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的背后|《财经》书评
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邓宇
《从旧制度到工业国:从18世纪到1914年的德国工业化史》
〔德〕理查德·H.蒂利米夏埃尔·科普西迪斯
王浩强译
格致出版社
2023年1月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的崛起之路和发展进程,其必然的选择是工业化,在其中德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值得重视。于多数现代国家而言,实现经济跃升的核心动力在于工业化,而早期的德国很迅速地融入前两次工业革命,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基础,最终推动其走向经济崛起,时至今日仍是全球主要制造强国。但也需要认识到,德国的早期工业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历经漫长的过程,并且是制度变迁、区域格局、技术进步及人力资本开发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工业化前,德国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而加速发展的技术变革带动了工业的扩张,其中值得探讨的历史细节诸多,德国明斯特大学经济社会史荣誉教授理查德·H.蒂利和米夏埃尔·科普西迪斯在合著的《从旧制度到工业国》,从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了德国早期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书中不仅追溯德国在18世纪到“一战”前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关注德国向现代经济增长转型的决定因素,强调了制度变革的重要性,而且解释了德国走向工业化并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回到当下,如今德国的工业转型正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推动下一步转型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透过本书或许能找到部分破题的答案。
18世纪后德国早期工业化起源
关于德国18世纪工业化的起源有较多说法。一方面可能源于当时的世界处于工业革命的萌芽期,现代资本主义逐渐成型,投资和工业扩张加速,进而推动新旧制度更替,为制度变革创造新的机会。另一方面可能基于欧洲国家普遍面临走向现代国家的难题,即从分散的政体走向统一,战争刺激了工业生产需求,人力资本和技术变革的力量则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从旧制度到工业国》详细阐述了制度变迁与工业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早期的德国正是基于向现代经济增长转型的内在驱动,以及应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而迫切需要打破“旧制度”的束缚,本书称之为渐进的制度演化。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制度演化背后的力量是什么?早期的德国在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及分化,因而导致德国的工业化并非“大爆炸”的模式,而是始终延续渐进式的变革路径。
本书将德国早期工业化放在了宏观层面讨论,即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书中给出了比较确切的信息,即18世纪德国的人口扩张是重要诱因,之所以出现人口扩张,主要在于当时欧洲的流行病环境有显著改善,德国的粮食市场整合,以及非农业部门的强劲发展。
人口要素之外,区域的差异也不可忽视,甚至比人口总的扩张更为关键。至少有两方面的结果:一是因德国的区域差异导致人口构成混杂,导致德国的城镇体系比英国等欧洲经济领先地区要更发达;二是区域差异较大所形成的经济格局高度多元化,从而造成德国长期分化的政治格局。工业化初期,发展路径的地区性差异在德国已经出现,并不断深化,但由于地区差异,德国的工业化之路十分漫长,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从旧制度到工业国》详细讨论了德国各地区的工业化路线,这些差异化的路径探索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德国工业化的多元特征。例如,书中对德国首个工业转型的地区——萨克森作了细致的分析,并肯定了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即奉行自由开放的市场政策,避免保护主义和贸易垄断,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农村地区也发生了农业变革,包括农业采用高度劳动密集型和土地节约型的做法,由此养活了强劲增长的工业人口,客观上也导致该地区纺织业的低工资现象,共同构成了萨克森的核心竞争优势。
如果说“原始工业制度”的萨克森是德国早期工业化的缩影,那么莱茵-鲁尔地区的工业化则代表了德国早期工业化的更大进展。到19世纪初期,莱茵-鲁尔工业带的发展加快,已经从小而分散的原始工业区汇聚成为五个主要工业区。该地区的工业化有成功的经验借鉴:一方面是商人资本家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工业生产悉心控制,包括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增值链,以及对国际市场的重视,通过优质产品的出口,扩大在欧洲市场的声誉;另一方面是商人对时尚的关注以及国际市场的敏锐度,包括控制与其营销相关的增值链的兴趣增长,在组织社会生产时,也更加重视价值链的集约化管理。到了19世纪20年代,莱茵地区的纺织中心开始引进机械制造企业,并推动煤炭开采和炼铁。鲁尔地区则通过实施低关税和掌握焦炭冶炼技术而获得更大规模的增长。
总结早期的德国工业化经验,即尊重市场规律,通过低关税和自由贸易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促进技术、劳动力以及资本要素的流动,以集约化管理促进价值链的提升。
政府在促进德国走向工业化的作用
讨论德国早期的工业化,不能脱离《从旧制度到工业国》的一个重要基础,即制度变迁。
本书借鉴大量研究指出,德国经济起飞的根源在于18世纪晚期的制度变革,一方面是制度变革的力量驱动农业革命的演进,并为工业化奠定了人口和市场的基础,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角色愈发重要,例如关税同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等。另一方面是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本、金融体系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人口流动、教育发展以及“全能银行”建设,为工业化注入强劲的动力。
至今,德国的工业化仍受益于这些早期的创新和探索,例如德国的“全能银行”制度扶持了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而德国的职业教育则培育了大量熟练且专业的技术人才,这些要素的创新迭代铸就了德国的工业化,并最终推动德国成长为世界工业强国。德国的工业化早期,土地改革和市场发展是点燃工业化的重要引擎。
前述分析表明,德国工业化前期在各地区已有不同的工业化试验,而正是这些地区差异造就了其经济高度多元化。而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改革是常常被忽视的一个议题。
