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百年 寻脉贵州

2024-05-31 05:55:12 -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转自:贵州日报

大夏百年 寻脉贵州

大夏百年 寻脉贵州

大夏百年 寻脉贵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曹雯

5月19日,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都司高架桥路的一栋民国仿西式建筑,迎来了一群特殊访客。他们中很多人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是华东师范大学遍布全球各地的校友代表。对于他们来说,贵州此行有着特殊意义。

1924年6月,为求教育强国、光大华夏,大夏大学创办于上海,主要资助人正是这旧居的主人——贵州兴义人王伯群。

作为同盟会元老,王伯群自青年时代起追随孙中山,组织参与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和南北议和,奔波于救国救民、追求民主共和之途。建校后,王伯群出任大夏大学首任董事长与第二任校长,在艰难时世中运筹帷幄,倡导“教师苦教、职员苦干、学生苦学”,仅用十数年时间便助推学校享有“东方哥伦比亚大学”之誉。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再次改变了大夏师生的命运。为保存教育文脉,大夏大学与复旦大学组成抗战时期第一所联大——复旦大夏联合大学,在烽火岁月中间关万里,先迁江西庐山,后迁贵州贵阳,再迁贵州赤水。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迁回上海。1951年,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主要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

从1924年到2024年,百年风云转眼而过。作为抗战内迁贵州最早、办学最长的高校,贵州的许多地方志书里都留有大夏大学的身影。

据《贵阳市志》(教育志)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大夏大学由上海迁到贵阳,借南明河畔讲武堂作临时校舍上课,后于花溪建正式校舍。大夏大学在贵阳时校长为王伯群,副校长为欧元怀,设有文学院、理学院、法商学院、教育学院。《遵义地区教育志》则记录了大夏大学迁校赤水的经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冬,日寇压境,独山失陷,乃迁校赤水县(今赤水市)。次年3月开始,部分与原赤水博文中学共校舍,部分在赤水县城文昌宫等处上课。大夏大学迁赤时,校长王伯群不久病逝,由欧元怀继任。

自1937年底入黔到1946年10月返回上海,大夏大学在贵州办学近9年,得到长足发展,迁来时300师生,离开时有1800师生,在贵州毕业学生共计1576人。这段历史对贵州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贵州人民也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饱满的热情,给予大夏师生一个安定空间。

地方志中的只言片语,背后也许映射着波澜壮阔的时代。那些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在历史的巨浪中,也曾经剧烈碰撞,绽放光彩。

汤涛是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著有《王伯群年谱》《乱世清流:王伯群及其时代》等作品,主编了《王伯群与大夏大学》《大夏大学:90年90人》《图说大夏大学》等书籍。在他关于大夏大学及王伯群的研究文本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话语:“世人每每提到大夏大学,就想到王伯群,王伯群与大夏大学不可分离。王伯群单枪匹马,在国内连年军阀混战、民穷财尽状况之下,于上海创成大夏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属罕见。”

大夏大学西迁贵阳后,1938年,王伯群在《大夏周报》的复刊词中号召全校师生要善于利用贵州“重要之地理环境,发挥我大夏固有师生合作精神,以贵州为研究对象,在学术上有所新发现,贡献诸政府,增强抗战力量。”

在贵州办学期间,大夏大学为财政部盐务总局开设盐务专修班;王伯群创办聚康银行、利民公司、仁岸和永岸川盐运销处并任董事长;大夏校友赵发智为贵州首次引进烤烟种植与烘烤技术,多方助力西南社会经济建设。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大量开展苗族田野调查,出版《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州苗夷歌谣》等,对研究贵州的民族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让外界进一步认识贵州人。大夏大学教授马宗荣、谢六逸主持的贵州文通书局编辑所,编辑出版188种、10余万册图书,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传播、民智启迪,增强民族信心。

从教育方面来说,1941年,以大夏大学教育学院为基础,贵州成立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是今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大夏大学2000余亩花溪校区并入贵州大学,成为今贵州大学东校区的重要基础。王伯群主持增设的大夏附中,后改为伯群中学并入贵阳一中。

1944年11月25日,王伯群与众教职员代表在贵阳市护国路135号召开了第49次校务会议,就当时的抗战形势做出了大夏大学疏散至赤水的决议。时任副校长欧元怀忆述道:“十一月下旬,敌人窥黔南,贵阳震动,先生仍作远大之决定,将大夏大学三迁于黔川边境之赤水,赤水又水道通重庆,可沿大江东下,三次迁校是兼为复员时之准备的。”

星夜呈报,争取疏建费;四处发函,寻求八方支援……今存于《王伯群与大夏大学》《赤水文史》中的一份份电报函件,记录了王伯群在最后岁月中为大夏大学唱响的生命挽歌。

历时三个月长途跋涉,取道重庆、鸭溪,大夏大学师生与图书仪器全部安全抵达赤水,得到了当地乡绅和教育界的欢迎。1945年春,在赤水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下,大夏大学以文昌宫为校本部,同时借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赤水女中等部分校舍正式复课,直到1946年迁离。临别前,由中文系教授陈湛铨撰写的《大夏大学迁校纪念碑碑文》,立于赤水校本部,记录下了这段西迁历史。

仔细翻阅档案资料,我们会发现除了王伯群,大夏大学的办学历史上还延聘了一批黔籍教授和附中校长,得到了一批黔籍大学和附中校董的资助。比如:著名社会教育家马宗荣是贵州贵阳人,早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教育科。大夏大学西迁贵阳后,他被聘任为贵阳文通书局编译所所长。同为贵阳人的谢六逸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创办人,受聘为大夏大学教授后,又被聘为贵阳文通书局编译所副所长,主编《文讯》月刊和《贵州晨报》副刊《每周文艺》。

此外,贵州麻江人周昌寿毕生致力于物理学著作的编译工作,是早期向国内介绍量子论和相对论等物理学新成就的学者。编写了系统的中学物理和大学普通物理教材。他是大夏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学校内迁后,周昌寿留守上海,坚持办学。

传承文明、寓教于学,施教于民、佑启乡邦,当“东方哥伦比亚大学”在贵州群山间闪闪发光,使得华东与西南、学校与地方就此结下不解之缘。1947年,已回迁上海的大夏大学为纪念在贵州办学历史,将校内丽娃河支河改称“赤水河”,同时在河上修建赤水桥和贵阳桥。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后,一批批走在丽娃河畔的贵州学子,如果知道这段历史,也会去“赤水河”边看看,在赤水桥或贵阳桥上合影留念。

百年岁月,弦歌不辍。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与贵州始终保持密切的合作与友谊。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在校内重镌大夏大学迁校碑。2023年,赤水市政府向华东师范大学赠送赤水丹霞石,上题写“赤水桥”名。

今年是大夏大学创校100周年。5月16日,华东师范大学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战略决策咨询、科研合作、学科建设、教育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随后,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贵州寻脉。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