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联动效应增强 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更具深度力度
2022年,我国资本市场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步履不停,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国际化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境外融资渠道持续拓宽。
业内人士表示,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题中应有之义。从互联互通机制拓展到企业境外上市制度完善,再到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在更高水平的开放举措中,我国资本市场开拓出了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制度改革使对外开放更具深度、力度
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2022年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之一。制度机制的改革和优化完善,促进我国市场以更有深度、更有力度的方式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
2022年,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被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在此基础上,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原则同意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股票互联互通标的范围。年中,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启动,优化后无法交易的天数预计减少约一半。
截至目前,内地与香港ETF互通产品已有6只,中日ETF通机制下已推出11只产品,中国与新加坡市场的ETF互通产品也即将推出,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纳入A股的比例不断提升。
2022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有条不紊,境外上市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年中,监管部门进一步优化沪伦通机制,境外拓展至瑞士、德国等欧洲市场,境内拓展至深交所。2022年以来,已有约40家A股公司发行或计划发行GDR。
2022年,跨境监管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签署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将双方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检查和调查活动纳入双边监管合作框架下开展。12月,PCAOB发布报告,确认2022年度可以对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作出的认定。
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日益增强
随着一系列有深度、有力度的举措落地,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加速形成,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日益增强。
国际知名机构加快了在华投资展业的步伐。目前,已有摩根大通、高盛、野村、UBS等12家外资控股或全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获批,渣打银行等3家外资银行在华子行获得基金托管资格,桥水、贝莱德等外资私募证券基金设立38家全资子公司。此外,富达国际宣布成为首批在中国开展全资公募基金业务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之一,高盛透露旗下高盛工银理财已正式开业。
2022年,北向资金持续布局中国资产。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今年以来沪深股通资金合计净流入871.18亿元;11月中旬以来的7个交易周,沪深港通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A股市场。
与此同时,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优化,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占比稳步上升,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逐步降至60%左右。从结构上看,2022年配置型、长线资金总体保持净流入。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国际投资者持续涌入,能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更好开展价值投资、优化资源配置,也能推动上市公司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业界普遍预期,随着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高质量国际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也会有更多中国机构和企业“走出去”,运用国际市场资源发展壮大。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中国资产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政策放开、长期投资价值、中国市场特殊性等方面。首先,我国监管政策对境外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政策红利;其次,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转向高质量发展,蕴藏着大量投资机会;再其次,中国市场流动性好、容量大,兼具发达市场的质量及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田利辉认为,一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可控、有序、高水平的。金融安全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前提,应更加有效地开展跨境监管协作,尽可能地消除不可控因素。
李湛表示,下一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应从三方面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一是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扩大沪港通投资标的,降低对上市公司市值及流动性标准等条件的要求;二是丰富投资品种,充分发挥衍生品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三是保障资本市场安全,既要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管理能力,也要提升市场监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