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宏观经济分析及2023年发展趋势预测之三 | 专家支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2023-01-31 17:08:47 - 江苏经济报

过去的2022年,尽管疫情反复冲击,江苏经济与社会发展依然保持了较高质量的发展。据省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GDP)较2021年增长2.8%,达到122875.6亿元,占到全国GDP的1/10以上,与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教育、就业、健康、养老等领域,江苏诸多关键指标继续居全国前列。如: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超额完成新增120万人的年度目标。2022年,江苏除了长期具备优势的综合经济实力与强大制造业之外,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江苏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23年,江苏如何继续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新年之初,江苏省社科院、江苏省委党校和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既“摩天”又“接地”的真知灼见。

构建满足江苏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科技供给能力

解读专家:张华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记者:虽有疫情影响,2022年江苏科技创新领域仍有突破创新。重大战略科研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较快增长,国家级苏州实验室挂牌,钟山育种实验室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前沿成果已进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如何看待2022年江苏自主科技创新的成果及经验?与其他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江苏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与短板何在?

张华:2022年江苏科技创新成绩优异,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全省上下矢志不渝投入创新,拥抱数字化和绿色发展两大变革趋势。不仅构建新机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而且探索新模式、建强新载体,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集群。在科技创新治理中,始终坚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构建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科技供给能力为关键,以科技创新核心拓宽经济社会发展成长空间,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与兄弟省份相比,江苏的优势是科教资源强、产业创新基础雄厚、产学研融合创新的“基因”强。下一步,江苏还应以更大力度支持应用基础研究,构建以重大产业创新任务为牵引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同时,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多方社会力量,加大前沿新技术的试验验证力度,开辟发展新赛道。

记者:2022年,江苏以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基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20年和2021年均有所加快,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新一代信息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升级是否已成为江苏未来相当长时期自主科技创新的新引擎之一?

张华:以新基建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反映了我省经济发展模式调结构、促转型的现实效果。从畅通传统要素流动的“铁公机”到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结构的变化正是我省创新驱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最新体现。

新一代信息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升级,将进一步加速我省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价值的高效利用。长期来看,将持续增加数据要素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比重,提高全社会对数据的体系化配置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为广阔的竞技场和练兵场。

记者:2023年,在全新经济及社会形势下,江苏科技创新的整体趋势如何?哪些技术和产业领域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科创模式创新的最新需求是什么?最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

张华:展望2023年,江苏科技创新必定会更上一层楼。基础研究的投入将会大幅增长,战略科技力量的群体突破态势将进一步显现,地区间的创新鸿沟将加速消弭。新材料、信息通信、新能源等产业将因为新技术加速突破而步入爆发期,新型举国体制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将会使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韧性。同时,得到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加持之后,江苏的优势传统产业也会因转型升级而加速步入高质量发展周期。

在新形势下,科创模式创新最紧迫的需求是“耐心”,需要社会公众给予科技界时间,需要投融资机构给予产业界时间,需要科研人员沉下心,具备足够的韧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中赢得非对称的技术优势。

2023年,江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之年

解读专家:储东涛

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

不久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2023年经济工作中的六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已成为江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之年。

江苏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认知基础。首先,江苏是在全国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且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经济大省、制造强省。其次,“十三五”期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展开了广泛深入的实践,重点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再次,进入“十四五”以来,江苏在“两个一”基础上拓展为“三个一”,即加上“一枢纽”,要建成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这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沟通和链接。这“三个一”互相配合、相互支撑,旨在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创造条件并积累经验。

江苏怎样才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应当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壮大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体而言,江苏要实施以下“四大工程”,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等工程。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支撑,着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打造更加强壮、完备的产业链,以及产业特色鲜明、领先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体系。

二是深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十年倍增”计划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工程。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的工业经济布局和主体功能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支持平台型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决胜新赛道。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继续减少资源消耗、防止环境污染,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工程。大力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开创国际合作共赢新局面,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

四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继续提升粮食产能,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高水平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亟待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解读专家:葛扬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徐志明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记者:就2022年及此前两年疫情防控期间江苏居民消费增速的变化分析,“工资性收入比重高”“经营性收入比重偏低”是否仍是江苏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这对于全省消费恢复较快增长有何影响?

葛扬:2012年至今,“工资性收入比重高”与“经营性收入比重偏低”仍是江苏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消费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一方面,2022年及此前两年疫情防控期间,江苏努力克服多重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恢复回稳,保持在合理区间,这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及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有利于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促进经济快速恢复。另一方面,工资收入仍是江苏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增收渠道相对狭窄。经营净收入增速较低,占收入比重有所下降,拉动收入增长作用非常有限。保障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和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是提升居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经济恢复快速发展,关键要在提高居民收入和缩小收入差距上下功夫,仍需积极推动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和政策体系。

记者:2022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这反映出了江苏经济发展的什么最新特征?其重要原因何在?2023年及以后数年,对于江苏居民的共同富裕,这一变化将带来怎样的推动力量?

