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先行 整体突破 山东探索“地名+社会力量”新模式

2023-08-31 15:55:39 - 中国民政

转自:中国民政

试点先行 整体突破 山东探索“地名+社会力量”新模式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山东省按照《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工作,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突破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地名+社会力量”新模式。

试点先行

打造示范样本

省民政厅以济南市历下区为试点,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地名管理服务模式,创新开展“地名+志愿服务”,以本地地名文化爱好者为基础,组建全国首支专业地名文化志愿服务力量“历下者”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打造“行走中的地名文化”。该服务队成立以来,开展地名故事义务讲解近200场,组织地名文化传播和《地名管理条例》宣讲等活动152次,服务游客及社区群众4000余人次。“地名+志愿服务”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新名片。

全域突破

推动“盆景”变“风景”

深化“地名+社会力量”模式。省民政厅下发《关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试点方案》,选取29个县(市、区)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试点。省民政厅成立黄河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各市成立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或乡村地名志愿服务队300多支,开展“地名文化进乡村”、“访地名、寻故事、忆乡愁”等活动,形成“沂韵”、“上善莱西”等多个地名志愿服务品牌。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省民政厅发出开展“赓续地名历史传承,绽放齐鲁文化风采”地名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倡议。各地结合春节、学雷锋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名志愿服务,通过赶大集、猜灯谜、送春联等多种方式让群众品味地名文化。

多方发动

汇聚地名文化保护合力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省民政厅鼓励各地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有关地名的活动。比如,济南市章丘区联合文明办组织艺术类社会组织召开座谈会,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讲述黄河地名故事;淄博市、日照市、德州市、济宁市组织书画、摄影、篆刻等专业协会,用艺术的方式展示地名魅力。

充分调动企事业力量。莱西市与中国邮政合作,开展“爱心邮路传佳音温暖地名写乡愁”活动;曲阜市依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儒家文化地名采词库》;利津县打造“黄河入海口社会手拉手”品牌,建立企业参与地名文化保护捐赠机制。

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济宁市微山县积极推行“地名+社工+志愿者”模式,实施“传承地名文化守护微山记忆”社工项目;滨州市阳信县组织854名村级网格员参与地名设标和地名采集工作。

长效推进

推动可持续发展

建立长效机制。济南市历下区依托全区“爱心伙伴”平台,将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纳入全区志愿服务统一体系,并由区政府牵头组建地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门资源优势,实现规范管理;威海市文登区民政局与信用中心合作,创新“地名+信用+志愿服务”模式,促进志愿服务发展。

助力重大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济南市市中区地名志愿服务队通过举办“地名文化进乡村”等活动,向更多群众普及和介绍乡村地名文化;威海市文登区组织“瞰文登”地名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参与72个乡村村史馆建设,提供地名信息432条。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民政厅黄河地名文化服务队和菏泽、聊城、滨州、东营等多地地名文化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活动,加强黄河地名文化宣传,让人们在寻访活动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