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观察】我们的动画片究竟要给谁看?

2023-11-02 20:37:40 - 新快报

今年的10月28日是世界动画日。1892年的10月28日,法国人埃米尔·雷诺在巴黎公开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为了庆祝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也被世界动画协会组织定为了世界动画日。

在我们的成长中,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么大的人还看动画片”“动画片有啥好看的,又不是小孩子了”,我们总被无形地提醒着: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可是,在孩子们的动画世界里,随处都是“指手画脚”的成年人,从内容到画风到色彩,无不被挑剔指责。究竟是众口难调,还是我们过度强调的“无菌”正在杀死想象和艺术。

【新快观察】我们的动画片究竟要给谁看?

要么没深度,要么太刻板

如今的电视动画片少了寓教于乐

80后的登科一直认为儿子小宇看的动画片很糟糕。

小宇看的是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还有《宝宝巴士》之类的,就是电视台播放的那些。”论精良度,登科觉得还是以前的动画片更好。他不否认可能存在“童年滤镜”的心理作用,“但我就是觉得现在的动画片不好看,感觉太幼稚,甚至都不合理。”

不合理?登科举了个例子:“就好比《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动画片的基本逻辑就是狼要抓羊吃羊肉,一集两集吃不到能理解,但十年八年都吃不到吗?现在,羊和狼居然还达成同盟一起去打怪物了,故事逻辑越来越荒谬。”

《喜羊羊与灰太狼》开播于2005年,但从2019年播出的《羊村守护者》系列,就正式开启了“狼不吃羊”的剧情,遭到的吐槽也就越来越多。近两年,一直有声音呼吁恢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原版剧情和画风。登科说:“我常常感觉那些少儿频道只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而设置的,应该叫幼儿频道,孩子只要上学后稍稍学了点东西,就不大会还有兴趣看那种动画片了。”

同为80后的大青深有同感。某次出门,为了让7岁的儿子轩轩在车上安静下来,大青随手找了一集动画片——《哆啦A梦》给轩轩看,剧情是“让物价回到几十年前”。这是轩轩第一次看机器猫,但他很快就被滑稽夸张的情节所吸引,而陪着一起看的大青则感叹道:“原来这里有这么多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小时候真的没注意过。”

大青最喜欢的动画片就是《哆啦A梦》,他称赞《哆啦A梦》的想象力真的是天马行空,自己小时候就是被机器猫口袋里千奇百怪的道具所吸引,但现在回过头来,其实很多道具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大青说:“比如定位徽章、3D打印、语音输入、平板电脑、电子商务、全息投影,我们对这些东西的出现感到理所当然,大概也有童年看过机器猫的原因吧。”

大青常常感觉,现在的电视动画片明显缺乏内涵,不是缺乏深度就是过于刻板。“现在想想,以前的动画片有不少会带点悲剧色彩,创作者可能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些现实的东西吧,至少是为我们理解人生多提供一些角度。”大青表示,现在的动画片少了这种寓教于乐,“要么过于浅薄,守护正义完全无需牺牲,要么就是很直白地告诉小孩子该怎么做人,但太刻板地说教,连大人都不喜欢,何况孩子呢?”

老少咸宜,屡获好评

《长安三万里》童趣与深度都够

今年7月,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历史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许多观众都是拖家带口地去影院观看,这部将近3个小时的动画片赢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上映三个月,《长安三万里》的最终票房定格在了18.24亿元。

【新快观察】我们的动画片究竟要给谁看?

豆瓣上,《长安三万里》的评分达到了8.3,5星率超过了四成。在业界,《长安三万里》也屡获佳评,不仅是“金丝路奖”最佳动画片,还赢得了金鸡奖的最佳美术片提名,近期更是成功亮相东京电影节,获评“金鹤奖”最佳动画片。

在世界影史上时长排名前十的动画电影中,大多是基于原有IP改编而成的。在中国,目前票房排名前十的动画电影也大多出自《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古代神魔小说,或者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种现成动画IP而衍生出的剧场版。

《长安三万里》则是基于历史的故事改编,换言之,它没有粉丝基础,这对于一部时长168分钟的动画电影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好在,由于中国人骨子里都有“唐诗情结”,《长安三万里》能经常在最陌生的桥段里用最熟悉的诗句唤醒共鸣,然后在影院里齐声吟诵。有网友感叹:“那些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诗句,就在这里不断击中你。”

尽管网上也有批评者说电影“抹黑”了李白,但知名历史博主玄九尘表示,撇开完美执念,其实根本不必担心电影会影响“诗仙”形象。“小学生在看过电影之后对李白的评价也是‘自由洒脱、才华横溢’,而非酒蒙子。”玄九尘说。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大家都对《长安三万里》予以好评,说明这的确是一部童趣与深度都够的动画片。事实上,国产的动画电影一直质量颇高。无论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还是《白蛇:缘起》《姜子牙》,口碑都相当不错,都是老少咸宜的动画作品。这些作品的存在也让动画片得到了摆脱大众对动画片“子供向”“低龄化”的刻板印象。

遗憾的是,与动画电影相对的是,电视上的动画片正变得越来越浅薄,其收看群体也在不断低龄化,几乎是给6岁以下孩子的专供。童话故事平台“大爱时光(广州)”的创始人程发龙(笔名“时光叔叔”)说:“我觉得在动画电影这一块,我们的《魔童降世》《大鱼海棠》,无论是流畅程度还是画面效果,都不差于日漫的剧场版,但是在电视动画片这一块,我们没有可以和日漫相提并论的。”

