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的故事

2024-08-31 13:36:02 - 北京晚报

龚继先

我做了几十年的美术出版,深感这个工作责任重大,它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关乎社会风气和审美价值观,最忌讳急功近利。但出版社也要经营、发展,又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担任总编辑的那几年,正赶上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要恪守初心、专注于文化的传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是“瓷之国”,喜欢瓷器或对瓷器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汝窑。“雨过天青云破处”,汝瓷的釉色特别优美,带有神秘感。汝窑开窑仅二十年,传世品极为稀少,流传至今的真品不足百件,件件流传有序。

1986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在西安召开年会,会上,有人带来一件青灰釉三足洗,与会专家判定这是一件汝瓷。一问,此人来自宝丰陶瓷工艺厂,上海博物馆(下文简称“上博”)立即派人去河南宝丰调查,很快就在大营镇的清凉寺村采集到几片天青釉瓷片和一些制瓷工具。这就是为什么河南的汝窑考古,却由上博最先介入的原因。

上博在此次调查中收获巨大,不仅确定了窑址,还采集了大量汝瓷实物。汝窑窑址的发现,使得“悬案”一朝解决,这在中国陶瓷的研究上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本着出版人的敏锐度,我认为这个选题有出版的必要,要抓住时机,记录下汝窑窑址考古的完整过程。

主持这个调查项目的,是上博的副馆长汪庆正先生,他对中国古代瓷器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鉴赏水平很高。汪先生在报纸上发表了宝丰汝窑窑址的调查报告,我看了这篇报告,开始和上博联系,上博听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愿意出版,特别高兴。当时,其他出版社对这个选题兴趣不大,因为内容太专业,受众狭窄,没有经济效益。1987年10月,《汝窑的发现》一书问世,这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以来出版的唯一一本考古报告,当时仅印刷了两千册,每本定价二十元。后来,此书在旧书市场的价格不断上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NHK电视台来上海拍摄中国文化系列专题片,因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汝窑的发现》,日方跑到社里,说想在中国选一家博物馆,与日本合作出版介绍中国陶瓷的图书。我向日方推荐了上博,他们随即与上博建立联系,我帮日方在上博拍照片,再把照片交给上博审定。

我和上博打交道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上博的馆长还是沈之瑜先生,沈先生做事要求高,而我刚到出版社工作,年纪轻,胆子小。我拿着上博藏瓷的明信片打样稿给他过目,他扫了一眼,很严厉地说这个打样不行,颜色不对,叫我们重新调整。等到日本NHK电视台来拍摄的时候,上博的馆长已经换成了马承源先生。

后来,我与汪庆正、沈揆一赴日审看中国陶瓷的图版及文字,借机全面了解了日本所藏中国古陶瓷。我们一路考察,既参观公立博物馆,也参观私人博物馆,日本的私人收藏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精品众多。

那时,我国尚不富裕,我感到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必会对文化艺术加以重视,毕竟保护、尊重文化艺术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基础。日本如此,中国也将如此。这些年我们大力提倡文化自信,验证了我的想法。

日本的私人制瓷很多,不少爱好者或艺术家都开办个人工作室,小院子有各式植被点缀,拾掇得干干净净;烧窑的劈柴有专用的棚子,码放得整整齐齐。我们去了一家小作坊,小作坊的主人常年住在山里,过着半隐居的生活,日常用度尽可能取之自然——用竹筒引山泉水,进山捡拾柴火,房子一半用作居住,一半用作展陈。

最令人惊喜的是,他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只汝窑盘给我们看。汪庆正细看之下,认为是真品,颜色正,器型美,没有一点火气,能让浮躁的心即刻安宁。汝瓷的美,就是毫厘之间,线条稍微变化,便会有云泥之别;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粹,尽在这“一眼千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