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论道丨陈彦斌:用好“新质生产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政策组合

2024-05-31 09:59:0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智库论道丨陈彦斌:用好“新质生产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政策组合

核心观点

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和制定应对政策要秉持“大宏观”理念,既需要短期视角,也需要长期视角,更需要长短期有机结合的视角。“新质生产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政策组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兼顾短期经济稳定和长期高质量发展。

■陈彦斌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和制定应对政策要秉持“大宏观”理念,既需要短期视角,也需要长期视角,更需要长短期有机结合的视角。“新质生产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政策组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兼顾短期经济稳定和长期高质量发展。

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仍存挑战

202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局良好。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3%,相较于去年全年增速水平有所上升;环比增速达到1.6%,比去年四季度上升0.6个百分点,反映出经济向好的势头。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增长质量也不断提升,突出表现为新动能的不断增强。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去年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出4.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工业增加值的整体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总体而言,一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但是,当前总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显示,一季度,实际增速已恢复至潜在增速附近,产出缺口收窄至零,但是不能据此认为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根据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除了要分析实际增速是否达到了潜在增速,还要分析实际增速是否达到了潜在增速的合理水平。一季度,实际增速仍低于潜在增速合理水平(6%左右),且潜在增速缺口依然为负(-0.7%),这表明总需求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判断当前总需求不足还有四个方面的佐证。一是一季度GDP名义同比增速为4.2%,低于GDP实际增速1.1个百分点。二者差距相比于去年全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表明实际GDP增速回升并非主要源于需求带动。二是一季度核心CPI同比上涨0.7%,与去年同比涨幅持平,处于近年同期较低水平。一季度PPI同比下跌2.7%,且同比跌幅呈逐月扩大态势,从1月份的-2.5%扩大至3月份的-2.8%,反映出需求不足压力依然存在。三是消费、投资与出口三大需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放缓迹象,表明总需求回升势头有待进一步稳固。四是民间投资需求偏弱、中小企业景气度偏低、企业盈利压力尚存,反映出总需求内在扩张动力不足。

除了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之外,当前我国经济还面临一系列挑战,比如,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即使面对需求不足等挑战,只要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是可以有效应对的。

新质生产力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但对短期的经济稳定作用相对有限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丰富的深刻内涵。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推动技术革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多种方式有效地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一是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技术革新。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来推动经济增长。技术革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还可以在长期发展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因而是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二是新质生产力能够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这意味着资源被更高效地利用。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以资源配置效率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三是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既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又能同时孕育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产业层面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四是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尤其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和损耗,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促进经济增长。

新质生产力虽然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在短期内对经济稳定的作用可能相对有限。这主要是由新质生产力对经济波动的缓冲作用有限、形成周期长、市场接受需要较长时间等原因决定的。一是从宏观调控的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是需要长期坚持发力的正确方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背后有科学规律在起约束作用。不能因为短期经济的下行压力,就违背科学规律而盲目追求新质生产力,更不能因为短期经济过热,就在调控总需求的同时阻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新质生产力平抑短期经济波动的能力和对短期经济波动的缓冲作用是有限的。二是从供给侧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涉及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市场调整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内的推进步伐不宜过快。如果让企业和投资者偏离新质生产力的长期发展逻辑与轨迹,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投资,那么就需要非常大的宏观政策支持力度,而大规模政策刺激的副作用将不容小觑。三是从市场需求侧来看,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需要市场和消费者花费一段时间来适应和接受,因而在短期内对消费需求的带动作用有限。

更重要的是,新质生产力可能存在创造性破坏效应。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了著名的“创造性破坏”概念,用来解释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复杂作用。创造性破坏指的是,技术创新在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同时将取代旧技术,这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力提升,但也有可能对既有产业与就业造成较大冲击。一个经典案例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爆发的卢德运动,工人自发组织起来捣毁象征着当时最先进生产力的机器,因为工人将这些机器视为贫困和失业的根源。创造性破坏的现代案例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得摄影更加便捷、成本更低,对传统胶片摄影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导致传统胶片相机和胶卷逐渐退出市场。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而言,需求仍然相对偏弱,就业仍然有一定压力,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组织结构和提高技术进步等方式节约人力,同时能够通过精确控制物料使用、优化生产流程和降低库存成本等方式节约物力,这些节约机制将会对短期总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的确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驱动力,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但其对短期经济的影响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新质生产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可以更好地兼顾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的长期性意义和战略性价值,但其在短期内可能会通过创造性破坏的方式对经济产生一定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还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短期影响更加不容忽视,需要谨慎应对。要想兼顾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新质生产力+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政策组合。

就短期经济稳定而言,需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如果宏观政策取向缺乏一致性,那么政策效果就容易相互冲突,产生合成谬误。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的同时,需要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因为力度不足会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实现预期调控目标。从政策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2024年一季度央行进行了0.5个百分点的降准操作,财政部也推动减税缓税降费举措持续发力。在此基础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在货币政策方面,降息力度需要适度加大,切实推动微观主体面临的实际融资成本下行。在财政政策方面,需要着力提高财政支出增速并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通过与货币政策保持一致的积极取向,财政政策能够充分发挥对消费和投资的牵引带动作用,更好地实现短期经济稳定目标,从而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就长期高质量发展而言,既需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框架下采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中的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从实践来看,新质生产力已经逐渐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现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在于,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一方面,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发生技术变革,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另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能够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与此同时,也要充分使用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中的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持和保障。就增长政策而言,需要使用科技政策着力推动技术革新,使用教育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良好条件。就结构政策而言,不仅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生产性投资与民间投资占比,还需要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偿债压力。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在新质生产力上的投入水平,从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