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2024-08-31 11:42:00 - 澎湃新闻

4月读书报告

3、4月间校了一套七册《曼昆经济学原理漫画版》,并为此书写了一篇序言。4月15日至27日与朋友去了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游学,其间做了两场讲座,一次讲丝绸之路,另一次讲苏联的兴衰与中亚各国。为此又读了几本去年读过的相关的书。所以,这个月读的书仅有十四本,为前两个月的一半。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赵世瑜的《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对洞庭商帮有兴趣,也写过介绍该商帮的文章。作者以东山一带的猛将传说与相关祭祀活动为切入点,介绍东山的家族、社会,并由此推及江南一带。本书是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报告,作者多次实地考查,又引用了丰富资料,读罢全书,有如自己也去过东山一样。关于洞庭商帮,有不少内容我过去从未注意到,如入赘在洞庭商帮中的作用,以及洞庭商帮的合伙经营等。系统的洞庭商帮的资料汇编我没读到,相关专著似乎也不多,读了此书,才深入理解洞庭商帮的社会背景和行为特征。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吴铮强的《官家的心事:宋朝宫廷政治三百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这本书去年在网上相当流行,称赞声不绝,故而买来一读。中国传统专制社会政治斗争的一大重点就是宫廷斗争,既有后宫、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也有他们与官僚,以及官僚与官僚之间的斗争。要理解中国政治史,宫廷斗争是一条重要线索。本书详细分析了宋代的宫廷斗争,展开了后宫之中为争夺皇位或太子地位而展开的种种阴谋诡计。这种写法以严肃研究为基础,能为专业读者所接受,而在选材、语言上又能给予读者小说般的阅读快感,去年9月出版,今年1月即重印,可见受到大众欢迎。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陈彦昌的《币制兴衰四百年:魏晋南北朝的通货膨胀与紧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我向来认为,中国货币体制的落后是制约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也一直留心研究某个朝代的货币与物价的著作,偶尔在网上找到了这本《币制兴衰四百年》。从题目可以看出,本书研究的是魏南北朝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这一时期货币极为短缺,远远落后于商品交易的需求,这就引起总体上通货紧缩,但局部又有通货膨胀,正如作者自己所概括的,是“长期通货紧缩背景下的反复通货膨胀扰动”。作者对货币短缺这一点论述极为详尽,引用了许多考古报告,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考古中发现的货币极少,可谓证据确凿。此书虽是相当严肃的历史研究,却并不枯燥,读来极为有趣。作者是台湾地区学者,治学严肃、认真,写法却不带学究气,使此书得以雅俗共赏。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伊懋可的《中国的历史之路: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2023年)。这是一本名家名著,也是中国经济史名作。作者探讨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一、“从长期来看,中华帝国为何能长期维持统一,而没像罗马帝国那样最终分裂?”二、“中国(包括处于元朝统治的马可·波罗时代)如何执中世纪各国经济之牛耳,并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国家?”三、“在古代世界,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落后于东地中海地区,到了北宋时代,在上述活动中,中国如何转变为双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1600-1700年间(牛顿时代),在大多数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大多数地方?”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中国史重大问题,作者以经济史为中心,力图给出回答。而我关注这本书,恰恰是因为作者对中国经济史做了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介绍。读这类外国学者写的中国经济史,可以接触到许多新方法、新观点,值得反复细读。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龙登高的《市场中国两千年》(东方出版社,2023年)。此书关注从先秦到清朝中国市场与商业的形成与发展,用以说明传统中国经济发展本就有市场经济基因。那么,为什么中国迟迟难以走上市场经济之路呢?阅读此书,我感到,传统中国社会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重农思想固然起到了阻碍作用,更关键的还在于官商勾结的权力经济压制了市场经济基因。本书的内容全面而翔实,不少分析有着独到见解,所提出的许多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与许多侧重于叙事的经济史、商业史相比,本书可以给我们更多启示。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李凯的《至味人生:三千年饮食文化与人物风流》(天地出版社,2024年)。