国内商业动画历史太短

动画片=儿童片的观念根深蒂固

为何在动画领域,电影和电视的反差如此之大?其实,早在70年前,国家就明确了“美术片要为儿童服务”的方针,考虑到美术片的观众大多是孩子,故此美术片也一直被视作儿童电影。那时,内地成规模的专业动画生产机构只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称“美影厂”)一家。为维持基本运作,美影厂选择全部面向儿童,“动画片=儿童片”这一观念因而根深蒂固。

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说:“电视机在国内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算基本普及,动画片也就是在这个阶段进入大众视野,而中国的商业动画是从2000年左右才发展起来,但国人早就形成了‘动画片就是儿童艺术’的刻板印象,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金城表示,在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都不行的时候,美影厂就交出过一些很有深度的作品,比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样的动画电影,也有《黑猫警长》《葫芦娃》等电视动画片。关于如今国产动画片品质的下降,金城认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编剧。“其实,作品的好和不好,编剧是第一位的,剧本一定要有文学性,”金城说,“如果剧情设计得太简单,那么也就只有小孩子看了,这种动画片很容易被弃剧。”

【新快观察】我们的动画片究竟要给谁看?

“时光叔叔”程发龙也是广州吉祥物IP“斑纹羊”的创作者。程发龙表示,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只要是动漫,他们都会感兴趣,但当他们稍微长大一点,有了判断能力之后,他们就会失去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陈刚指出,国产动画片缺乏对观众的分析,甚至是有些懈怠。在陈刚看来,动画片的观众不仅需要区分年龄层次,最好还能让观众与角色共同成长,这样,动漫IP就能有稳定的品牌忠诚度。“如果把一部动画片的受众群体锁定在3-4岁这个区间,那么这个动漫IP的品牌忠诚度就很难会高,也只能不断培养新的观众,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内动画在创作上的一个思维误区。”陈刚说。

举报投诉,整改下架

家长认知左右着国漫的发展方向

2000年以后,国产动画片有过一段爆发期,其中不乏《小明和王猫》《哪吒传奇》《秦时明月》等优秀作品。2006年,动画武侠作品《虹猫蓝兔七侠传》上映,它展现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江湖,让观众看见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也让孩子感受到世界与文化的多元。可惜,这部在业界深受好评的动画片终是昙花一现,由于种种原因遭到了停播。

今年初,微博上有一个热搜:美影厂新作《中国奇谭》遭家长炮轰,理由是“孩子被吓哭”,所以“少儿不宜”。暂且不纠结这个热搜有没有资方炒作的嫌疑,它能让网友吵起来就说明这的确是个社会性话题。在这个问题上,无论家长是否真的是“背锅侠”,“少儿不宜”“三观不正”等评价,都有可能成为扼杀作品的利器。

在豆瓣,《中国奇谭》的最新评分为8.7,5星率超过半数,不过这部高赞的动画片也被一些家长认为是在“讽刺社会”,担心孩子看了打工人生活卑微的剧情之后会产生厌世情绪。

上世纪90年代,“童话大王”郑渊洁编剧的《魔方大厦》就被舆论压倒过,原定26集的《魔方大厦》只播放了10集便草草收场。家长们认为《魔方大厦》太过阴暗,通过举报致其腰斩。

即便是《熊出没》这种纯给小朋友看的作品,也逃不过被家长投诉的宿命,而举报理由是“光头强拿着电锯很危险,和熊大熊二的打斗情节有暴力倾向”。被举报之后,《熊出没》被迫整改,光头强的工具变成了玩具,职业也从伐木工变成了导游……

福建省动漫艺委会委员张钰表示,家长们对动画片的认知如此,就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国产动画片的发展方向。“制作方必然考虑动画片做出来之后能不能过审,能不能播出,能不能盈利,各种因素掺杂在一起,导致动画片风格不断趋于低龄化。”张钰说。

【新快观察】我们的动画片究竟要给谁看?

中国动画曾让世界为之赞叹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动画曾经制作得有多好。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上映,这是世界上第二部彩色动画片长片。虽然比第一部(迪士尼的《白雪公主》,1937年上映)的上映时间晚了24年,但《大闹天宫》一问世就备受好评,而且满满的中国元素,一眼就能认出是中国作品。

年画、京剧、脸谱、皮影、剪纸、书法……这些传统艺术都被运用到了动画片的制作当中。在绘制阶段,美影厂的团队还专程从上海到北京,去故宫观摩宫殿的“钩心斗角”,就为了画出最具中国风的七彩祥云。

制作《草原英雄小姐妹》时,造型师亲赴内蒙古三次考察;制作《阿凡提的故事》时,美设专程去新疆喀什采风;制作《九色鹿》时,创作团队在敦煌莫高窟蹲守了将近一个月;制作《葫芦娃》时,主创人员在街边巷口天天观察路人的神态与动作;制作《山水情》时,几个画师同时观察古琴大师的演奏……

慢工出细活,这是美影厂的一大特点。上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高畑勋曾专程到上海美影厂交流学习,足见当初“中国制作”之精良。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敌

编辑:韩冬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