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两袖清风的成都县令

2023-07-31 03:26:03 -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董和:两袖清风的成都县令

董和:两袖清风的成都县令

武侯祠文臣廊中的董和塑像(右二)

董和:两袖清风的成都县令

董和:两袖清风的成都县令

今年,成都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工作措施》,提出以“濯锦”廉洁文化品牌建设为牵引,着力构建品牌引领、多维支撑、全域覆盖的廉洁文化建设体系,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为持续涵养崇廉尚德社会风尚,本报联合成都市纪委监委,共同推出“天下成都·濯锦”廉洁文化副刊,打造“濯锦”廉洁文化建设品牌栏目,今日推出第三期。

成都,人文炳蔚之地,历史文化底蕴丰润。千百年来,哺育了诸葛亮、乔璧星、第五伦、赵抃、文翁等为数众多、灿若星辰的清官廉吏,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清廉故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精神纽带。“天下成都·濯锦”廉洁文化副刊将讲述一批成都历史廉洁人物务实建功、为民立德、清廉树品的故事,将廉洁文化与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等有机结合,挖掘历史名人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廉洁文化的浸润感,并对当前的工作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在三国蜀地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官员,他在担任成都县令时赏罚分明、廉洁节俭,深受百姓的爱戴。刘备平定益州后,他被委任为诸葛亮的副手,勤恳尽职、敢于谏言,诸葛亮将其视为一生挚友;他为官二十余年,临终之时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他以正直廉洁、淡泊名利的家风传世,其子亦是蜀汉的名臣良相。这位一生廉洁、两袖清风的官员,便是董和。

以身作则清约廉洁

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市)人,祖籍在巴郡江州(今重庆)。东汉末年,董和率领家族西迁到益州,当时的益州牧是刘璋。刘璋听说董和很有贤能,先后任命他为牛鞞(今简阳)长、江原(今崇州)长、成都令。

东汉中后期,社会风气日趋奢侈,《后汉书》中曾说:“上无去奢之俭,下有纵欲之敝。”根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由于蜀地物产丰富,当时成都的奢侈风气也十分盛行。蜀中的经商之家,吃穿用度皆如同王侯;贵族之间相互攀比,贫寒人家也以排场不及富庶之家深感羞耻;婚娶、丧葬之事,往往铺张办理,普通人家甚至为此倾家荡产。

董和担任成都县令后,对这种奢侈浪费的风气深恶痛绝。他一年四季皆身着布衣、粗茶淡饭,以自身的节俭行为来为众人做出表率,同时以儒家礼制规定相关律法,严禁地方豪强和普通百姓逾僭礼制、铺张浪费。

由于董和执行律法赏罚分明,几年之后,成都当地的奢侈风气大为改变。大家对董和心存畏惧,不敢冒犯。县里的一些豪强因害怕董和的严厉,于是鼓动刘璋调任董和为巴东属国都尉。但没想到这个消息传出来后,成都县城中的官吏百姓纷纷扶老携幼来挽留董和,人数多达几千人。刘璋无奈,只好让董和再留任两年。

两年之后,董和升任为益州郡太守。据悉,益州郡是西汉武帝时设立,原为古滇国的领地,郡治在滇池县(今昆明市晋宁区),全境大致为今云南省大部。董和任太守时,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诚心相待,故深受对方的信任和爱戴。不仅如此,任职期间他仍与过去一样清约节俭,《三国志·董和传》中提到,董和居官食禄二十多年(从刘璋麾下算起),对外治理安抚边疆少数民族,在内参与军国大事,而他去世时,家中居然没有一石粮食的余财,堪称为官清廉的典范。

勤勉尽职言无不尽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平定益州,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共同主持左将军府(当时刘备的官职为左将军)事务。对于刘备身边的蜀汉早期集团来说,当时的董和无疑是一个新人,他在刘备平定益州过程中也未见有过建树,然而因刘备知人善任,将其委以重任,足见董和之才干。

事实上,董和也的确没有辜负刘备的赏识,他一度成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虽然贵为丞相,诸葛亮也并非完人,反而常常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认为有四位能匡正自己的挚友,董和便是其中之一。《三国志·董和传》中这样记载:“昔初交州平(崔均,字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徐庶,字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於幼宰(蕫和,字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於伟度(胡济,字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诸葛亮任丞相时还给下属发过一封文告《与群下教》,这份文告嘱咐蜀汉官员团结一致、尽忠国事,并特别列举了徐庶和董和的事迹,其中提到董和时,诸葛亮大加赞扬,他与董和共事的七年间,如果政务没有考虑得周到又彻底,董和便往返十多次前来禀告商讨,直到完善为止……诸葛亮表示如果大家能够学到徐庶的十分之一,有董和的勤勉,忠于国家,则他的过错又可以减少了。(原文:“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关于董和的卒年,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史学家们大多认为董和是在刘备称帝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220年去世的。《与群下教》中说“董幼宰参署七年”,董和自建安十九年(214年)被任命为掌军中郎将,到公元220年,在刘备麾下任职恰好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时,朝中大臣中并无董和的名字。如果当时董和还健在,理应也是蜀汉政权的一员重臣。

忠君体国教子有方

《庄子》中曾说,“君子之交淡若水”,诸葛亮与董和的交往,大概便称得上“君子之交”,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两位良臣身上有着相同的道德操守——在治理政务上,史书中对董和与诸葛亮的记载都有“躬率”二字,体现他们做事总是事事躬亲、以身作则;董和与诸葛亮同样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他们主政一方时,都得到了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的爱戴;董和还和诸葛亮一样,非常重视家风的传承,能够正确教育自己的子女,在这一方面上尤其值得称道。

董和的儿子名叫董允,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三国志·费祎传》中记载了董和教导儿子董允的故事:董允年少时与费祎齐名,有一次益州名士许靖家办丧事,董允和费祎准备一同前往举办葬礼的地方,董允便向父亲董和请求派遣车辆。而董和故意给他们两人安排了一辆简陋的“开后鹿车”,这是一种从后边开门、由人力推拉的小车。车身窄小,仅能容纳一只小鹿,因此得名。如果两个人坐在这种车里,会相当拥挤。出发之时,董允看见这辆车后,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而费祎却毫不迟疑地坐上了车。

当董允和费祎到了许靖家举办葬礼的地方,这时诸葛亮和其他达官贵族也到了,他们乘坐的车辆都非常光鲜亮丽。下车之时,董允因为自己乘坐的车简陋而感到难为情,但费祎依旧面不改色、举止自然。拉车的人回去后,董和详细询问了两人的表现。后来,董和便对董允说:“蜀人都以你和费祎齐名,我过去也认为你们二人的才学、品德都难分高下。但从今天起,我就有答案了。”

其实,通过一次细微的坐车表现,并不能就断定董允的才学品德不如费祎。董和的这番话语,自然是希望董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学习他人的美德。董和的话虽然严厉,却也体现出他在教育子女时,为他们树立了良好的价值观——不追求荣华富贵,不爱慕虚荣,做一个正直廉洁、淡泊名利的人。

在三国的历史中,董和并不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但他的一生诠释着古代士大夫与儒家君子的高风亮节,因此诸葛亮与陈寿都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作为家族的首领,他率领族人西迁入蜀,在乱世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家园;作为臣子,他始终秉持忠诚、勤勉与廉洁的品德,同时又勇于对抗社会上的一些陋俗,得到了上级、同僚的信赖以及治下百姓的爱戴;作为父亲,他在教育子女方面不仅用心良苦,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身作则,将正直、廉洁作为家风流传于后人。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