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美联储超预期降息,表明时间开始站在中国一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邓海清】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宣布降息50bp,这是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首次降息。美联储降息行动符合预期,但降息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点阵图显示,美联储今年还将合计降息50bp。
一、美联储超预期降息证明了“MMT负债驱动的繁荣”不可持续
拜登经济学的本质,就是一次彻底的“负债驱动的繁荣”。以美国1960年代以来M2/GDP的比例作为考量货币效率的指标,可以发现,2019年之后,特别是2020年以来,美国单位货币对应的GDP显著下降,货币效率显著降低,对应的是生产效率的降低而非提高。
美国经济的表面繁荣主要依赖财政支出和赤字的大幅扩张。通过政府加杠杆稳定经济增速,但也带来政府债务的快速增长和高通胀。而一旦政府支出增速无法继续维持,经济和就业就会被“打回原形”。
美国联邦财政支出&美国联邦财政盈余Wind
此次超预期降息,表明美联储对美国就业市场的担忧和政府债务滚雪球式扩张的无法持续。美国7月失业率触发了“萨姆法则”——当失业率的3个月移动平均值高出前12个月的最低点0.5%或更多时,美国经济就会进入衰退。8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14.2万人,再次远低于预期的16万人。
美联储超预期降息证明了“MMT负债驱动的繁荣”不可持续。负债驱动的繁荣的最后归宿只有零利率或负利率,没有其他。货币政策万能主义思潮破产,新古典货币主义或许会以新方式再次回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MMT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无疑也会对当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产生深远影响。
二、美国总统大选关键时期超预期降息,美联储独立性进一步遭受市场质疑
自耶伦以来,美联储自诩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质疑。鲍威尔也多次屈从执政党的政治压力调整货币政策,“政府官员”色彩浓厚。例如,2019年初,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一度曾经考虑解雇鲍威尔。于是在2019年1月份的议息会议上,鲍威尔马上宣布美联储将暂停加息,并在2019年底结束资产负债表正常化。
当前正处于美国总统大选关键时期,一般而言美联储在这种时候不会激进行动,从而彰显自己的中立立场。但此次超预期降息,意味着过去一向标榜政治中立的美联储,表明了自己挺现任执政党民主党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降息决策并未得到全体FOMC投票委员支持。美联储理事鲍曼反对降息50bP,主张降息25bp,成为2005年来首位投反对票的联储理事。鲍曼的理由是对于通胀放缓持谨慎态度,主张“逐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但也需要看到,鲍曼为共和党人,2018年4月获得特朗普提名,2018年11月担任美联储理事。美联储的会议决策极少遭遇异议,尤其在鲍威尔担任主席期间更是少见。此次分歧可能不仅仅是货币政策观点的分歧,也可能是两党政治斗争在美联储的映射。
点阵图显示,美联储今年还将合计降息50bp,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从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偏鹰派发言,以及总统大选期间两党角力对美联储的影响,年内继续快速大幅降息的可能性较小。
决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刷新日高后转跌,表明本次大幅降息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从历史规律来看,美联储此次四年来首次降息,表明美国经济内部已经出现了大问题,衰退将很难避免,“软着陆”存在悬念。后续风险在于,如果“软着陆”预期恶化为“硬着陆”,将可能引发类似1929年、2008年的经济金融危机。
三、大国货币竞争,人民币扛住强美元持续冲击
全世界“苦强美元久矣”。在2022年以来的美元加息周期中,非美货币汇率普遍承压,日元、韩元、东南亚国家货币等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一度令市场担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会重演。
美元日元汇率&美元韩元汇率Wind
从历史上看,每次美联储的加息紧缩周期,都会给全球造成重大冲击,与美国经济金融联系越紧密的国家受影响越大,华尔街资本则趁机“趁火打劫”:1980年代初的紧缩周期,拉美主权债务危机爆发;1986-1989年的紧缩周期,日本经济泡沫破裂;1990年代的紧缩周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4-2006年的紧缩周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但这一轮轮美元暴力加息周期最终未能成功完成对任何大国经济体的收割,这是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秩序影响力减弱的重要表现。随着美联储步入降息周期,在中美大国博弈的过程中,中国扛住了贸易战、科技战之后,再一次扛住了强美元的持续冲击。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市场并未失控,房地产金融风险也得到缓释,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持续提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迎来反击拐点。
美元指数&美元人民币汇率Wind
中国用强大的韧性抵挡住了美元货币战争的超级攻势,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和美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得到缓解,财政货币政策自主空间增大,可以更好地“以我为主”,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有利于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和人民币资产价格企稳繁荣。
9月19日,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创业板指全部收红,消费、房地产等板块表现亮眼,人民币汇率升值,表明投资者对中国风险资产的信心正在恢复。
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四季度大概率走出低谷,迎来转折点。美元指数走弱,全球资本流向逆转,资产配置地理结构进入新周期,美元资产和人民币资产再次迎来平衡点变化,“东升西降”成为可能。港股和A股、房地产等人民币资产的最艰难时期结束,做多中国有望成为全球资产配置的新趋势。
四、防风险压力下降,时间开始站在中国一边
短期来看,当前经济和资本市场都需要修复信心,以及政府行为函数的纠偏。从经济周期来看,从本世纪初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周期往往走在美国前面。因此,在美联储超预期大幅降息之后,中国宏观政策的调整优化在幅度和节奏上有了更大更快的空间。
在内外部宏观风险压力得到控制和缓释之后,此前基于防风险而设计的约束性政策措施有望得到松绑,从而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各方的积极性。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观点,亦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