此书把中国历史名人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从商代的伊尹到清代的袁枚,以十四位名人串联起三千年饮食史,无论内容还是写法上都有特色。我特别欣赏第八章“胡食、唐玄宗、盛世”,写唐代胡食的风行,既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氛围,又让我们关注外来饮食对中国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不可缺少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这个角度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国饮食文化。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黑桃的《我在上海开出租》(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租车司机每天行走在路上,能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乘客。本书正是通过一个出租司机所接触的三教九流之人,来认识上海这个大城市,也是一种田野调查。书中共有四十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不长,却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上海与上海人。也许是《我在北京送快递》火了,才有《我在上海开出租》吧?但“跟风”之作也能出彩,这类站在普通劳动者视角介绍社会和人的书,只要有特色,就会受到读者欢迎。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北京日报特别报道部的《北京三万里:重大时刻来华的那些人,那些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自元朝以来,北京就是中国的首都,每当关键历史时刻,总有重要人物抵达此地。本书介绍了从元代的马可·波罗到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家霍金等十四位来华者。他们带来了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也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通过这些人,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一千多年来的变化,尤其是对外关系的变化。全书各个部分由不同作者所写,文字都朴实而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场景。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柏琳的《边界的诱惑:寻找南斯拉夫》(上海文艺出版社,2024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中,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走了与斯大林模式不同的道路,被称为“修正主义”。历经解体和内战,今天的原南斯拉夫各国如何呢?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答案。作者是巴尔干研究专家,用两年多时间行走于前南斯拉夫的六个国家。她把历史、现实与自己的观感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前南斯拉夫。如果你想去这些国家,此书是最好的向导;就算去不了,读罢此书,也能大体建立一个近于真实的印象。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熊昱彤的《行走三境》(三联书店,2024年)。我爱旅游,也爱看不同人写的游记。好的游记应能讲述一些大众不熟悉的地方、不知道的事情,这样才能让读者产生新奇感。好的游记还应图文并茂,以精美图片搭配简练文字,这才能让读者仿佛亲历其境。《行走三境》正是这样一本好游记。作者把去过的地方分为三境:“极境”为格陵兰、挪威和冰岛,意谓这些地方位于极北;“秘境”为南美的马丘比丘、巴塔哥尼亚等,意谓这些地方我们了解不多,有神秘感;“圣境”是印度、南印度、孟买、斯里兰卡等,意谓这些地方遵奉佛教,有圣洁感。作者是摄影家,照片拍得极美,文字又简洁清晰。读罢全书,如同自己也去了那些神秘又令人神往的地方。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苏尼尔·阿姆瑞斯的《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广东人民出版社,2024年)。自然环境包括由地理位置决定的气候、降雨、河流、海洋等,往往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每个国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有了不同特点。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亚州历史”,实际上作者原籍为印度,全书以印度为例,展开了深入分析。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杰森·德莱昂的《移民路上的生与死:美墨边境人类学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24年)。那些想要通过偷渡进入美国的移民,是美国竭力防阻的对象。美墨边境的沙漠及艰险的自然条件,加上美国无情的防阻,最后就酿成了这些偷渡移民的悲剧。人类学家杰森·德莱昂在美墨边境所进行的实地调查,具体展现了众多偷渡者的不同命运:有的历经艰险,最终侥幸成功;而更多的人则死在了这条路上。