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件沧桑 其城辉煌

2022-12-31 10:35:47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晚报

其件沧桑 其城辉煌

邺城三台遗址公园

其件沧桑 其城辉煌

铜雀瓦砚

其件沧桑 其城辉煌

建筑构件

其件沧桑 其城辉煌

邺瓦

其件沧桑 其城辉煌

□贾海仲

北周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对于太行山脚下的邺城来说是一场浩劫。

战败者邺城郡守尉迟迥除身首异处外,焚城迁民就是从根本上销毁邺城,滔滔漳水从西山倾泻而下,豪华帝都一片汪洋,城墙宫阙灰飞烟灭。

邺城消失了,六朝都城消失了,邺城成为典籍黄卷中的记忆。

辉煌四个世纪的邺城,难道其砖、其瓦、其城垣就不能挽留历史残存?就不能留住岁月的思念?

2016年的春天,为了加快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国家文物局的申报进度,我们临漳县文物旅游局一行专程到北京拜访中国社科院邺城考古队第一任队长徐光冀老先生。

接到电话的徐老,早早地走出他那独具特色的北京四合院,在门口迎接我们。初春的朝阳下,徐老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八十多岁高龄依然声如洪钟,言谈中表现出对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急切心情。

徐光冀老先生叮嘱我们遗址公园的建设离不开文物的支撑,加强野外文物保护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尤其是邺城经历了特殊的建设年代,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遗留下的文物较少,散落民间或荒郊滩涂看似不起眼的建筑构件,却是堆起邺城宏伟的宝藏,是印证邺城辉煌的重要依据。

坐落在邺城遗址北侧500米的邺城博物馆,是展示邺城发展史的陈列馆,门前写着“馆藏万象,霞接三台”影壁题字,是对邺城博物馆馆藏文物的高度概括。走进邺城博物馆能看到邺城遗址发掘出的各种文物,其中最丰富的当数各个朝代的建筑构件。

这些建筑构件涉及整个邺城建筑的每个角落,从屋顶的檐首到片瓦,从晾台的陶板到地下的排沟,从印有铭文的陶砖到城门的券构档口,设计之精巧,安排之独到,让你想象不到两千年的都城建设,竟有如此多的陶制工艺堆积而成,让人叹为观止!

邺城博物馆的第二展厅摆放着一组两千年的邺城陶制排水系统,用陶土烧制的掏槽、陶沟、陶筒、陶池、陶制接头、陶制三通等等,这些构件能把雨水污水从高高的城楼引到城外,环环相扣,节节相连,走明槽、连陶沟、接陶筒、分流陶三通、汇入陶池,排出城外,历经千年不腐不裂,依然发挥着作用,不得不说这是两千多年陶制排水的一个奇迹。

如此精妙的陶制建筑构件在邺城博物馆展陈较多,在邺城遗址区也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可以说陶制建筑构件在邺城城建中发挥着巨大而巧妙的作用。

说到建筑构件不得不提到邺瓦,邺城的瓦是建筑构件中的一大特色,可以说制作讲究,监工严格,是邺城建筑构件中的精品。

邺瓦在宋朝就成为世人的抢手货,苏东坡有诗赞曰:“举世争称邺瓦坚,一枚不换百金颁”,说明邺瓦的珍贵。宋代的韩琦是邺城附近的相州人,曾做过丞相。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二月,因病回到相州为知州,很多好友听说他到相州为官,想向他索要邺城的瓦,为此韩琦专门写了两首诗:《答章望之秘校惠诗求古瓦砚》和《答陈舜俞推官惠诗求全瓦古砚》,述说自己的苦衷,他说“邺宫废瓦埋荒草,取之为砚成坚好。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

如此庞大的邺城宫阙,遍及遗址的瓦砾,难道一块邺瓦就让韩琦知州为了难?“求者如麻几百年,宜乎今日难搜讨”,道出了邺瓦难寻的根由。

邺城的“邺瓦”制作考究,当时建设帝都邺城时无论官窑和民窑有严格的制作流程,烧制的每片瓦都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并在瓦上留下明确的标记。梁章熙在《邺城古陶文五十品》和焦智勤在《邺城陶器印记简述》都指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邺瓦制品分为官陶、私陶,官陶中又可分“军陶”与“非军陶”,还可以分为“官烧官”与“民烧官”。烧出的邺瓦都有明确的戳印,戳印在筒瓦的瓦舌或板瓦的背面,姓名齐全,便于监督、追责。“造瓦者有三级,咸备于斯”。“三级者,军主、瓦匠、匠,各有其职。军主督造,瓦匠主造,匠为造瓦人。”

现在在邺城博物馆所见的印陶上,有军主、作头、军匠、匠、瓦匠、瓦等名称。军主、军匠是有军籍的监造官与工匠。匠、瓦匠是有官籍的工匠(匠可能为主造者,瓦匠为辅助者)。瓦为民籍工匠。遇有重大制造任务时,如官籍工匠、军籍工匠不敷使用时,官府可差遣民间工匠。工匠虽有众多名称,但一器或一印上最多只有三级并列者,未见有四级并列者。由此看来,邺城官陶制作的监管体系应是三级监造。

此外在邺城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叫核桃园村,传说是邺城建设时期提供核桃油的地方,因为邺瓦制作时加入锡和铅,增加了硬度,所以对邺瓦还要涂油精心保养。

《邺中记》在记述邺瓦选用时说道:“北城起邺南城,屋瓦皆以胡油油之,光明不藓。筒瓦用在覆,故油其背,版瓦用在仰,故油其面”。所以邺城的瓦虽时过千年,不浮不躁,不开不裂,铅花隐隐,锡纹斑斑,是难得的珍品。现在我们行走在漳河里的邺城故址上,还会经常俯首可捡到片片残瓦,大都约三公分的厚度,油亮光滑,虽水浸泥污,埋藏地下千年,不改其质,用手轻轻一抚,便一尘不染,光亮如初,不得不说是邺城建筑构件的一大奇葩。

邺城的邺砖也是创造奇葩的典型,是中国城墙建筑史上较早使用城墙保护的建筑材料。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石虎“盛兴宫室于邺”,对城墙“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足见邺砖在邺城建设中的宏伟作用。

更为令人称道的是1996年在漳河发现的“潜伏城门”,该城门用青砖砌成,券顶大部分保存完好。城门入口处在邺北城里面,向南进入斜坡通道,北高南低。经测量,城门宽3米多,高近4米,通道长40米,出口门道设有门槛、石枢、石排水暗沟,城门外连接着一条东西战壕。根据城门砖的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发掘的各文化层,考古专家判断应是曹魏至十六国时修筑,或者是更早些。

中国最早的拱券结构出现在汉代的砖砌地下墓室,作为地上建筑偶尔在魏晋时期的小型砖砌佛塔见到。据宋《营造法式》介绍,中国城门沿袭千余年的木构门洞,拱券城门在中国出现较晚,唐宋以前大多是“过梁式”木构城门,到元朝城门洞上部一般做成梯形,用柱和梁架支撑,从元代起才出现一些城门用半圆形砖券,主要是战争中兵器的发展特别是热火兵器的应用,刺激券洞式城门替代木构城门。以史记记载、考古发现以及实物资料为基础,古代城墙券洞式城门的出现与发展,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砖石券洞式城门开始在一些地区应用,至明代才在全国范围普及。因此可以说这一较大券顶式城门的发现,把我国在券顶城门方面的研究提前了七百余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