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2024-05-31 19:34:14 - 市场资讯

来源:中华粮网

2024年5月29日,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在济南召开。为了让各位粮友更好把握市场大势,本次峰会上部分专家观点简要汇总以供参考:

01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

主题:《粮食市场与政策:改革的逻辑》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粮食市场是一个以政策为主导的市场,政策因素会对粮食价格走向起到重影响。程教授从深化改革的期待、粮食安全战略的新考量和粮食政策改革的逻辑与路径三方面向大家介绍了粮食政策改革的逻辑。

他提出,大食物观是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的边界拓展和战略深化,是顺应新发展阶段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新趋势的战略考量。中国居民主食消费、食用植物油已经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消费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我国农业供给体系,已经形成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生产能力,但是,目前畜产品较高的自给率,实质上是以大豆等蛋白饲料原料依赖进口为支撑,国内蛋白饲料原料生产——即油料作物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蛋白类饲料原料主要以豆粕等油粕为主,需求量9400万吨(其中豆粕7000万吨,占74.5%),但国内蛋白类饲料原料供给只有1800-2000万吨左右,自给率只有19%-21%。

目前粮食库存充裕、价格水平较低,国际市场供需和价格有利,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时期。

对于粮食政策改革路径,他提到最低收购价(水稻、小麦),核心功能是保本兜底稳预期,必须警惕重蹈“三高”覆辙,给市场优质高效留出足够的空间和环境,这是增加种粮收益的重要路径;调节储备(玉米、大豆、油菜籽)的核心功能是兜底稳预期,必须防止重蹈“三高”覆辙,边际产量调控工具有一定选择空间。

02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柴宁

主题:《我国小麦产情及市场展望》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5月,新陈交替时期,影响粮食市场波动因素不断增加,小麦产量与质量引发市场高度关注。5月20日至24日,中华粮网小麦考察团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省小麦产情和市场收购形势进行了调研,综合线上线下调研来看,柴院长预计今年小麦面积有所增加,总产量和品质也有提高,新麦开秤价低开,受政策托底支撑,继续下行空间有限。后期在经过震荡波动之后,麦价有小幅反弹寻找新的平衡的可能,不乏区域性、阶段性机会。小麦市场已经连续第三年未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计今年启动仍有难度。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03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院长张智先

主题:《当前玉米市场热点问题分析》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张院长从玉米供应形势、消费变化、小麦替代、稻谷替代、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形势等角度,对市场走势给予判断,当前玉米价格处于年度相对低位,加上供需结构出现了一些变化,预计后期玉米市场具备一定的阶段性上涨机会。

04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建平

主题:《我国稻米产业及市场形势分析》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李老师从稻谷产业发展、市场形势和政策方向对稻谷市场进行了全景呈现。随着稻谷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最低收购价“托底”作用发挥不足。但是,贸易规则下,提价空间比较有限。

2024年稻谷种植意向比上年小幅增长,预计面积或略有扩大。稻谷口粮消费、饲用消费减少。近两年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量小于投放成交量(竞价销售+定向销售),2023年收购量较低,政策性稻谷库存减少。预计产需平衡略有宽松,结余量高于上年。

05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决策服务处处长王辽卫

主题:《我国大豆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大豆是我国自给率水平最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主粮作物,2023年我国粮食进口1.62亿吨,同比增长11.7%,其中进口大豆9941万吨,同比增长11.4%,占进口总量的61.4%,占国内新增供应量的82.7%。我国大豆长期依赖进口的格局难以改变。饲用消费是我国大豆需求的主动驱动。

2023年国家出台稳定大豆生产一揽子支持政策,大豆产量2084万吨,增长2.8%,再创最高纪录。2024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稳定,产量或继续维持高位。我国大豆压榨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近几年增幅有所放缓。国产大豆价格远高于进口大豆,缺乏与进口大豆竞争压榨的能力。

第十三届中国粮食市场峰会部分专家观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