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角色”到“多维参与” 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2023-10-31 08:34:00 - 金融时报

从“单一角色”到“多维参与” 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自从中国给我们提供了太阳能电池板,缺电的问题解决了,我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举行前播放的视频中,一位巴基斯坦小朋友用稚嫩的声音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家乡的绿色发展故事,这是中国技术助力越来越多国家绿色发展的缩影。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当前,非洲电力仍然相当紧缺。”一位受访者对《金融时报》记者介绍,即便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南非,也饱受缺电困扰。从2020年开始,南非多地停电,甚至出现长达10小时的轮流停电,影响波及全国。2023年2月9日,南非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以应对电力危机及其影响。受访者表示,缺电已成为南非发展的痼疾。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有不少发展中国家,缺电也是他们共同的挑战。从南非到北美,从亚洲到欧洲,受限于能源供应和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造成的缺电正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包括南非在内的不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电力结构长期以火电,尤其是燃煤发电为主,更让其面临发展与转型的平衡难题。而中国在转型方面的探索和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与支持,正让他们找到破题的钥匙。

转型与发展所需要的庞大资金缺口如何补足?企业“走出去”面临复杂的政治、文化、社会差异,企业如何应对市场风险?如何对接不同市场需求和供给?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供给者”角色不同,金融机构早已从更多的维度参与“一带一路”共建。

加大资金支持破解发展难题

实际上,缺电的非洲并不缺乏能源。南非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储量,尤其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增加电力供给、加快能源结构向清洁可再生转型,早在2010年底,南非政府就发布了可再生能源独立发电商采购计划(REIPPPP)。该计划由南非矿能部、财政部和南部非洲开发银行共同负责实施,通过公开招标、低价中标原则引入独立发电商开发太阳能、风电和生物质能等项目。

“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气候目标,可再生能源需要快速取代化石燃料的使用。国际能源署(IEA)估计,2022年至202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将增加24亿千瓦。在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有助于缩小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差距。”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CUS专委会副主任及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务委员梁希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然而,即便如此,受限于基础设施老化、熟练劳动力短缺、人为破坏、拖欠电费以及依靠水力发电的国家出现干旱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非洲仍长期受到电力供应不足的制约。以尼日利亚为例,一位能源专家透露:“很多机构经常不愿意支付电费,或是拖延支付。当电力工人以欠费为由去断电时,往往会被赶走。”

解决非洲电力短缺问题需要大量资金,但非洲大陆吸引的私营部门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却很少。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FatihBirol)在分析报告中称:“尽管非洲大陆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7%,但非洲只占全球能源投资约3%。”

在梁希看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当前面临的环境和气候挑战较多,对绿色金融的需求更为急迫。据非洲开发银行估算,非洲电力部门若要实现2025年能源发展目标,年均投资缺口约为35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

中国机构一直在探索如何进入这个有着庞大需求的市场。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主动引领国际绿色合作,在支持共建国家绿色发展方面主动赋能,积极参与建设。

从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到2017年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再到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逐步明确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主要目标,为推动“一带一路”投融资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21年,中国海外风电投资67万千瓦,海外光伏投资152万千瓦。”梁希表示,这个量不少,但相比国内可再生能源投融资活动,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工程建设将会是未来“一带一路”共建的重点领域之一。

相关的金融支持正在不断加码。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为四川企业在厄立特里亚、尼泊尔、孟加拉国、老挝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或承建的重点项目做好融资保障服务,支持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境外投资、合作项目。其中,水电五局承建的下凯富峡水电站项目是赞比亚近40年来投资开发的第一个大型水电站。

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正在积极引导辖区重点电力企业,如东方电气、中国成达、电建成勘院等向绿色新能源领域转型。2022年,该公司为东方电气承建阿塞拜疆戈布斯坦光伏电站项目实现承保审批,该项目合同金额超过两亿美元。近期,该公司将为电建成勘院出口哈萨克斯坦150MW风险项目出具承保意向书,为企业绿色转型保驾护航。

“我们一直在努力将绿色转型和支持‘一带一路’共建结合起来。”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有关业务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公司不仅在支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同时,努力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致力于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将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市场营销、业务承保、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

“今年1月至8月,在公司累计支付赔款的3743万美元中,东方电气出口埃塞俄比亚吉柏三期水电站项目项下赔付达3490万美元。公司运用丰富的理赔经验和覆盖全球的追偿网络,在赔前追偿减损、风险补偿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上述业务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多方合作化解风险

