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斩!长江证券被投资者“火爆”质问,这是咋了?
来源:券业行家
年报和季报“风格”迥异的长江证券,刚举行了业绩说明会。涉及投资者利益的部分提问颇为“犀利”,而长江证券方面似乎是“避而不答”。
高调举行说明会
5月30日(周四)盘后,长江证券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如期举行。主场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金才玖先生,总裁刘元瑞先生,副总裁兼董秘周纯先生,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陈水元,以及全部四名独立董事史占中、余振、潘红波、张跃文。
粗略统计,本次业绩说明会共有55个提问,总裁刘元瑞,副总裁兼董秘周纯,董事长金才玖被问询次数最多。从提问内容来看,涉及经营业绩,战略规划,股价破净,股东变更,分红回购等多个方面。
说起业绩,长江证券董事长充满自豪的宣布: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68.96亿元,同比增长8.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8亿元,同比增长2.58%。
而在战略规划方面,研究所出身的总裁刘元瑞也表示:
摆数据,谈未来,让未能亲临其境的行家也感到心潮澎湃。
互动回答出现冷场
然而,行家注意到不止一位投资者的提问,似乎遭遇了“冷场”。
比如,《泡财经》向长江证券董事长提问:“股价不振,请问公司是否考虑回购?”长江证券董事长回应称:“公司目前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感谢您的关注!”
一则标记为“征集问题”的提问称:公司股价基本上跌破净资产了,为何不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全员股权激励,这样可以让大家更踏实在公司奋斗,也实实在在享受公司红利,同时还有利于提振投资者对公司股价的信心的多赢好事?
副总裁、董秘周纯的回应只有十个字:“感谢您的建议与关注!”
还有一位投资者提问:“上市公司及管理层为什么不回购或增持股份?”这位高管做出了同样的回应。
与业绩和规划的“长篇大论”相比,回购股份的事项难道是“禁忌”?
股价破净事出有因
事实上,长江证券的股价,并不高。
在发布会召开之前的5月30日,长江证券收报5.53元/股。而在5月31日(周五),也就是发布会之后首个交易日。长江证券低开高走,收报5.52元/股,下跌0.18%。目前总市值305.26亿元,市盈率为25.46,市净率为0.93,处于“破净”状态。
拉长时间来看,在上一轮牛市破灭之后的2016年,长江证券股价曾经升至11元以上,但在当年年底陡然跌落。2018年10月,降至谷底3.68元/股。其后数年来,股价多次震荡,整体均值“向下回归”。2023年开年至中报发布期间,股价逐渐走高,如今又跌了回去。
毕竟是真金白银,这也难怪这么多投资者对股价表示不太满意,要求长江证券做出解释。
而长江证券的回应倒是“中规中矩”:“公司股价水平受宏观经济、大盘及板块走势等多种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稳健向前,业务根基不断夯实,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始终以良好的业绩和稳定的分红回报广大投资者。同时,公司重视与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信息交流,促进公司的投资价值真实反映在二级市场。”
众所周知,二级市场的表现,与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长江证券最近一期的财报,却实在有些“不太好看”。
自营业务收入骨折
在2023年度报告披露三天之后,长江证券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报告:当期营业收入13.32亿元,同比下降38.0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46.82%。
略翻合并利润表,占比最高的经纪业务揽收6.26亿元,同比下降15.59%。信用业务揽收4.28亿元,同比下降24.73%。投行业务揽收0.62亿元,同比飙升110.31%;资管业务0.66亿元,同比增长78.38%。降幅最为明显的是自营业务,收入仅为0.36亿元,同比锐减94.28%。
为何自营业务降幅如此明显?据一季报披露,主要来自“衍生金融工具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减少”,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在此之前的2021年,长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为13.57亿元,2022年为-9.05亿元,2023年为0.36亿元。
据长江证券2023年报披露,自营业务主要来自固收类。以2023年底母公司口径数据推算,自营权益类规模为38.26亿元,同比下降2.93%;固收类规模708.55亿元,同比大增11.29%。
分管高管薪酬垫底
长江证券唯一一位熟悉固收业务的副总裁陈进先生,不仅年纪较轻,并且履职年限也较短——他出现在高管名单中仅有一年半时间。
履历显示,陈进生于1978年,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现任公司副总裁、债券投资部总经理;长江证券创新投资(湖北)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固定收益专业委员会委员。此前他曾任长江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固定收益总部交易员、投资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据长江证券公告,陈进于2022年12月履职。2023年的税前薪酬为125.7万元,并且没有递延部分;这一待遇在长江证券现任主要高管中排名倒数第一。
另据“三张表”数据和期末人员数量推算,长江证券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为45.02万元。身负高管任,分管对业绩影响重大的部门,而实际待遇不过如此。这又是否会影响“士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