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峰已慢慢出现”,有医院一天649人拍CT!
这两天
上海的多家三级医院
急诊量猛增
12月29日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尔真副院长表示
“重症高峰已慢慢出现”
随着新冠感染者数量的增多,急诊就诊量已经翻了一倍,重症高峰已经慢慢出现了,我们正在集中力量,确保重症患者的救治。
除了瑞金医院
上海的多家三级医疗机构
也面临急诊大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仍有少部分“非急诊”需求的人群前往三级医疗机构急诊求诊。
对此,多家三级医院发出呼吁: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让出一条“生命通道”!“非急诊”患者可以通过普通门诊或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级诊疗”。
瑞金医院:“非急诊”需求仍存在
陈尔真介绍,瑞金医院这两天发热门诊的就诊量虽然出现了下降趋势,但急诊的就诊量较之前翻倍,达到了1500人次/天。
陈尔真坦言,不少前来急诊的老年人因新冠感染后导致疾病加重,在65岁以上老人中有肺炎表现的占了一半左右,“在收治入院的病人中,主要包括有重症化倾向的,以及出现低氧血症、胸闷气促的危急重症患者等等。”
陈尔真同时呼吁,针对一些没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没有明显的胸闷、气促情况的,如果仅仅存在发烧、肌肉酸痛、轻微咳嗽,可以优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区级医院就诊。
陈尔真进一步透露,接下来,新冠抗病毒药物供应也将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倾斜,其中包括国产、进口小分子治疗药物,在医生的指导和评估下,满足部分社区病人的诊疗需求。
陈尔真还提及
还有一部分病人
存在就诊误区
有人一咳嗽,就跑来急诊,想要医生帮忙开抗生素挂水。新冠感染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盲目挂水并不能对病情起到缓解作用。
仁济医院:来院120明显增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庄旭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急诊的就诊量增加明显,不少人是因为出现了咳嗽症状,前来医院做进一步的CT检查。
现在,仁济医院东院的急诊量已经达到了1500人次/天,加上发热门诊就达到2100人次/天。仁济医院南院急诊的就诊量现在也翻了一倍,达到了1000人次/天。
急诊就诊量逐日攀升过程中,120救护车来院数量连日来也有明显增长。庄旭透露,仁济医院目前120接诊量在全市市级医院中处于前列。
庄旭介绍,12月28日一天,东院区和南院区加起来,来了269辆救护车,前天两个院区也来了238辆,每天数量都在攀升。救护车送来的多数为老年人,大部分都存在肺部炎症的表现,以低氧、胸闷症状为主,还有一些是腹痛、消化道出血等专科急症。
庄旭注意到,当前,急诊病人大幅度增长背后,也有一部分人并非那么紧急,有人一出现咳嗽,就来急诊拍CT,不少为年轻群体。
庄旭同时呼吁,已经阳康的人群如果还存在咳嗽的症状,一方面可以选择该院门诊进行常规诊疗,进行一个常规的CT评估,将急诊资源让给真正有需要的老年人等脆弱人群,一方面也可以选择前往一些区级医院或者具备相应诊疗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不少市民咳嗽厉害
担心出现“大白肺”
于是去医院做CT
造成医院CT大排长队
上海有医院一天649人拍CT
近日,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迎来就诊高峰。CT室门口不间断地有患者排队等待检查,放射科医技人员全部高负荷工作。
据放射科赵力士医生介绍,“12月27日的白班、夜班加起来,共做了649人次的CT检查,这个量是很大很大的。以前繁忙时会安排早班、中班、晚班,但现在人手紧张,都无法细分了。大家不管工作得多晚,第二天继续来上班,一切以把病人检查完为目标。”
对此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放射科副主任刘晓虹提醒
不是只要肺部出现炎症就叫白肺
也不是所有“阳”过的人
都要做肺部CT
那么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CT?