除了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外,如何更多角度为当地发展和建设赋能,成为中国金融机构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梁希表示,在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和工程建设方面,中国加速“走出去”步伐,同时具有以下优势:一是中国主要电力投资企业、工程公司、民营企业、金融机构都有“出海”进行新能源投资的意愿和实力;二是中国有雄厚的外汇储备和融资实力,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有提供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的潜力;三是中国工程公司和装备制造企业有能力满足海外市场远比国际能源署预期更高的海外新增装机需求;四是中国的电网公司、能源建设工程公司、储能装备制造企业等有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电力系统规划和电网建设的能力和经验,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很多情况与国内环境大不相同。”一位企业家感慨,政治风险、社会风险、文化风险……有很多问题是企业难以独自应对的。

对此,一种方式是金融机构充当了企业的“智囊团”。据中国信保四川分公司介绍,公司深入研究各国进出口政策及风险隐患,发挥全球信息集成优势,为政府、企业提供全方位海外资讯,指导和帮助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向相关政府部门不定期更新汇报材料,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强化企业增值服务,围绕‘一带一路’重点区域风险分析、中国信保海外市场开发情况、专项安排、海外项目执行风险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宣讲。”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另一种方式则是强强合作,优势互补。“2013年,保利协鑫联合中非发展基金组成中方联合体,会同南非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OldMutual、美国电力开发商SolarReserve等合作方,共同参与南非第一轮新能源发电招标,并成功中标两座并网型光伏电站。”《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两座并网型光伏电站分别位于南非自由邦省和北开普省,各装机容量75兆瓦。项目通过与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签署PPA协议,向Eskom售电并获取稳定收益。这也是当时南非能源领域融资规模最大、非洲大陆可再生能源领域规模最大的项目。

这是一个多方合作的范本。“在新能源发展尚不明确的时期,进行投资的风险很大。而该项目是中方联合体与非洲当地合作伙伴和域外企业共同参与非洲电站投资运营的一次全新尝试。”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本次合作的三方既有专业的太阳能发电公司,又有中资金融机构(中非基金以普通股形式投资约1960万美元,为这一项目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还有南非本地的保险巨头。项目自2014年5月投运以来,运营平稳、效益良好。近年来,项目年均上网电量稳定保持在2.8亿至3亿千瓦时区间,实际可用率保持在99%以上,各项技术指标均稳定维持在设计水平。

发挥金融桥梁作用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海信集团进入非洲市场初期,以产品贸易为主,市场份额较小,当地的品牌认知度不足。”《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很多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共同挑战。

到底能否在贸易的基础上开展投资合作,拓展非洲市场呢?就在国际投资者大多犹豫不决时,2011年中非基金经过调研,决定和企业携手合作。中非基金负责制造业投资的部门负责人张健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开普敦的亚特兰蒂斯地区曾经是南非的制造业中心,后因技术滞后等原因一度衰落。但中非基金经过充分调研,决定与海信集团成立面向非洲贸易和生产的合资公司,在亚特兰蒂斯建设生产线,并逐步扩展为家电产业园区。

起初,中非基金与海信集团共同投资1亿美元,在南非建设海信家电产业园,其中,中非基金投资4500万美元。除了投入资金,中非基金还积极参与整个项目的规划,支持海信管理团队从品牌、运营、制造、研发、物流、售后、渠道等维度切入,通过3个五年发展规划分阶段发展,最终建立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家电产业平台。

对企业来说,该项目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园区”新模式,引导产业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增强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有效解决了对非产能合作中工业配套不足、单一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产品也是“南非定制”。张健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海信的项目响应南非政府“节约电力、解决能源供需失衡”的号召,成为南非首家推出低功耗节能型产品的家电企业。此外,在近年南非电力紧缺背景下,海信正考虑在园区建设自备光伏电站,以绿色能源解决园区用电需求,目前,中非基金正协助其对接电力和工程领域相关中资企业。

对南非来说,这不仅是一场“贸易”,而是一次激活与升级的机会。“我们积极推行技术、人才本地化,提高当地自我发展能力。中国团队为项目提供的技术、管理经验支持,有效激发了当地活力,有力帮助当地提升制造业水平。”《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海信在南非雇佣当地员工700名,占员工总数的90%以上。海信还与当地的亚特兰蒂斯学校合作建设了“海信南非技术研发培训基地”,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和技术人员培训,帮助当地青年掌握电子科技、电子软件、电器设备控制等方面的技能。

“这个项目也代表了中非基金作为开发性投资机构的一贯投资理念。”中非基金总裁石文举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中非基金不仅要为企业对非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分担企业投资非洲的风险;同时,还要发挥熟悉非洲国情和投资环境的优势,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投资非洲的问题和困难;此外,还要发挥桥梁作用,为国内企业赴非投资寻找好项目,为非洲企业和非洲项目寻找中方合作伙伴。

“我们也要为当地创造就业、增加出口和税收,帮助非洲国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非洲‘造血’机能,为实现非洲工业化和经济腾飞提供投融资支持。”石文举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截至目前,中非基金已累计对39个非洲国家的决策投资超过71亿美元,撬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融资310亿美元。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