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零废弃”项目有里又有面
深秋的故宫,枯枝落叶经过处理后,被送进了红墙下的堆肥箱,明年它们将变身为堆肥土壤改良剂,实现资源自循环;午门东北崇楼最新亮相的“‘俭行十二时辰’——可持续文创设计”展示空间里,60余款文创产品亮出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它们全部由回收材料制成。
4年前,一场关于“零废弃”的探索在故宫博物院悄然展开:83.5吨园林绿化垃圾被消纳,6万余只塑料瓶化身环保文创产品。随着“零废弃”项目开展,故宫已逐渐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在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中,讲好中国文化遗产的绿色故事。
6万余只塑料瓶变废为宝
“这条丝巾手感柔软细腻,竟然是用塑料瓶做的!”故宫文创店里,几名观众拿着一条中国风丝巾讨论。细细研究包装说明后,他们惊奇地发现,丝巾的“前世”竟然是3只回收的塑料瓶。
近年来,故宫文创产品频频出圈。其中,兼具“文化范”与“环保范”的文创商品受到观众追捧——部分来自故宫的废弃塑料瓶,经过回收、清洗、切片等多道工序处理,运用“化塑为丝”工艺转化为再生聚酯纤维,再结合故宫传统纹样,加工成眼罩、丝巾、环保袋等独具文化特色的环保“无废”文创。
“3只塑料瓶就能回收制成一条精美的方巾,8只塑料瓶可以做成一个文化环保袋。”故宫文创事业部负责人细数,已有60322只塑料瓶化身成为环保文创产品,相当于减碳1.72吨。
故宫的落叶也作为发酵原料被制成生物基皮革,融入院藏《恽寿平花卉册》中的松枝图案,人工编织成手环。还有用苹果皮回收再造的“龙纹手机包”、咖啡渣做的花盆、玉米秸秆做的龙纹浴巾……各类废弃物邂逅古建文物中的文化之美,摇身变成绿色资源循环利用,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将“零废弃”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83.5吨绿化垃圾被消纳利用
2020年1月,故宫启动了“零废弃”项目,围绕“零废弃办公”和“零废弃游览”两大方向,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原则,采用科学精细的方式合理管理废弃物。
4年过去了,可喜的变化随处可见:观众参观沿途,与古香古色的建筑不搭的垃圾桶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色调雅致、与景色融为一体的绿色生态设施。
故宫箭亭广场的生态堆肥花坛就是一个小而完整的生态系统,已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如今,这里栽种了50余种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蚯蚓塔、昆虫屋吸引蚯蚓和昆虫在此繁衍,生态水钵则能收集雨水为昆虫、鸟类提供水源。
一个近一人高的堆肥箱掩藏在花丛中,将院内园林垃圾腐熟为有机肥料。
“类似的堆肥箱在故宫博物院以及故宫北院区里有40个,对绿化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就地进行资源化处理。”故宫“零废弃”项目组负责人介绍,它们已累计消纳了83.5吨园林绿化垃圾,产出32.7吨堆肥土壤改良剂,“这些改良剂用于院内园林绿植的土壤优化,实现资源的自循环。”
“零废弃”理念融入参观路线
故宫里环保元素从古便有。“镇院之宝之一的‘桐荫仕女图玉山子’玉雕,就是一款具有‘无废’特色的文物。底部有诗文曰‘无弃物’,表明它曾是雕碗的废料,后由工匠将它雕成摆件。”讲解员将故宫“零废弃”故事串入讲解词,向观众展示馆藏文物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这也是“零废弃”项目的重要环节——故宫将院内职工、导游、观众、青少年等群体都纳入“零废弃”理念的倡导范围,开展了一系列绿色低碳实践活动,还设计了供观众深度探索的主题参观路线。
一路上,身穿“甲骨文外衣”的分类垃圾桶格外吸睛。通过调研,故宫在观众休憩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重新布置垃圾桶点位,引导观众分类扔垃圾。院内还增设智能称重设备,统计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重量,提高垃圾回收管理效率。
经过重新布点后,故宫开放区的垃圾桶数量由310组减少到110组,布局更合理,景观更少被打扰,保洁员工作区域也更加集中,分类效率大幅提升。观众还能扫描垃圾桶上的海报,学习甲骨文知识。
目前,约3000名工作人员、4万名导游、4067万人次观众参与了故宫“零废弃”项目。故宫将继续深化、巩固和创新“零废弃”项目的成果,引导更多观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来。本报记者何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