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嘉兴民俗图

2024-10-31 06:36:43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一幅嘉兴民俗图

清顾梁绘《虹桥画舫图》嘉兴博物馆藏

■欧福泰

在嘉兴博物馆有一幅描绘江南水乡热闹场景的画作,是清咸丰年间嘉善民间画家顾梁所绘、1995年收藏的国家二级文物《虹桥画舫图》。

此作场面恢宏,人物各异,两百多年前浙北嘉兴一带的民风民俗浓缩于一图,不仅反映清代乾隆南巡经过王江泾长虹桥时的热闹场面,水乡市井小民、商贾船夫、地方官吏等更是百态尽收,被称为江南水乡《清明上河图》。

画作注明“咸丰丙辰亥日”,应作于清咸丰六年(1856)某一个亥日,画的应是乾隆某次清明时分下江南的情景。当时,嘉善文人顾梁与王江泾陶氏、沈氏、盛氏、王氏等望族交好,吟酒作诗论画,对民间所聊、史书所撰乾隆帝南巡经过入浙第一桥长虹桥的热闹场景甚为了解,将网船会的热闹浓缩于一图之中。

史载,乾隆曾六下江南,六次走运河途经嘉兴,长虹桥为乾隆南巡进入浙江必经的第一桥。乾隆十六年(1751),“自江南苏州吴江县南斗圩大营起,四十里至王江泾,系秀水县界。”清代,长虹桥边有一座气势宏伟的城隍庙,周围店铺众多,人气极旺,后称一宿庵,如今又称长虹古寺。

画中乾隆乘坐的龙舟只露出过桥后的三分之一。龙舟罗伞高悬,巾幡飘扬,后甲板四名船工奋力撑船,一名船工在观察周围船情。从船工撑篙的用力角度,龙舟应该往南,后甲板站立着八名侍卫,舱顶的三名侍卫,正警惕四周。

画中船上、桥上、岸边人物650余人,神态各异,场景繁多,有皇帝出巡的隆重、百姓观看的热闹,还有岸边做买卖的喧嚣、休憩者的安逸……正逢王江泾镇网船会,这是江南唯一的水上庙会。当时每年清明、中秋前后,江浙沪一带的渔民、船民数万人,自发驾船汇集莲泗荡,祭祀元朝灭蝗英雄刘承忠将军,祈求平安,蔚为壮观,展现独特的水乡民俗风情。

长虹桥西堍向北就是一里街,也称丝行街,店铺林立。乾隆乘坐龙舟经过长虹桥,运河船只鳞次栉比,桥畔百姓围观兴浓。画中龙舟、画舫、官船和民船、戏船等30多艘,可说是集嘉兴水乡船只之大成。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视线投向西岸边装饰华丽的戏船。看过龙舟,再过戏瘾,这是何等惬意的享受。这艘戏船规模不小,内载流动的戏班子。明清时期,嘉兴一带盛行看昆剧,行宫官署、园亭山庄、会馆会所、茶肆戏园和船舫田头,都有流动戏班子进行演出。农闲时节、春秋社日、祀神赛会等,当地士绅、大户人家都会请戏班子演出。

康熙、乾隆南巡时,江南运河沿途搭棚台,演戏迎銮,盛极一时。戏船就是嘉兴泽国水乡特殊演出场所。画中戏船有两层,体制宽大,船体坚实。船头为观众台,二楼船舱四面皆空为戏台,一楼船舱为演员化妆兼休息室。船上观众需买船票兼戏票,岸上或其他船上还有不花钱“看白戏”的人。从演员扮相来看,似乎在演昆剧,想来曲目不外乎折子戏《会真记》《拾玉镯》《游园惊梦》等。

画中人形态各异,别有风情。桥上朝北观看龙舟者107人、朝南观看龙舟者20余人,两岸有110余人驻足观看,庙墙边,17个百姓趴在墙上观看,13人从河边房子探出头向外窥看,4个孩子干脆爬上城隍庙的银杏树,饶有兴味地浏览难得一见的皇帝出巡和戏曲表演。一些百姓还打着遮阳伞,嘉兴有春天放风筝的习俗,桥顶上,不知是谁牵着一只蝴蝶风筝,两岸还有茶棚、小吃摊、算卦、玩骰子、戏耍斗闹等。

一幅名画,一幅嘉兴民俗图。《虹桥画舫图》无疑是了解嘉兴水乡民俗文化生动的好教材。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