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粉丝网红,宣布闭店!
近日,网红张大奕在其个人微博披露,将关闭开了10年的淘宝店“吾欢喜的衣橱”,接下来新品都转到价格和品质更高的淘宝“黑标店”。
张大奕表示,她也经历了“不能转、也不敢转平台的阶段”,“其实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红人转其他平台,看似做得风生水起,也就是苟延残喘罢了。因为服装这个品类微薄的毛利率支撑不了各项运营成本,转平台都亏,且退货率都高于淘系。”
记者留意到,张大奕宣布关店时,“吾欢喜的衣橱”还有1241万粉丝,月销售超9万件宝贝。
张大奕称红人电商痛点是成本
应该小而美
据悉,“吾欢喜的衣橱”是张大奕在2014年创立的红人店,在淘宝的分类中属于“韩式休闲女装店铺”,定价与快时尚相当。所谓“红人店”,指的是拥有网红IP的女装店,网红在其中往往承担选品、模特、自媒体运营、直播带货等工作,核心作用是靠自身人气为店铺引流、增强用户黏性。
“吾欢喜的衣橱”是红人店中的佼佼者。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双11”期间,“吾欢喜的衣橱”曾创下销售额破亿元、两小时营业额超2000万元的成绩,日排名一度超越优衣库。
张大奕在微博中解释称,做出关店决定既是她个人性格使然,她声称自己“有点较真”,不想做流水线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整个电商环境的变化。针对后者,张大奕指出了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电商平台的生态从此前的一家独大到如今多平台瓜分流量,原先在淘系电商起家的店铺纠结于是否要换平台发展。而张大奕称,即便换了平台,红人店仍会因毛利率低、运营成本高而难赚到钱。
二是不少红人店逐渐向公司化发展,走上了传统服装企业的老路,红人难以在前线亲力亲为,加上电商营销方式的迭代对团队的要求增加,各方面成本抬升,也压缩了利润。
“红人电商的核心价值,其实就应该是小而美,扁平化管理。红人做前线,才能真正做到健康盈利的同时还能完成粉丝需求化。”张大奕写道。
相较于舆论风波对于店铺的打击,这些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才是张大奕选择闭店的核心原因。
被曝一年营业收入达3个亿
从模特到带货女王,张大奕曾创造多个淘宝佳绩。最红的时候,她被曝一年营业收入达3个亿。
记者从公开资料了解到,2011年,冯敏和陈思佳夫妻二人创建淘宝女装店“莉贝琳”,并邀请张大奕作为店铺模特。2014年,冯敏试水网红经济,成立如涵控股,与当时已经有30万粉丝的张大奕合作,推出淘宝女装店“吾欢喜的衣橱”。
随着张大奕“网红+孵化器+供应链”的全新带货模式的兴起,2015年“双11”期间,张大奕的店铺成为唯一跻身女装类榜单的网红店。2016年,“吾欢喜的衣橱”店铺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其坐拥1200多万粉丝。
受益于张大奕效应,冯敏在2019年4月将如涵控股推向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网红经济第一股。作为第二大股东,张大奕以13.5%的持股,身家接近6亿元人民币。
但过度依赖张大奕网红效应的如涵控股,也因张大奕错过了直播电商的风口,以及在之后的负面新闻事件中遭遇重创。
2021年4月,距离纳斯达克敲钟不到两年,如涵控股宣布在美私有化退市。记者留意到,在私有化过程中,买方集团由如涵控股三位创始人构成,包括持股25.3%的冯敏、持股12.6%的孙雷,以及持股5.5%的沈超,而身为如涵控股联合创始人以及第二大股东的张大奕不在其列。
为何接连选择闭店?
实际上,除了头部红人店外,近两年也有不少淘系女装店选择闭店。张大奕等头部红人面临的运营成本升高、盈利难等问题,对普通女装店来说同样存在,且后者还会因为缺少网红IP而愁于如何引流,“作坊式”的小团队也导致小规模女装C店抗风险能力较弱。
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是随着近年来电商生态和消费环境的变化而浮现出来的。
多位经营淘宝女装C店的店主曾告诉记者,流量对于女装店,尤其是没有原创优势和高忠诚度客群的店铺来说尤为重要,换句话说就是那些定位平价、以量取胜的品牌。网红IP是获取流量的一种方式,本质上这也是一种内容营销。除此之外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打造爆款走量,但这需要高额的营销费用,也有积压库存的风险,对现金流和库存管理的要求都很高。随着消费者日趋谨慎和理性,以及平台流量越来越分散,无论是网红IP还是爆款策略都难再像之前那样容易奏效。
与此同时,平台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服装这类非标商品的价格内卷,普遍的运费险、退货率升高则增加了成本和现金流的负担。收入上不去,成本下不来,自然导致商家的利润空间被挤压。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自《南方都市报》、界面新闻、《都市快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