葛扬:2022年前三季度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都超过1,并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长速度显著大于城镇,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比城镇快1.41%、1.71%和2.12%。从江苏省2022年前三季度整体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0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5元,同比增长6.6%,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在这特殊的一年里,江苏居民收入的增速可观。

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以前,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始终低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9年之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开始反超,这一形象持续数年。

2009年至今,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都获得了较快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状况持续改善。这得益于新型城镇化(人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城镇化的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有了推进,从而有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利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利于政府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构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2023年及以后数年,江苏仍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以此实现共同富裕。

徐志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说明江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2010年至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江苏城乡收入倍差由2010年的2.46持续缩小到2021年的2.16。江苏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说明江苏已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体现了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的强大威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先后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等,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途径是“就业富民、创业富民、产业富民、改革富民、政策富民”。在巩固传统增收途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务工新业态、促进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激活农村市场要素主体、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培育农民快速增收的新增长点。

未来,江苏还需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农村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为“十四五”时期江苏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压力在加大。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增收的难度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破解农民增收难题,要实现农民由一种“身份”向一种“职业”转变。要保持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抓出实效。一是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强化政策支持保障,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关键拼图

解读专家:张春龙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研究员,

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葛扬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记者:2022年江苏粮食持续增产,增量居全国前列;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农业与乡村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如何概括这一年以及过去三年江苏乡村振兴之路的特点及其经验?

张春龙:对于工业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发达程度都较高的江苏来说,相比城市,乡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其实,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始,一直到近年来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间四十余年,江苏乡村的发展水平与江苏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样走在全国前列。其主要特点与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通过农业现代化,稳步提高农村的粮食生产。江苏历来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全国传统的粮食主产区,在耕地总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江苏围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发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高效农业,达到了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效果明显。因此,江苏才能够持续多年保持粮食持续增产,增量居全国前列。

其二,通过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的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十年来,江苏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促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积极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方面,创新开展“苏韵乡情”等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推介系列活动,增加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同时支持重大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其三,通过城乡一体融合,带动乡村的整体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践行共同富裕导向、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江苏大力度支持苏南一些区域进行城乡融合发展的改革探索,并且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充分利用了农村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同时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提升道路、水气热、物流、网络等延伸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葛扬:江苏乡村振兴之路体现出全面系统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安全:首先做到了守好粮食丰产的底线,通过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种植结构等促进粮食产量稳定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总体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8%,农机化支撑保障农业产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机化工作位居全国前列。我省粮食总产量达376.9亿公斤,占全国5.49%,较上年增加2.3亿公斤,增长0.6%;单位面积产量达461.5公斤/亩,较上年增加1.4公斤/亩,增长0.3%,居主产省第三位,对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2021年为例,江苏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2万元,相比2010年翻了一倍,农民在发展过程中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3)产业专业化:大力支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以科技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强政策扶持,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应用,以2021年度为例,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9%,高出全国水平约10个百分点。

(4)科技与人才兴农: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以科研院所为主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一批全国前列的农业科研院所,坚定落实科技兴农。同时引进高质量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职业农民,江苏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对现有农民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吸引“新农”——有志务农的在乡大学生与农村青壮年,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引进“知农”——涉农院校在校生,开展农业创新创业培训。通过这样的途径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示范带动提高了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和素质,带头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5)挖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特色田园、红色乡村和旅游重点村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加强对农村的本土文化宣传,构建多个平台载体,举办了“艺术点亮乡村”“乡村民宿”等一批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游客。

(6)推进生态建设:乡村绿色发展,持续加强对河道水域、土壤、废弃物和空气环境的治理,形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特色生态;不断补足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短板,乡村发展活力旺盛,农村的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提升。

记者:未来三年,江苏乡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与瓶颈分别何在?乡村振兴如何才能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关键拼图?

葛扬:江苏的优势在于农村发展的整体基础较好,指导农村发展的理念先进,政策落实力度到位,财政金融支农力度大,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高、细分产业特色鲜明。瓶颈主要在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布局仍需持续优化,产业区域特色不够鲜明;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比例不高,不少农产品深加工远离镇村,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带动不够;经营主体整体实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目前江苏省内产值超百亿的农企以市场流通类为主,生产加工类较少,上市公司较少。乡村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但企业主体龙头带动不够、融合深度不够。

张春龙: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受到了从省市到村庄各级政府与亿万农人的高度重视,在大量的资金、人员投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确实需要认清农村、农村发展过程中一些天然的瓶颈。如在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农业自身难以整体带动乡村振兴。又如一些乡村受到地理位置、禀赋基础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要实现振兴难度极大。如何通过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从以下几方面着重突破:

一、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充分融合。乡村要实现振兴,决不能单纯地依靠乡村自身,也不能等着城市反哺农村来实现。最好的路径是实现城乡一体、城乡融合发展。在城市人口过度集聚、乡村空心化加剧的情况下,需要将城乡区域结合起来寻求解决的路径。这就需要在土地、空间等方面统筹考虑,需要通过探索、实践,去找到一条创新型的路径。

二、有选择性地实现乡村发展。中国的乡村散落在广袤非城区地带,呈现出分散性特点,而且由于地理分布等原因,偏僻、偏远、交通不便、缺乏特点和优势的乡村大量存在。虽然我们能看到大量已建成的美丽田园乡村,但相比数量巨大的村庄来说,仍只是少数。这就需要调整思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理性地有所选择、有所舍弃。

三、充分利用乡村的特有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说,乡村特有的资源也很多,比如自然环境、空气新鲜、蓝天白云、心旷神怡,比如有大量的天然的新鲜的农产品、可以居住宽敞的住房,等等。更重要的是,农村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如何在“红线”之内,将这些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源充分利用或转化,必将为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契机。

江苏经济报记者王峻峰王绍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