尖的智能微生物组学领军研发机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