本书认为,史学界对小规模农业重要性的忽视有点令人费解。之所以如此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这里可以从书中提供的历史信息总结出两条经验:一是需求层面,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需要大量的粮食供应,必然催生农业改革,促进农业走向现代化,由此也进一步激发土地改革,但造成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并被迫转型,为工业生产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二是市场层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了粮食供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从不断拓展的农业生产者团体获取食物供应,而工业生产者开始雇佣越来越多的无法生产自身生活资料的工人,区域内的市场逐渐走向一体化,农业发展与人口增长几乎保持同步,农业生产者和商人成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市场的拓展和贸易的增加为工业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正相关性。
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不外乎有这样三个要素,即技术、劳动力和市场。这些要素的形成早期可能是自发形成,但到了工业化扩张阶段,单靠自发形成可能无法应对,这就要考虑到政府的作用。
从三个维度来看:其一,国家建设。德国从分散的政体走向整合,到18世纪中期普鲁士即开始重视财政收支问题,并建立强大的中央官僚机构,并对中央政府进行改革,促进高效管理机构的发展。其二,财政改革。德国的工业化主要取决于国内市场的发展,而财政改革是重要的基础,一系列税收改革推动了普鲁士人均支出的增长和债务的下降。同时关税同盟的形成也扩大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视为市场整合和市场扩张的工具。其三,交通运输。普鲁士的政策制定者对交通网络进行投资,改变了高昂的运输成本,改善了公路和水路交通,进而为市场走向一体化提供了便利。
德国工业化的主要经验启示
德国的早期工业化实际上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正是因为早期的探索和积累,才有了后期德国工业的真正崛起。本书指出,体现重要创新或重大制度变革的投资,可能会产生累积效应,只有在更长期的背景下才能被识别。梳理本书在论述德国工业化从初期到崛起的过程中,反复强调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比如制度变迁,比如区域和空间的维度,又比如多次提到人力资本等。
到了起飞阶段,本书也将研究深入到资本和金融体系,对德国的“全能银行”的发展作了详细的讨论,以及对德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功能进行了阐述。这些历史细节的挖掘,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对德国崛起为世界工业强国的认知。从德国的工业化可以发现,有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及经验做法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第一个维度是区域和空间的摆布。早期的德国不仅内部市场比较分散、差异较大,而且尚未形成一体化的市场,因而在工业化进程中,通过持续的土地改革、农业改革以及政府改革等,不断形成工业区,以莱茵-鲁尔工业区为典型,包括劳动力以及钢铁和煤炭资源的组合,并依托稳定的粮食供应和各个区域的分工,推动德国的工业生产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其中,德国的商人资本家善于洞察市场需求,并注重开发国际市场,重视价值链的提升,最终将德国的工业生产输出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使之成为高品质和高技术的代名词,至今德国制造仍被视为工业化的“明珠”。可见,促进统一市场的发展以及市场内各要素的流动是发展工业的关键,同时也需要发挥公共投资的作用,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个维度是人力资本、技术和金融的协同。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并非从一开始就十分顺畅,而是充满曲折。本书所命题的制度变迁是一个核心的变量,在制度变迁中建立起高效的官僚体系,并凝聚改革和创新思维,从而在促进技术、教育以及金融等重要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需要有为的政府,而不是仅靠市场自发形成。例如人力资本方面,德国积极推动基础教育以及中等教育发展,大大促进了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而且培育相对熟练的工人也有助于新知识的应用,而受过工程训练且具备管理能力的德国企业家群体更成为德国工业“追赶式增长”的主要驱动。又比如金融方面,德国推行的“全能银行”制度使大型银行能在推动和资助德国大型工业企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基础设施、住房以及中小企业投资等方面也有积极作用。
第三个维度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双轮驱动。德国工业化初期虽还未建立统一的德国,但当时的一些工业先行区已经掌握了市场经济的规律,例如对各类要素组合的运用以提高产能,重视工业品的质量和时尚特性以拓展国际市场。到了工业化起飞阶段,德国的工业出口地位愈发凸显,不断扩大的进出口份额使之跃升为世界重要的贸易大国。同期,德国的对外投资持续快速增长,至“一战”前达到250亿马克,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资本输出国。在这一进程中,德国的银行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包括广泛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以及为客户提供国际交易的信贷和支付服务,由此带动德国马克成为“关键货币”。从货币国际化的角度来看,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国际化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1870年至1914年,德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参与者,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但也不能忽视这一过程中,德国的保护主义、资本输出以及国际移民政策等所产生的负面溢出效应。“一战”前德国内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本书在不同的章节都有涉猎,并没有回避德国工业化的成功之外所导致的问题,例如不断增长的贸易顺差,对进口和关税保护的依赖,以及德国国内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情绪,最终因英德矛盾以及欧洲主要国家争夺资源的冲突而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书强调要客观看待世界经济中的德国。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看,本书所描述的一个从落后的内陆地区转变为先进工业经济体的经验。回到现实来看,德国工业化的成功对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借鉴意义,在实现追赶的过程中,厚植工业基础、发展制造业仍是经济跃升的主要动力,尤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阶段,没有工业和制造业基础,将很难独立自主地完成本国的现代化。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编辑:许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