这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中美、南美的贫穷造成了不计其数的偷渡者,他们想走出贫穷,这本身没有错;而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也不会放开边境,任由他们通行。“偷”与“防”都无可厚非,悲剧就发生了。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托比·威尔金森的《黄沙下的世界:埃及学黄金时代的探险和考古》(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从古希腊、罗马起,人们就对埃及文明极有兴趣,但研究古埃及的埃及学却诞生于拿破仑入侵埃及之时。一大批学者随拿破仑大军前往埃及,对古埃及的历史、语言、艺术、建筑等方面展开考察,并发表各种考察报告,引起了欧洲人对古埃及的兴趣,由此开启埃及学。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古埃及文字的破译,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的探险家和考古学家陆续进入埃及,他们的众多发现构成了埃及学的基本内容。这些人的活动让世人认识了古埃及的辉煌,也对古埃及的遗迹造成了破坏,尤其是大量埃及文物被他们或公开或走私地运回自己的国家。本书讲述了这些探险家和考古学家在埃及的种种行为,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读来十分有趣。即使对埃及学不感兴趣或了解甚少的人,读这本书也会感到收获颇丰。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约翰·道格拉斯、马克·奥尔谢克的《顶级悬案:犯罪史上的八宗惊世疑案》(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对约翰·道格拉斯这个名字,许多人并不陌生,“译文纪实”中已收入了他的作品《心理神探》。而这本《顶级悬案》则分析了伦敦“开膛手杰克”以来,那些历史上没有侦破的著名凶杀案。通过本书对这些历史旧案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观察及逻辑分析的方法,更可以娱乐消遣。此书是在飞往中亚的途中读的,在我看来,这类书是打发飞行时间的最好方法。

本月读书不多,因此只推荐两本半。一本是《行走三境》,另一本是《边界的诱惑》。另外半本是《黄沙下的世界》。“半本”的意思是顺带一提,不做重点推荐,供有兴趣的朋友选书时参考。

5月读书报告

5月有些时间用于其他工作,读书数量不如前三个月,但有不少大部头的好书。本月共读书二十一本、十六种。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葛北光主编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三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这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的全球史。过去读到的世界史或全球史都以欧洲为中心,写法也是将各国叠加在一起,看不出各国之间的关系。本书则把全球作为整体,第一册从人类起源写到十四世纪,按传统说法,这是到中世纪结束;第二册写各国通过商品贸易和宗教交流如何形成整体;第三册先讲人类在疾病、气候和环境上的相互影响,再谈大航海之后直至现代的全球各国间关系。这样一路读下来,对全球的认识就完整了。全书以故事讲述为主,能让我们读得津津有味。此外还有一大特点,书中给出了详细的推荐书单,让我们可以选择有兴趣的内容深入下去。这样一部大书并非单个作者所能完成,这就体现了集体写作的好处,不过也难免参差不齐的缺点。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可贵的尝试,期待今后沿着这个思路写出的更好的全球史。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袁越的《土摩托看世界》系列,第一册《行走的力量》(三联书店,2012年),第二册《在旅行中寻找人生坐标》(三联书店,2014年),第三册《行走在世界之巅》(三联书店,2018年)。这一系列游记的重心不是各地的风景,而是人文历史与现实。书中写到的地方极多,遍及全球,包括许多我们没有去过也几乎不了解的地方,而我们常去的地方,如欧美大国及新马泰等地,作者都未涉及。因此,读这套书很有新奇感。而且,即使你去过作者写到的这些地方,也能获得新知,比如复活节岛,可谓人人听说过、大都没去过,而作者对巨大石像的介绍与我在《枪炮,病菌与钢铁》和《崩溃》中看到的内容不同,恰恰勾起了我的兴趣。类似这样的内容,书中处处都有,读来有美不胜收之感。如果你有条件经常出国旅游,这套书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条件,这套书也可以让你安居家中,看遍世界。说一句题外话,作者拥有生物学的专业背景,游记之外,还出过一套关于生物与医疗、健康的“生命八卦”,也相当受欢迎。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江晓原的《科学外史IV》《科学外史V》(中信出版集团,2024年)。江晓原先生写的科学史我一向爱读。他本人的专业是天文学,此外涉猎面极广,对性学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他写的《科学外史》前两册,我读过也推荐过。既然是科学的“外史”,就不必严肃地讲述科学发展的“正史”,而是讲讲各种“野史”,书中对牛顿就没有一味讲述他的科学成就,而是介绍了不少趣闻轶事,如牛顿如何做好英国造币厂的总管、如何研究炼金术;即使正史中会提及的牛顿与莱布尼兹的微积分发明权之争,以及牛顿和胡克的矛盾,书中的讲述也另辟蹊径。这就让科学史的呈现更加丰富且多样化了,也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还原为真实的人。这两本书无论选题还是内容都有独到之处,可以在茶余饭后或工作疲劳时作为一种休闲,我就是放在床头,临睡前读上一二篇。