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谨防野生菌中毒,杭州已有人“中招”

2024-08-21 13:25:52 - 媒体滚动

医生提醒,对不熟悉的野生菌类,市民应采取“不采、不买、不吃”的原则,确保自身安全。

夏日,随着雨水增多,野外菌类生长旺盛。杭州余杭的陈先生与友人在山间采摘并食用了看似无害的白蘑菇,不久后两人出现剧烈恶心、呕吐等症状,紧急送医。检查发现,陈先生肝功能受损严重,经及时治疗,幸免于难。陈先生好友也因食用野生蘑菇被下达病重通知书。

急诊抽血化验结果显示,陈先生的肝功能严重损伤,谷丙转氨酶1270U/L、谷草转氨酶3908U/L,比正常人高出300倍,横纹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195039U/L、肌酸激酶同工酶3790U/L,比正常人高出500倍。

余杭一院肾内科医生会诊后,判断“毒蕈中毒导致肝功能损伤、横纹肌损伤”,立即进行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以及保肝药物治疗。在肾内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陈先生的各项指标和症状明显好转并康复出院了。

医生指出,误食毒蘑菇可导致肝损害、肾衰竭等严重后果。我国常见的毒蘑菇类型多样,能致死的毒菌多半是褐色、白色、黄色、灰色,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标准。一旦误食,应立即停止进食、保留样本、大量饮水并求医。

目前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与摄入蘑菇类型及所含毒素密切相关。超过90%的蘑菇中毒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表现,继而根据蘑菇种类不同可累及不同器官及系统,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急性肝损型、急性肾衰竭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过敏皮炎型,其他损伤类型。

医生提醒,对不熟悉的野生菌类,市民应采取“不采、不买、不吃”的原则,确保自身安全。

医生提醒谨防野生菌中毒,杭州已有人“中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