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财政金融联动发力 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2023-01-31 10:42:13 - 南宁日报

自2021年实施至2022年底,“桂惠贷”投放1278.7亿元,惠及3.4万户市场主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5.35亿元,投放金额及户数均持续位居全区第一;去年,我市多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累计落地(进入执行阶段)项目47个,总投资510.38亿元,落地项目数量位居全区第一……这是南宁市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南宁市以财政金融联动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提高财政投入绩效,增强金融供给能力,坚决打好“稳财金惠实体攻坚战”,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让利“减法”

推动惠企红利直达实体经济

针对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去年我市印发“打好稳财金惠实体攻坚战”工作方案,灵活运用多元化财政金融工具,做好让利实体经济的“减法”,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和“三农”等普惠领域和重点产业。

惠企红利直达实体经济。2022年,全市财政累计拨付“桂惠贷”贴息资金6.02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向1.98万户市场主体投放737.08亿元的“桂惠贷”优惠利率贷款。

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灵活运用“应急转贷”工具,2022年全市应急转贷累计完成32笔转贷资金业务,发放金额3.53亿元,相比民间过桥贷款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044万元。

创业创新活力更足。南宁市推动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发展,设立规模0.96亿元的创业担保基金,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1357万元,为2255户创业就业群体及企业提供超3.26亿元的融资支持。设立0.34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通过增信及风险补偿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向207家科技企业投放贷款20.48亿元。激励引导市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减费让利,平均担保费率持续保持在0.81%,创新“科创担”“专精特新担”等产品。

我市聚焦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和金融业发展需求,筹措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2434万元,专项用于金融业发展激励奖补;筹措自贸试验区及金融门户开放专项资金3亿元,推动“引金入邕”、跨境金融、绿色金融、股权投资等,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体系,推动金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截至2022年12月,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达411家,其中2022年新增126家。

做足服务“加法”

提升投资“放大倍增”效应

我市明确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定位,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引入资本投资。2022年新增注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0.59亿元,推动设立更多子基金,带动资本招商。截至12月,南宁市财政出资政府投资基金累计发起参股设立20支子基金,其中南宁市财政实缴出资9.84亿元,撬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实缴出资合计131.05亿元投向南宁市重大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等,深度参与了合众汽车、国人通信等重大项目。同时,我市建立“1+2+3+N”重点专项基金制度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国资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引导基金体系,设立南宁市房地产平稳基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城市更新基金,落实“保交楼、稳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加快一批新材料、新能源“双百”项目投资,拓宽城市更新项目资金筹措渠道。我市在文化旅游、市政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养老和医养结合、体育等领域全面推广运用PPP模式,累计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72个,总投资818.99亿元。其中,累计落地(进入执行阶段)项目47个,总投资510.38亿元,落地项目数量位列全区第一。

南宁市在全区率先组建“项目为王”金融要素保障专家服务团,开展县(市、区)、开发区建设筹融资、房地产市场、交通基础设施、PPP、重大招商项目筹融资等专题服务活动,对接融资项目261个,促成融资对接2073.63亿元。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南宁市19个项目共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额度33.6亿元。

用好财金“加力”

做大发展实体经济“推力”

2023年,我市将继续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等方面倾斜。持续落实“桂惠贷”贴息政策,调动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挥“支小助微”作用,创新各类担保产品,完善风险分担和代偿补偿机制,加大政银担合作力度。升级各类农业保险产品,探索开展新型农业险种试点。

此外,将积极开展PPP项目推介,吸引优质、专业化的社会资本参与南宁市项目建设运营,提高项目落地率。通过合理利用财政承受能力空间,统筹经营性资源,提高项目质量,扩大PPP规模。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或发起设立各类基金,探索多元化投资模式,围绕重点产业加快设立子基金,做大做强基金产业集群。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