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种植、全链条品质把控 锡山区谢埭荡村鸡头米开采
2024-07-31 09:07:08 - 媒体滚动
转自:无锡新传媒
今年首批鸡头米(芡实)长势良好,又是丰收的一年。7月30日清晨5时,锡山区厚桥街道谢埭荡村的水田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芡农盛丰华带领伙伴们在水田里来回穿梭,开始了今年鸡头米的“头采”。
虽然太阳还没露头,但水面上的温度已接近30摄氏度。抬眼望去,谢埭荡村芡实种植基地鸡头米水田里,已密密麻麻漂浮着大片绿色叶子,紫色的鸡头米花探出水面,头一茬花朵已经结成了果实。芡农们熟练地用竹刀划开了这些叶子,顺手摸到水下的鸡头米果实,划割采摘下来,整个过程干脆利落。鸡头米采摘是个辛苦活,有的芡农“全副武装”,戴着防刺手套、穿着高达大腿根处的胶鞋,弯着腰在水田里劳作,有的芡农为了凉快一些,换上了耐磨的衣物直接下水,但没有了专业防具,稍不注意则容易被叶子底部的倒刺划伤皮肤。
虽然连日高温,但得益于晴好天气而长势喜人的鸡头米,拂去了芡农们劳作后的疲惫。“最近高温天气多,也没有大风大雨,今年鸡头米的采摘期比往年提前了3天左右,每片水田7天为一次采摘周期,预计整个采摘期要维持60天左右。”盛丰华摘下拳头般大小的果实,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今年产量预计和去年差不多,亩产的鸡头米能达100斤。”
如今,规范化、产业化的苏芡种植模式让鸡头米成为谢埭荡村的一张“地域名片”。作为无锡有名的渔业村,谢埭荡村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水资源,打造无锡最大的芡实种植基地,规模化种植、全链条品质把控,种植规模也从原来的不到100亩扩大到如今的500多亩。“手剥鸡头米是个细活,采摘出来的鸡头米又需要尽快剥皮封装保鲜,村民是我们的好帮手。”种植基地相关负责人说,基地对有意愿加入手剥行列的村民进行了培训,不仅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让村民增收有“路”。(张子秋文/蒋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