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社交恐惧的人:讨好型人格没回报,远离人群担心不再被爱

2024-01-31 11:08:00 - 澎湃新闻

“太冷了,感觉要感冒了。下班我就直接回家了。下次我们再聚呀。”24岁的程序员小邓(化名)匆忙挂了电话,长吁一口气。这已经是这个月他拒绝的第五个聚会邀请,相似的借口暂时还没被戳穿,而他清楚,“下次”终归是遥遥无期。

因为工作关系,他一直与机器打交道。又因性格内向,不善表达。奈何小邓颜值挺高,看上去也很乖巧,同学同事都会想多亲近一些。实际上他是资深“死宅”,以“非必要不出门”为“人生信条”,是时下流行的I人(社恐)。

他说,不面对面交流时,他特别活跃;一旦走入三次元,他就担心自己“说错话”败了兴,逐渐就演变成了“少说话”“不说话”。

事实上,这样的人在我们周遭并不少见。

年底聚会增多,少不了饭局应酬、觥筹交错。聚光灯下,E人们大放光彩;阴影下,I人们恨不得穿上隐身斗篷。

在不同表象下,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原因。

“或许是性格差异,或许是心理作祟,又或者是疾病前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二科(焦虑障碍科)主任唐光政说。

那么,离不开社交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表达的能力,识别不同情景的表现,精进说话这门艺术。

深陷社交恐惧的人:讨好型人格没回报,远离人群担心不再被爱

16岁休学的少女

远离人群却又担心不再被爱

当很多人沉浸在对假日的期待中,小A(化名)却陷入了对春节强烈的恐惧和厌恶中。

因为春节让她无法再继续像个乌龟一样,缩在龟壳这个舒适圈里。

小A只有16岁,目前处在休学状态。说起原因,有些“莫名其妙”:她臆想,同学们对她指指点点,老师对她讽刺责骂。加上高中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堪重负下索性休学。

在家的日子也没有“丰富多彩”,不是睡就是刷手机,看似无聊但是对小A来说,这是最放松的,也是最“安全”的。

一旦要走出家门去接触人群,她就感到莫名地紧张、心慌、呼吸困难、手心出汗,甚至想蒙头大哭。

一想到春节的家族聚会,她就不知道怎么面对长辈们的关心问候,“最近学习怎么样呀?”“怎么还没去上学呀?”“高考打算考怎么学校呀?”“心情不好是不是想太多啦?”“这么大了怎么还让父母操心呀?”“你妈妈养你多不容易呀,你就不要老惹妈妈不开心啦!”……

小A感觉大家的问题就像一个个让她无法抵御的手榴弹扔进她的脑海里。她非常烦躁,想骂人或者逃离,但又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坏的,她不能做一个不懂礼貌的坏孩子,于是她又陷入了对自己的脆弱无能深深地痛恨里。想到这些,内心的冲突和压抑已经让她成天焦虑惶恐,寝食难安。

意识到问题的她寻求了专业的帮助。

唐光政给她制定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小A看到了自己内心里那个害怕失去爱的小孩,始终渴望着维持在他人心中完美的自我形象,害怕让别人失望后就不再接纳她,害怕自己一点点不乖就不再被爱。

“你要相信,即使不完美,也能闪闪发光。”“你需要减少社交焦虑的内耗,花更多的精力去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到头来取悦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唐光政的鼓励下,小A开始试着去带着社交焦虑去生活,放下控制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她发现确实她无法让所有人都对自己满意,消除所有他人的负面评价,但只要她不要太在意,其实那些不理解、偏见也不足以伤害她。反而她更需要的是接纳自己的局限和不足,还可以“厚着脸皮”爱自己。

“讨好型人格”得不到回报

他选择了自暴自弃

当一部分人害怕与人发生联系时,自然也有一部分人“钟爱社交”。

只是当这种“积极”的态度超过了一定界限,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

“我们称这类人群具备社交场合中‘讨好型人格’,看似八面玲珑,但是当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时,是很容易陷入心态失衡中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促进)中心主任王奕權说。

