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阳明区打造“工会+”特色品牌

2023-09-21 15:06: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牡丹江阳明区打造“工会+”特色品牌(主题)

让工会成为职工最亲的“娘家人”(副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张世光实习生常欢

“非常感谢区总工会帮我维权,让我拿到了被老板拖欠了一年多的工资。”日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某快递公司快递小哥华某激动地说。据悉,今年以来,阳明区总工会着力提高工会维权服务实效,高度关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城市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积极打造“阳光阳明,工会同行”的“工会+”特色品牌,集合多方资源提升维权效能,为劳动者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推动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工会+人大”,让一线的声音“听得见”

为让一线职工群众的声音“听得见”、问题“看得着”、困难“解决得好”,阳明区总工会创新实施“工会+人大”协同联动机制,搭建工会与人大共建共享平台。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点多面广、职工群众基础深厚的独特优势,积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工会各项活动,使人大代表在与企业、职工“面对面”接触中熟民情、知民意、解民惑,在党和政府与企业、职工之间架起“连心桥”,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另一方面,依托人大的监督职能,对涉及职工权益的问题,从不同途径、不同层面以代表意见建议的形式反馈上去,快速推动问题解决,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我既是人大代表,更是职工代表,我一定要把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反映给有关部门,让劳动者的声音更有力量。”省劳模、区人大代表、职工代表、金珂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会主席孙雅坤坚定地说。她提出的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代表建议,得到了区总工会和人社局的高度重视,列入年度培训计划并迅速落实,让广大农民工切身感受到人大和工会的温暖。

牡丹江阳明区打造“工会+”特色品牌

“工会+调解”,让争议纠纷“早解决”

针对辖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激增、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高发频发的态势,阳明区总工会创新实施了“人大代表+工会+法院”的一站式职工诉调联处工作模式,打通诉前调解“绿色通道”,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让法理与情理融合,节省了双方当事人的时间、精力、财力,节约司法资源及行政成本,更好地保障奔波在外的劳动者基本权益,增强职工的司法获得感,提升基层治理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快递“小哥”华某因被欠薪起诉所在的快递公司,案件事实比较清晰,且标的和争议不大,快递公司也有给付能力。受理法官考虑到如果走诉讼程序的话,周期较长还容易激化矛盾,于是将案件首先移送到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室,并邀请当天驻法院调解工作室值班的调解员参与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快递公司一次性支付华某7200元人民币欠薪。此例新业态领域欠薪劳动争议案件顺利结案。

“工会+集体协商”,让职工生活“更有品质”

“大家都是区里的重点企业,今天区总工会发出集体协商要约,请大家就保底工资、薪酬待遇与职工权益保障、购买意外伤害险等企业、职工关注的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场工会与企业、职工集体协商会议正热烈地进行。

针对辖区企业多、新就业形态职工多的特点,阳明区总工会主动适应职工需求变化,积极探索实践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体协商、民主管理新模式。

通过集体协商,切实解决了新就业形态群体的建会入会、维权服务、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合法权益,广大职工充分享受到平等的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帮扶救助、惠工活动等品牌服务。目前,该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案件已实现应援尽援,劳动者权益保护类案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使大量的纠纷消弭在源头,以实际行动确保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阳光阳明,工会同行”。从冬送温暖到夏送清凉,从法律援助到帮扶救助,各级工会更多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让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也让各行各业劳动者充分感受到了“娘家”的温暖。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