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 | 哈医大二院于波教授团队“六年磨一剑” 为临床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高危病变再添力证

2023-03-31 17:03:52 - 市场资讯

转自:药学进展

学科前沿 | 哈医大二院于波教授团队“六年磨一剑” 为临床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高危病变再添力证

哈医大二院于波教授团队“六年磨一剑”为临床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高危病变再添力证PPS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能够直接进入冠状动脉的血管腔内高清成像,被誉为冠心病诊断新的“金标准”。

与既往研究对部分冠脉血管节段进行OCT扫描取样不同,于波教授团队历时六年研究,对883例AMI患者、2649支冠状动脉、3757处病变进行长达4年的临床随访,首次实现冠脉病变“全覆盖”OCT扫描,并对随访临床事件进行“一对一”回溯,从患者和病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薄纤维帽脂质斑块和最小管腔面积是未来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最薄纤维帽厚度、最大脂质角度和最小管腔面积的临床界值分别为66.7μm、225.7°和3.54mm2。当病变同时存在上述高危特征时,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15.50倍。研究在OCT精准诠释病理的基础上确立了高危斑块特征、厘清了临床界值,奠定OCT在识别高危病变和AMI风险分层中的指导地位,为临床有的放矢地进行早期药物或介入干预提供了影像学标准。

国际顶尖介入心脏病学专家、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TCT)大会主席GreggW.Stone教授应邀撰写题为“DetectionofVulnerablePlaqueWithIntravascularImaging:CaseClosed”的同期专题评述高度评价:“毋庸置疑,OCT现已确定能够检测未来不良事件起源的高危病变。从识别到治疗高危病变的转变为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提供了最大机会”。

据悉,哈医大二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OCT数据库,是单中心OCT病例数最多的医院,数据量达两万余例,开展质量居国际领先。于波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首部OCT应用专家共识,作为唯一的中国单位,受邀参编首部由16个国家共同制定的国际腔内影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于波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牵头《急性冠脉综合征精准介入诊疗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研究成果在多方面引领国际前沿,显著提升了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为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于波教授团队《IVUS-OCT双模成像系统及成像导管研发》项目于2022年5月正式获批上市,同年9月完成全球首例应用IVUS-OCT一体机全程指导实施心脏支架介入手术;同时,于波教授牵头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于双源多模多功能血管内光学相干成像系统研制》,致力于解决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在体精确识别和进展机制的重大基础研究问题,是血管腔内OCT领域唯一的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应用于Optimiro和Optipass系统的升级创新研发,在2022年9月正式获批上市,并完成全国首例应用升级创新型OCT——Optimiro全程指导心脏支架介入手术。

文章来源:哈医大二院

美编排版:韩杭丽

文章审核:童景阳韩杭丽罗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或观点;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药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月刊,80页,全彩印刷。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0.967,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由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近两百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联系《药学进展》↓↓↓

编辑部官网:pps.cpu.edu.cn;

邮箱:yxjz@163.com;

电话:025-83271227。

欢迎投稿、订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