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 张智威: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2023-10-31 17:31:02 -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张智威

洞察 | 张智威: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对中国经济有何启示?我们一起来听听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的分享。

嘉宾介绍

洞察 | 张智威: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张智威

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 

张智威,2019年加入保银投资,现任PinPOINT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他拥有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他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香港金融管理局;历任中金公司(CICC)中国经济学家、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并且负责中国股票市场策略。

*下滑查看更多

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的高速发展

PART/  01

洞察 | 张智威: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我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奇迹。

首先可以从数据来管中窥豹,2019年中国出口了约100万辆汽车。当时日本、德国的年出口都在400万到500万辆之间,位居世界前列。相比之下,在2019年汽车出口数量世界排名榜中,中国的排名相对靠后。

而2022年中国出口了311万辆汽车,排名世界第二,超越了德国。今年一季度中国的汽车出口数量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发生在短短的三四年之内,而且是在中国疫情影响严重的时期,所以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回看过去四五年,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不好的案例,投资者的信心也比较弱,一些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是值得商榷的。即便如此,我认为值得思考一下,过去三年为什么中国汽车行业却能有这么惊艳的增长。

前段时间,一个在中国工作多年的德国跨国企业的领导人与我交流,他聊起在中国市场的经历,觉得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让他很吃惊。

他提到今年年初,欧洲几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的高层到中国参加上海车展,心理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这些公司在中国分部的管理层告诉欧洲总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欧洲可能都要收到挑战”。对此,总部不太相信,因为他们没亲眼看到过中国制造的汽车。今年这些高层到了上海,他们展台上的观众不多,但有很多人围着中国本土车。曾几何时,在中国车展上人们都围着他们欧洲企业的车。这对这些欧洲车企的冲击很大,他们感到自己面临强有力的挑战。今天的国际汽车市场有一些业界观点认为,在过去几年里面,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速度如此迅猛,以至于欧洲的大型车企跟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差了两年的发展时间。这令欧洲车企很震惊。

当然,欧洲汽车产业这几年面对中国国产汽车产业的相对低潮有多个方面的原因。中国汽车产业有后发优势,一部分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新资本以前不在汽车行业内,新资本是具有后发优势的。传统的汽车制造厂商遵循内燃机模式,其汽车产业的核心在于怎样把内燃机做得更好。中国的汽车产业更加“娱乐化”,把各种各样的雷达、娱乐系统放入汽车设计中。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中国的这种思维模式更能吸引到年轻人。我第一次坐中国国内制造那些特别新潮的新能源车的时候,就有大开眼界乃至于大吃一惊的感觉。中国在过去短短的三年里面,突然成长起来这么一批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技术最前沿。马斯克有一次被记者问到:“你的车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马斯克回答说是中国这些汽车企业。而这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表述,事实上新兴的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正在成为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竞争者之一。

我的德国朋友跟我说,他们在德国试驾中国的新能源车得到的反馈很好。甚至有专业机构做了一个测试,比较特斯拉和中国的某家新能源车汽车,而中国的新能源车在测试中得到了更好的结果。这样一个欧洲的汽车评价机构比较测试得出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

在过去这几年经济不景气的状态下,发生了中国的汽车奇迹这样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但是对这一奇迹的报道力度并不够。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内部的宣传报道相对不错,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外媒倾向于报道中国负面的新闻,这是很遗憾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PART/  02

洞察 | 张智威: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与启示

我作为一个现在在投资领域工作,曾经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人,想要从研究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过去几年中国的汽车产业创造了奇迹,别的经济领域却不尽如人意。我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奇迹是基于政府、外资和国内的私营企业三股力量一起往一个方向发力才产生的。回想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的迅猛增长就是依靠这种合力。

首先需要关注政府的举措,其中令人感受深刻的一点是准入机制的改善。中国的汽车工业多年来一直是规划式的,能参与汽车制造的资本和公司非常有限。而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汽车市场的准入政策放开了,让以前完全没有做过汽车的新资本进入市场参与汽车制造。

准入机制的改善对外资也同样适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在上海建立工厂。特斯拉的进入拉动了供给侧,大大提升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力。当时有观点以为特斯拉进来,会伤害中国本土汽车产业——这其实是错误的观点。经济学研究已经一再证明了向外资开放市场准入不见得伤害本土产业,中国的汽车企业需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是第一点,政府放开准入是一个正确的决策。第二点是中国基础建设的发展。中国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基础建设开展得都好,在全国短时间大规模建设充电桩是别的国家难以做到的,而中国有这样的基建能力。

除此之外,政府补贴以及其它的优惠政策都促进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是补贴这样的措施并不具有特殊性,我认为中国政府做的最独特的正确决定是改善准入机制。借助开放带来的外资先进技术,中国汽车产业链得到了升级发展。

还应该关注民营经济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贡献。民营汽车企业做的就是一个字:“卷”。他们把这个行业推到充分竞争的程度,一下把利润率推到零或者负,通过这样的方式给消费者最大的利益,刺激了需求侧的消费意愿,在市场上产生规模化的消费后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升级。

政府、外资、民营企业,这三个力量同时发力的时候就会有奇迹发生。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汽车奇迹对中国宏观政策的启示是什么?启示就是开放。中国过去40年经济腾飞的秘诀就在于改革开放。而在过去4年里面,国内很多的行业停下了开放的脚步,而汽车这个行业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所以它创造了奇迹。

中国还有很多的行业值得进一步开放。以教育行业作为例子,如果没有引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这样的教研机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金融学术会议的数量与质量都会减少很多。从我个人在国内外生活工作的体验来看,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差距是所有行业里面最大的,而且这可能是中国开放以后能有最大收获的领域。我希望将来能够看到更多关于中国汽车发展的研究,进一步探究汽车奇迹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有怎样的启示。

*以上内容为2023大湾区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嘉宾演讲实录。

(文字整理:刘竹青)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