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老张:汉口路上
转自:新民晚报
上海汉口路,东起外滩,西至西藏中路,全长约1500米,是一条有底蕴的马路。
若干年前,我在位于汉口路300号的解放日报大厦上班,几乎天天行走在汉口路上。汉口路路面不宽、低调质朴,但它的风景,却让我沉醉;它的故事,让我充满好奇。
有一次,我偶然得知,1913年秋,梅兰芳先生跟着王凤卿第一次到上海,就住在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家里。许家宅邸,位于望平街平安里(今汉口路309号申报馆附近)。据梅兰芳回忆:“这是一所三楼三底两夹厢的上海式楼房。凤二爷住楼上的客堂楼,我住楼下厢房,许少卿自己住在我的对面厢房里。”每天,他从平安里出发,到福州路大新街口(今福州路湖北路口)的丹桂第一台演戏……这让我莫名兴奋:梅兰芳走的路,不就是我每天从解放日报大厦到上海书城散步的路嘛!
还有一次,我读到一则《新闻报》轶事:1937年4月25日中午,严独鹤先生在汉口路274号新闻报馆大堂遇刺。刺客名叫金甦,竟是严独鹤主持的“快活林”副刊“谈话”栏目的忠实读者。他行凶的锉刀,是在汉口路161号瑞昌五金店购买的。那时,274号大楼还在,就在解放日报大厦隔壁。我几乎是一口气冲到楼下,走近274号那充满油墨气息的大门,端详、徘徊,然后沿着汉口路东行,似乎要寻回当年的蛛丝马迹……
是的,汉口路就是这样,饱经风霜、扑朔迷离,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散发着五光十色的魔力,令人着迷。
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开埠前,汉口路还仅是一条通往黄浦江边的泥路,没有名字。开埠初,它自外滩辟筑至界路(今河南中路),因靠近江海北关,故称“海关路”。1855年后,海关路向西延筑,先筑至大新街(今湖北路),后又延伸到今天的西藏中路。1865年后,公共租界当局对租界马路统一命名,海关路被命名为“汉口路”,俗称“三马路”。作为“三马路”,汉口路地理位置独特。北侧有大马路(南京路)、二马路(九江路),南面有四马路(福州路)、五马路(广东路)……这些马路,撑起了当年公共租界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又长期处于旧上海的中心区域。
一百多年来,汉口路承载过近代风云,见证过上海成长,留下过洋人、传教士、买办、官员、慈善家、实业家、金融家、革命者、作家、学者、报人、影剧明星、商贩、黄包车夫、苦力、报童、乞丐和名妓等的足印,书写过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奇迹。
今天的汉口路,矗立着近代上海的海关、教堂、工部局、银行、饭店和证券交易所等优秀建筑,也刻下了近代商铺、书塾、戏园、照相楼和外国坟山等历史遗迹;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报纸《申报》和《新闻报》,都曾在汉口路立足;在南京路“四大公司”未起之前,汉口路是一条熙来攘往的商业街,一些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如“中艺”“小花园”“大壶春”,乃至如今备受争议的“老半斋”等,都与汉口路有缘;汉口路还是上海最古老的“书店一条街”,其口碑绝不亚于福州路文化街……可以说,近代上海的不少新奇事物、文化现象和建筑地标等,都出自汉口路。汉口路既是路牌,也是里程碑,它记录了上海的昨天,又丈量着上海的未来。
这些记录和丈量,就是我想在《汉口路上》一书中呈现的内容。本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节,都聚焦于1843年至1949年间的汉口路地标和人物,以往事碎片和记忆瞬间,串起散落在汉口路上的遗珠,力求通过细节描述,准确生动地再现汉口路的历史场域,找到走过这条路的文化名人,还原在这里诞生的年代传奇。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虽征引了不少史料,考证了某些细节,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不是一部学术论著。按我的个人定义,它应该是一部“马路笔记”,可以随意浏览,可以按图索骥。现在流行一个术语,叫“CityWalk”。这个术语,上海话早有指证,就是“荡马路”。我真心希望,本书能成为一部读者在汉口路“荡马路”的索引或指南:边走边看,若有所思;回眸一瞥,拍案而悟……这,才是我写作本书的初心。
本书写作,始于2023年夏天。不知不觉,日历已翻过了这一年。对于上海来说,2023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上海开埠180周年。180年来,上海滩潮起浪涌、天翻地覆,汉口路是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尽沧桑的汉口路,犹如一棵老树,上海所经历的屈辱、苦难、彷徨、抗争、当家作主和改革开放,都在树干上雕琢出一道道深沉的印痕。
今天,要回望历史,读懂上海,不妨,就让我们走到汉口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