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入选国家第二批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名单,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2024-08-21 17:35:00 - 政府网站

转自:晋中市政府门户网站

用好改革水 润泽酥梨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蓝图,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能。祁县作为第二批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之一,以其卓越的实践和显著的成效,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改革累计实施面积39.5万亩,占总体改革范围的100%,执行水价占运行成本的比例为100%,水费收缴率达到99%;

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27.45万亩,农业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56万亩;

梨苑灌区率先试点,建立“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水价机制,分类确定全县灌区供水价格为粮食作物0.22元/立方米、经济作物0.25元/立方米、经济林果0.60-1.1元/立方米;

……

这一系列亮眼成绩背后,是祁县2018年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深邃思考与坚定行动。近年来,祁县因水因地制宜,建立分水权、定水价、发奖补、建协会四项机制,以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以精准奖补机制为保障,以完善工程管护机制为依托,以节水激励机制为驱动,为连年的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水价杠杆撬动节水,告别“大锅水”,农业节水技术落入田间。

8月18日,记者步入祁县昭馀镇西六支村的高效节水大田示范区,一幅壮美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道路旁,别具一格的“节水驿站”赫然在目,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设施,更是这片500亩土地智慧节水灌溉的“心脏”。

在“节水驿站”内,一台先进的智能水肥一体机静静地运作着。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李太平正熟练地操作着机器,只见清澈的水流携带着肥料,通过密布的管道系统,以滴灌的方式温柔地滋养着每一株作物。田间地头,56个智能阀矗立其间,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些智能阀与智能水肥一体机紧密相连,通过精确的控制和调度,实现对灌溉区域的精细化管理。无论是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还是天气变化,都逃不过这些智能设备的“法眼”。它们能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灌溉策略和水量分配,确保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益。

西六支村的高效节水大田示范区,是祁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一个缩影。

祁县入选国家第二批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名单,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以前浇地是大水漫灌,既费人力又费水。实施高效节水以来,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智能机进行膜下滴灌,每亩地能节水35%、节约肥料30%,一年能节省大约5万元。

祁县水利局建设股科员王钰说道。

像这样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在祁县共有7个。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由祁县与中国水科院合作建设,结合优势农产品,实施大田作物加密管道及膜下滴灌工程、杂粮小米经济型微喷灌工程、梨果蔬菜标准化滴灌工程、生态温室智能化微灌工程,打造城赵玉米、昭馀大田、贾令蔬菜、东观温室、古县酥梨、峪口苹果、来远小米7个示范片区,实现精准灌溉、全程节水,让“浇庄稼”变成“浇作物”。

目前,祁县全域耕地实灌面积达到39.5万亩,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27.45万亩,占比69.5%;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2.56万亩,占比82.43%。域内昌源河灌区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灌区,并入选水利部数字灌区试点,杜家庄灌区被评为全省节水型灌区。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祁县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深刻把握县情水情,因水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创新改革路径,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牵引,建设“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走出一条灌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祁县入选国家第二批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名单,持续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

祁县昌源河数字灌区综合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主要作物灌溉需水信息进行监测。

在祁县昌源河数字灌区综合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操控各渠系闸口。该数字平台能够直观地了解昌源河灌区的整体情况,管理站的PC端平台可以远程操控点击起闭渠系分水闸,同时接入闸门水流量数据、电量数据、控制数据和视频数据。

依托数字孪生平台,祁县实现了对灌区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实时监测灌溉用水情况,精准计算水费,有效避免了传统方式下的水资源浪费和费用纠纷。祁县昌源河水利服务中心信息化负责人李刚说:

平台还集成了智能调度系统,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墒情及天气条件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计划,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深化,正悄然引领着灌区管护机制的深刻变革。小农户如何对接大灌区?

祁县积极发展村级农民节水协会等用水合作组织,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发动用水受益区群众管护水利工程。同时,建立健全易于操作、用户普遍接受的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机制,明确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末级渠系工程维修养护、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突出以奖促节、以建代奖,促进用水主体由粗放式灌溉向节约型灌溉转型,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形成示范引领、多元驱动的节水建设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成立117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覆盖率达100%,让农民用水户成为农田水利设施、农业用水的管理主体,真正实现“建得成、管理好、用得起、长受益”。

清水润田,支撑岁稔年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祁县正不断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依托,加快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促进灌区高质量发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记者手记

改革春风拂过广袤田野

农田水利,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仅是一场价格机制的变革,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次生动实践。如今,祁县以改革破题,完善运行机制,推动节水改造,灌区不断提质增效,为黄土地源源不断引来了“幸福水”“振兴水”。

走进昌源河灌区,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里不仅是全国节水型灌区,还是水利部数字灌区先行先试的试点。智能灌溉系统、远程监控平台等现代化设施,让农业用水管理变得更加精准高效。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灌溉效率,还大幅降低了水资源浪费,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如今的祁县,处处散发着创新的气息。通过“分水权、定水价、发奖补、建协会、智慧管、节水化”的“六位一体”管理体系,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更深入人心。通过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农民们节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开始主动学习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从“要我节水”转变为“我要节水”,形成了良好的节水氛围。这种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改革动力,正是祁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所在。相信在这片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步伐将会更加坚定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