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龚斌的《魏晋清谈史》(广西师大出版社,2024年)。在我看来,所谓哲学就是思考一些看似毫无价值的事物。这个意义上,清谈才是真正的哲学。魏晋时期,清谈成风,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而本书所关注的正是这一时期的清谈,涉及不同阶段的清谈的背景、代表人物及清谈的中心题目。这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资料丰富,分析得当,对前人的研究有继承,有发展,也不乏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专家而言,这自然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其他想要对清谈有所了解的读者,读此书也不无益处。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李孝悌的《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广西师大出版社,2024年)。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达,社会与文化也有许多变化,这是一种共识,但这种共识需要更为具体的事实来支撑。本书以解读明人顾起元的《客座赘语》、清人甘熙的《白下琐言》为切入点,从明太祖统治中的神怪色彩、明清的统治阶层与宗教,一直讨论到清中叶开封的演剧活动、晚清的百科全书家和清末的白话运动,长达五百年的历史时期的种种细节得以展现。本书各章都是独立的论文,但合而观之,对我们从整体上认识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极有帮助。李孝悌先生是台湾地区学者,学问功夫很深,他在书中对明清社会种种细节的深入讨论,远胜于一般化的分析。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霍宏伟的《望长安: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故事》(三联书店,2024年)。关于国宝流失这个题材,已出了不少书籍。如何写出新意,是一个大问题。作为文物研究专家,本书作者对这些流失海外的文物有深入研究,且到国外博物馆考察过,但写法上过于注重学术性而忽视故事性。其实,对一般读者而言,更为关注的还是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我想,这本书不是写给专家的,而是写给我这样喜欢故事的文物“门外汉”的,读了此书,不免有些失望。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刘子超的《失落的卫星: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文汇出版社,2020年)。此书我读的版本已是2023年的第二十一次印刷了,可见相当畅销。我是在去完中亚旅行之后才读的,结合我旅游中的体验,感到写得不错,对不了解中亚的人而言尤其有帮助。中亚旅游正在升温,想去的朋友不妨先读此书。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朱慧中的《新月地带的文明之光》(中国财富出版有限公司,2024年)。我对中东文明起源有浓厚兴趣,一直关注这类书籍。这本书只讲了叙利亚这一个新月沃地国家,当然,介绍相当详细,尤其是作者在叙利亚工作过,对该国的历史、现实和以后可能的变革有着丰富知识。读罢此书,对我了解叙利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不过,叙利亚一个国家毕竟不能代表新月沃地,如果书名改为“叙利亚的文明之光”可能更有利于我这种读者。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田雷《八十七年:美利坚的创制(1776-1863)》(三联书店,2024年)。美国社会无论日常运行还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都以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为基础。这套制度是如何建成的?《八十七年》的作者告诉我们,这套制度的形成有“漫长的时刻”,是一个不断摸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作者根据丰富的资料和深入的研究,对这个过程做了详细描述,尤其强调介于麦迪逊和林肯之间的“第二代建国者”所做的重大贡献。全书以十六万字不到的篇幅,厘清了这个历史过程。中国读者了解美国,可以从此书开始。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迈克尔·韦恩·科尔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新艺术史》(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4年)。此书堪称一本巨著,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全部包括在内,内容极为丰富,图片也很精美,分析与评论都非常到位。不过,说真的,这本书的部头实在太大,够读好几个月。我不过浏览一下,等今后有机会再细读,这里做介绍,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知道这本书。我对文艺复兴的开创者之一乔托极有兴趣,这次先读了这一部分。我感到,尽管此书定价高达七百九十九元,但物有所值。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大卫·丹穆若什的《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在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中,主人公福格先生与朋友打赌,用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八十本书环游地球》的环游地球则是由书进行。