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 豫见 “新文创”!河南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营举行
9月19日至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的“河南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营”(第一期)在河南博物院举行。此次活动是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落实河南省八部门《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推动首批14家试点单位文化创意开发事业走深走实的具体行动。
两天来,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专家现身说法、指点迷津;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苏州博物馆的业界大咖分享案例、交流经验,为营员们带来了宝贵的收获与启发。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延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王九位,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等出席活动。
李延庆对为期两天的工作营进行总结。他说,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对于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河南来说,是一条“应该走、必须走、走得通”的路子。抓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就是抓住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切入点”,找到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突破口”。现阶段所做的文创,应该是立足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文创”,而不能是那种满足人民群众排浪式、模仿性需求的“小商品”。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既然站在了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要坚决摒弃以往的传统思维、惯性路子,用新理念、新手段去发展“新文创”。
李延庆指出了“新文创”开发的五个方向:一是要紧扣时代脉搏,做“有时尚感、带得走”的“新文创”;二是要顺应科技变革,做“有趣味性、可互动”的“新文创”;三是要坚持美学引领,做“有设计感、艺术范”的“新文创”;四是要尊重在地文化,做“有原创性、特色化”的“新文创”;五是要突出开放共创,做“有参与性、共享式”的“新文创”。
在开营仪式致辞环节,任伟强调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基本原则。他表示,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首批14家试点单位要做好“先遣队”,积极行动起来;要有探索的勇气,做好示范;要当好“试验田”,探索好的经验和做法。要通过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手段让中原大地上的文化遗产都活起来,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以守正创新精神,推动中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文旅新质生产力。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有关同志对河南省《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进行了解读。创意是打开河南文旅的一把“金钥匙”,文化文物单位是文创产品开发的主阵地,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之源”。本次《措施》在全面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委文件的基础上,细化并深化了若干关键性政策,是针对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开发的关键环节出台的针对性举措。
专题讲座环节,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介绍了河南博物院文创发展之路;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俊带来了“放大的博物馆—文化创意赋能文旅产业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上海图书馆事业发展处副处长黄一文介绍了上海图书馆文创事业如何“从零到一、从一到一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文旅研究中心主任邬东璠分享了“基于旅游场景的文创思考”。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社会与策略研究所副所长王志磊以《以博物馆与美术馆为平台的全域策展与整全设计》为题展开分享;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冯炜介绍了特展与文创开发融合的经验;苏州博物馆文创部负责人蒋菡介绍了文创开发过程中的心得;杭州古古楽文创品牌主理人刘颖分享了“让全世界了解有趣的中国一个文创新生的探索之路”,洛阳卡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侃以“洛水寻仙”“风雅梦华”为案例,分享了沉浸式研学的经验。
最后,河南省首批14家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近年来在文创开发方面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谋划。大家纷纷表示,《措施》的出台,从政策方面为各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打通“最后一公里”,将为我省文化创意事业开发注入新动能。
(主办方供图)
责编:赵骏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