40多岁的陈龙(化名),目前还在接受治疗。在外人眼里,他永远是周到贴心的存在,完全是“完美人设”。职场中,他任劳任怨,和同事之间相处和谐,基本上“有求必应”;家庭中,他和妻子相敬如宾,疼爱孩子孝敬父母。

然而,在一次升职竞聘中,他信心满满却惨遭失利。领导和同事都说:“你不用放在心上,还有机会。”然而面对安慰,陈龙只感受到了嘲讽,得到晋升的那位同事,比他年轻,他哪里还有机会呀。“我明明和每个人相处得都很好,尤其是领导,周末人家有个事情找我,我都二话不说地帮忙。可是换来了什么?升职加薪评奖,样样没我。”

陈龙坦言,“面具”戴久了,真的会累。一直“笑脸相迎”、“有求必应”的他隐藏了真实的情绪,终于因为“内耗严重”、疲于应付,在某个导火线下“引爆”了自己。他开始经常请假,把自己关在家里,领导同事的电话和信息一律拒绝,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在家里也很少交流。

王奕權说,这已经不属于社交焦虑的范畴,而是因为抑郁产生的拒绝社交。他说,面对这类患者,需要纠正的一个观点是:做真实的自己,真诚是社交中的第一要素。“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更有松弛感地展现自己。不用刻意取悦他人,不带有功利的目的,而是在交往中表达自我,提升自己。”我们发现,“完美人设”往往有种不真实感和疏离感,展现出的个性瑕疵反而更能拉近彼此距离,更容易被接受。

人际关系就是一张网

每个年龄段都有社交焦虑

随着“内卷”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就像一张网一样,罩得很多人喘不上气。

弗洛伊德曾说:“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被活埋了,以后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

“近些年,来门诊咨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社交焦虑,困扰着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完全封闭自己。”心身二科(焦虑障碍科)主任唐光政介绍。

20多岁的樱桃(化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交男朋友也不社交,常年畅游在游戏和网络世界里,近一年来她最大的乐趣来自和ChatGPT聊天。

30多岁的白玲(化名),因为偶然的一次同事矛盾,感觉受到委屈的她就辞职了,开启了长达5年的全职妈妈。一开始还以照顾孩子为借口不出门,后来连最基础的日常外出交流都没有了,人也越来越阴郁。

62岁的老张(化名)退休后和同事们切断了所有联系。手机通讯录中除了家人,几乎没有朋友。当同龄人不是去各地旅游,就是参加各种聚会时,他在家里不是看书就是盯着电脑玩单机游戏,即使在偶尔的家族聚会中,他也很少表现。

案例不胜枚举,让人匪夷所思。

人类本就是群居动物,无法脱离他人而单独存在。他们是如何做到“独善其身”的呢?

“事实上,这些有严重社交焦虑的人同样需要社交,也更需要被人认同,被人尊重。只是他们因为焦虑,在回避社交。”唐光政解释,“他们更在意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看法,在社交中希望得到肯定,又担心自己的一句话或者行为打破了自己的‘完美’人设,索性降低出错成本,逐渐退出社交。”

社交中存在焦虑太正常了,即使是成功人士,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推特创始人之一杰克·多尔西、微信之父张小龙都带有“社交恐惧症”。只是焦虑的“焦点”并不相同。当“焦点”集中在自我身上时,会激励“真我”不断完善;当“焦点”集中在对方身上时,就会“依赖”对方的反应,从而自我否定。

唐光政坦言,追根溯源,社交焦虑是很多心理疾病的伴随症状。比如抑郁症患者,长期处在“一无是处”的自责中,对自己产生深深的厌恶和恐惧,从而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和紧张,情绪低落而丧失社交能力,连最基本的表达也不会;再比如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会害怕交流,社交时容易发抖,甚至有自残想法和行为。

深陷社交恐惧的人:讨好型人格没回报,远离人群担心不再被爱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