👇👇👇
当患者核酸或抗原阳性,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感染症状出现,服药后,体温没有明显好转,或者发病六七天症状都无改善、体温反复,就需要去做胸部CT检查,以进一步排除肺内是否有感染,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刘主任还提醒,导致肺里出现感染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都是新冠病毒所致的感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化验指标综合判断。除了新冠病毒引发的感染,还可能是新冠病毒合并细菌感染所致肺内炎症。
此外,还有和新冠病毒无关的其他病毒导致的肺部感染,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严重的时候都可以出现肺内炎症表现,对于这些病毒感染出现肺部炎症的患者,及时就诊、对症治疗多能好转。
咳嗽时间比较长?
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分析
有两个原因
👇👇👇
病毒感染以后,支气管黏膜有一些出血水肿,对外界的刺激敏感,平时吹冷风都不要紧,现在吹冷风可能会引起气道的激烈反应,比如干咳。
第二种情况,炎症可能下行到肺部引起了炎症、肺部渗出,拍胸部CT可以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所以咳嗽时间长,尤其咳痰的量比较多,建议去拍胸部CT。
张文宏提醒:新春是个坎儿,
这类人群需注意4个指标
新春将至
但新冠感染高峰期还未结束
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安稳过冬?
“对于脆弱人群,奥密克戎可能会‘咬人’,所以我们需要从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监测。”12月29日晚,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主办的“科学防疫,健康为民”系列科普直播讲座第一期——“科学应对新冠,健康过新年”上说道。
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
有三个衡量标准
张文宏表示,划定新冠感染低、中、高风险人群,有三个衡量标准:年龄、基础疾病情况、疫苗接种情况。
■ 高风险重点人群:
年龄在80岁以上,基础疾病稳定/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年龄在65~80岁之间,基础疾病不稳定,无论是否全程接种疫苗;
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 中风险次重点人群:
年龄<65岁,基础疾病不稳定,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年龄65~80岁,基础疾病稳定,未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年龄>80岁,无基础疾病或基础疾病稳定,全程接种疫苗人群。
易感人群居家监测有四个指标
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可能会对脆弱人群造成冲击,脆弱人群如何做好居家监测?张文宏给了四个指标:症状、氧饱和度、体温、脉搏。
■ 发热、咽痛、咳嗽等均属于普通症状,但是当脆弱易感人群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持久高热的高危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 在氧饱和度方面,张文宏建议家中常备血氧仪,当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5%时,要引起注意。
■ 张文宏也建议大家家中常备体温计,易感人群最好早、晚各量一次体温。
■ 同时,可通过智能手表或血氧仪及时监测脉搏。
张文宏还向大家科普了指夹式血氧仪的用法。SpO2是血氧饱和度的英文缩写,PR指脉率。先将一个指头放入血氧仪测试,若结果显示SpO2低于95%,先不要惊慌,保持冷静,首先查看仪器操作是否正常,电量是否充足,如果一切正常,静待15分钟后,再坐着将另一个手指放入血氧仪,如果结果依然低于95%,建议就医。
与老人接触要注意防护
对于易感人群的饮食护理,张文宏建议,要营养,但不能过量,尤其是对老人的饮食照料要像“宝宝”一样。尤其要注意对优质高蛋白、奶及奶制品的补充,建议每日摄入量在150~200克,每日摄入奶及奶制品300克,蔬菜摄入量要大于250克,必需脂肪酸控制在25~30克。
张文宏表示,“对易感人群来说,接下来的元旦、春节是一个坎儿,需要重点保护。建议返乡人员减少聚集性活动,与未感染的老人聚集要注意防护,春节是团圆的节日,注意防护,才能开心过年。”
吴尊友:春运使疫情可能更加复杂
12月29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所有传染病的流行,只要有人员流动,就会传播扩散。人员流动得越频繁、越快、距离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快,传播就越频繁。
吴尊友表示,春运会有大量人员流动,叠加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风险,使疫情可能更加复杂。各地都在认真做好关于疫情信息的监测、分析、研判,最大限度削弱流行高峰带来的影响,将疫情对工作、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此前的12月2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印发了《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要求保障探亲人员错峰有序回家过年和返岗。各地可探索实行弹性休假、错峰休假政策,降低公众集中出行压力。一些地方也提倡民众错峰返乡、避峰出行,以平抑疫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