书中介绍全球的八十本文学作品,从伦敦开始,最后到纽约,包括十六个国家或地区。这些文学作品有的我们熟悉,但大多数我们可能并不熟悉,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文学作品。作者对每本书的评述都具有个人风格,即使读过了这些书,看看他的书评,也会产生新的体会。读这本书,浏览各国文学作品,是一种享受。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阿鲁·帕塔宁的《北欧向左,美国向右》(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在西方人的认识中,北欧是“左”的社会主义,美国是“右”的自由资本主义。那么,究竟哪种社会制度能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本书作者阿鲁·帕塔宁与美国人结婚后移民美国。通过对两国生活各方面的对比,她觉得芬兰胜于美国。最后又与美国丈夫返回了芬兰。作为一名记者,作者的写法极为生动,全书没有讲述什么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些生活小事,对比芬兰和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儿童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健、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方面的差异,最后令人信服地得出芬兰制度更优的结论。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迈克尔·D·科、史蒂芬·休斯顿的《玛雅通史》(全彩图文第十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与大多数人一样,我对玛雅文明认识不多,但我知道玛雅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重要,因此读了这本书。此书能出到第十版,可见影响之大。本书从玛雅地区与最早的玛雅人开始,分古典早期、古典晚期、古典终期,后古典期各个历史时期,介绍了玛雅文明的辉煌与崩溃。全书综合了种种考古发现与研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入门者。最后还附上了旅游指南,对想去这一地区的游客具有实用价值。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奇安·麦克马洪《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十九世纪中期,爱尔兰发生的大灾荒使得爱尔兰人纷纷移民国外,尤其是前往美国,也有去澳大利亚的。历史学家过去将这种移民乘坐的船称为“棺材船”,意谓移民走上死亡之路。作者阅读了大量资料,否认了这种简单的看法。书中从移民的准备登船、船上的生活与苦难乃至死亡,一直写到最后的抵达,说明移民过程中的苦难与死亡当然是有的,但这并不是全部,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抵达了目的地,过上了新的生活。作者通过丰富的资料对这一旅程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还原,令人信服。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巴托·埃尔莫尔《种子帝国:孟山都的过去与人类粮食的未来》(三联书店,2024年)。二十一世纪后进入种子业的孟山都公司,本身是一个化工企业。一部孟山都公司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工产品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历史。孟山都的转基因种子有抗病虫害、高产等优势,故而能够迅速占领市场,但转基因种植可能带来的危害也令人担忧。这里面蕴含着人类发展的悖论:解决人类发展的问题需要化工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又污染了环境,给人类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把这些产品用于战争时,有百害而无一益。读孟山都的历史,不仅是反思一个公司一味逐利而不计后果的作恶行为,还有对人类如何走出这种悖论的思考。

梁小民|2024年4月、5月读书报告

肯尼斯·R.胡佛《凯恩斯、拉斯基、哈耶克:经济思想如何影响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二十世纪的经济学争论一直围绕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展开,这种争论的代表人物是凯恩斯、拉斯基和哈耶克。凯恩斯是从宏现经济的角度主张国家干预的;拉斯基曾是英国工党的领袖之一,他的“民主社会主义”也是另一种国家干预,以提高全民福利为目标;哈耶克则从自由主义哲学出发来论述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本书介绍了这三位经济学家的深层次思想和争论,尤其是介绍了许多人尚不熟悉的拉斯基,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经济学的总趋势,分析细致、深入。

本月推荐《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和《土摩托看世界》,两套共六本。我特别喜欢这两套书,我想大家读了一定不会失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