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鲜灯”的美颜,生鲜还鲜吗?记者实地探访→

2023-12-02 08:50:45 - 长沙晚报

菜市场里青翠欲滴的蔬菜

装进袋子就蔫巴了

肉摊上色泽红润的鲜肉

买回家再看就变得黯淡无光

……

走进农贸市场或超市

无论光线是否充足

总能在生鲜摊位上

看到一盏盏或红或绿的灯光

这种灯也被称作“生鲜灯”

12月1日起,《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办法》针对群众反映的“生鲜灯”误导消费者问题,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的设置和使用要求,提出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新规出台

商家、消费者如何看待?

各方准备好了吗?

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没有“生鲜灯”的美颜,生鲜还鲜吗?记者实地探访→

市场直击:一些摊点已更换灯光

“肉铺那些红色的生鲜灯极具迷惑性,有一次看着新鲜的猪肉,买回去发现已经有点发臭了。”市民周女士常去家门口菜市场采购食材,因为“生鲜灯”的“美颜功能”也吃过不少亏。

“出摊的时候都要开灯的。”12月1日,在观沙岭德润园小区菜市场经营猪肉摊的王老板告诉记者,他做猪肉生意20多年了,摊位处于室内比较暗的位置,即使白天也得开灯照明。

没有“生鲜灯”的美颜,生鲜还鲜吗?记者实地探访→

他说,摊主们最开始用的是白炽灯,但开的时间长了会发热,与猪肉距离太近容易加快变质。后来出现的LED灯因其冷光源性质,加上亮度更高耗电更少的特点,逐渐取代了市场中的白炽灯,成为主流。“现在绝大多数摊位都在使用这样的灯照明,能照出橙、红等不同的颜色,卖相更好嘛!所以哪怕是采光好的肉摊也开着灯补光。”

记者又来到格林生鲜市场,在市场中的肉类销售点中,仍有多家摊位使用“生鲜灯”,使得整个区域都呈现橙红色。

没有“生鲜灯”的美颜,生鲜还鲜吗?记者实地探访→

走访中,部分经营摊主对《办法》中的新规尚不知情,仍在使用的原因一是“观望其他商户换不换”,二是“想让商品卖相更好”。一些摊主表示支持禁用“生鲜灯”,“如果大家都公平竞争,靠品质赢得客户,对我们卖家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好事”。

在卜蜂莲花、盒马鲜生、步步高超市等大型综合超市里,经营肉类水产的商户则大多已撤下原先的“生鲜灯”,改用正常的白光灯。没有了红色“生鲜灯”的加持,鲜肉恢复了其原本的色泽。

没有“生鲜灯”的美颜,生鲜还鲜吗?记者实地探访→

部门回应:生鲜灯光不得误导消费者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大家都明确表示不喜欢这样影响判断的灯光,甚至有的市民表示不去使用“生鲜灯”的摊位买菜。在得知新规后,都说“十分支持”。

然而在线上电商平台,仍有众多声称是新国标、符合市场监管局新规的“生鲜灯”在售卖。那么,符合新规定的“生鲜灯”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如何界定其是否合规?

其实,《办法》中并没有“生鲜灯”的概念。“生鲜灯”只是通俗意义上的叫法。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对“生鲜灯”的色标特征、色温值、显色系数等要素并未做具体要求,在执法和检测过程中并没有严谨明确的统一标准,暂时以肉眼辨别为主,所以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分析和判断。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生鲜市场光照条件较差,比较黑暗,必须照明,使用正常的灯具是可以的。但可以明确的是,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设施是绝对禁止使用的。

新鲜的肉类颜色鲜红,而随着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变长,肉中呈现红色的肌红蛋白被氧化,肉的颜色会变得灰暗。长沙市场监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若不慎购买到变质、质量不合格的生鲜食用农产品,可以拨打12315消费投诉举报热线,或向商贩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请求维权帮助。

记者手记

新鲜要眼见为实

水果包装使用彩色塑料袋,给水果增加“新鲜度”;糕点店采用暖黄灯光、熟食店、卤味店里常见橘红灯光,令人垂涎;售卖水产的商家虽不用“生鲜灯”,却会在水缸底下垫一层蓝色塑料,经过灯光照射后,呈现出蓝光效果,相当于变相“美颜”。

《办法》限制农贸市场使用灯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让买家在不同的消费场景下都能“眼见为实”。对卖家而言,也更应做到“诚信为本”,在提升商品质量上下苦功,自觉使用非误导性的营销手段,帮助消费者直观地感知商品性状。

今日热搜